查看原文
其他

「产·城12」产业互联网续写千年丝绸新时代的传奇

2017-11-30 电商新势 网库集团


文:电商新势

图:电商新势


2000年前,闻名遐迩的古丝绸之路从当时的帝都长安出发,向西延伸,连接了整个欧亚大陆,见证了“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盛况,留下了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


2000年后的今天,已然是互联网的时代,是信息化与智能化的时代。在这个瞬息万变的创新驱动的时代,任何产业都必须创建与传统经营生产管理方式截然不同的新秩序、新模式。


古丝绸之路盛景

新世纪以来,中国丝绸发生的四大变化



想要了解中国丝绸产业的发展,除了了解其辉煌灿烂的历史,更需要了解当下丝绸行业发展的大趋势,尤其是新世纪以来所发生的变化。笔者翻阅相关资料,总结出新世纪以来,中国丝绸发生的四大变化。


第一,经营主体民营化。当前,除了几家“巨无霸”的投资管理型大国企以外,全国丝绸制造业基本都实现了民营化。民营企业家的聪明才智和勤奋努力,驱使新工艺、新产品接连推出,降本增效,进一步激发行业发展活力。


第二,东桑西移趋势化。东桑西移可以说是我国丝绸史上一件了不起的大事,顺应了丝绸产业梯度转移的历史趋势,解决了东部发达地区工业化城镇化影响丝绸产业这一难题,起到了未雨绸缪的作用。


第三,降本增效技改化。工艺方面主要是鲜茧直缫,使得鲜茧丝从“悄悄地进村”到大大方方地销售。除此之外,缫丝、印染的节水零排放,织造、印染数码化等成为竞争常态,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都有明显提升。


第四,经营模式创新化。主要体现在企业自主品牌、自主创新意识的不断增强。现在东部地区一些丝绸名企的终端品牌渐为人知,西部地区虽然重点在生产前道产品,但质量和品牌意识迅速增强,激发了企业创新力。“互联网+丝绸”更成为一种新的经营模式,终端制成品包括蚕丝被在内的网上销售正异军突起。


三大课题推进供给侧改革


丝绸行业发展呈总体向好趋势,但我们必须面对一个现实,就是丝绸在多重纤维的竞争中,占比一直在下降。


据相关数据统计,全球70多亿人口,每年消耗9000多万吨纤维,丝绸不足10万吨,只占千分之一。中国是丝绸主产国,人均消费稍多一些,大约是30克,而摊到全球人口,人均不到13克。上世纪末,丝绸在纤维中的占比尚有1.8%,20年时间居然降了近一半,而棉、麻、化纤等纤维的人均拥有量却在快速上升,这说明丝绸的性价比出现了问题。深加工成本高、产品长期老面孔等反而使得丝绸这个“纤维皇后”长期处在跌价竞争的困境中,究竟什么原因,我们不能不察。


因此,从根本上来看,科技工艺进步和经营模式创新是行业复兴之路,当前最迫切需要解决三大课题:


课题一,科技进步、前道革命。改变蚕桑低效种养模式,实现农场化、规模化、机械化;改变缫丝落后工艺,实现智能化、短程化、一体化。


课题二,是时尚引领、终端领先。除了品牌国际化高端化以外,还要加快丝绸与文化、旅游的跨界融合,赶超国际顶尖的时尚创意。


课题三,行业集聚、资源整合。很多行业大事靠一两个企业是做不成的。比如品种改良、园区建设、丝绸小镇、产业服务、抱团发展、一致对外等都需要政府重视支持,需要行业龙头跨区域整合,广大企业团结自律,中国丝绸产业由此才富有朝气。


互联网时代,传统丝绸产业“和合”有术


在互联网时代,古老的丝绸行业应当在变革中主动拥抱互联网,让传统产业与新时代轨迹“和合”发展,走出一条崭新的新丝绸之路。针对上文提到的三大课题,笔者从三个维度阐述传统丝绸产业搭乘互联网快车跨界新模式。


从制造到“智”造


在互联网时代,一个产业体系的效益产出主要依靠信息链和价值链的紧密联系和最优配置,但当前我国传统丝绸行业往往注重的是生产链和供应链,导致我国丝绸行业经常处在过山车、打摆子,增产不增收、减产必减收的怪圈里,究其原因是我们对信息资源和市场价值忽略导致的。


现在互联网技术给我们提供了产业翻身的重要契机,国家茧丝办、行业协会以及区域性企业集团都可以在第一时间摸到第一手资料,绘制详尽的行情趋势图,把资源、市场、价格各项分析得清清楚楚,做出有利于自身生存发展的最优方案。


而对于丝绸企业而言,通过嫁接互联网,可以实现在全国各地的各产业链生产企业的同步即时管理,规格、质量、产量、物流达到智能化自配自调。例如,目前的丝绸企业生产安排往往是冬排夏品、夏产冬品,适应性和机动性都不强,而互联网时代的信息传导可以模拟计算出符合实际的营销量,从而快速调节生产,安排适当产能,适应市场。


从“店商”到“电商”


中国的丝绸产业目前正处在一个关键时刻,未来道路向两头伸展,一是走进纽约巴黎,成为世界时尚标志,让丝绸的柔美奢华富丽华贵的品质得到高端消费者追捧;二是走进寻常百姓家,让丝绸舒适保健、温暖轻盈的功能为普通百姓也能享用。


“互联网+丝绸”的模式为传统丝绸产业的智能化生产提供了可能,其中以南充丝绸发展模式可为代表。


南充作为传统的丝绸之乡,有着3000多年的蚕丝生产历史。在上世纪80年代,被确定为全国四大蚕桑生产基地之一,2004年被中国丝绸协会授予“中国绸都”称号,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唯一享有这一称号的城市。


“天上取样人间织,满城皆闻机杼声”就是对这座著名“蚕桑之乡”“丝绸之城”的形象写照。作为南充的骄傲,丝绸是南充的一个符号、一抹亮色、一张名片。近年来,南充积极抢抓国家“一带一路”重大发展机遇,大力实施“155发展战略”,推进丝纺服装千亿产业集群发展,并与网库集团联合打造了中国丝绸产业网(sichou.99114.com),打破传统思维,结合新模式,培育丝绸行业新的销售途径,利用产业互联网带动当地企业转型升级。


中国丝绸产业网(sichou.99114.com)


区别于传统的线下经营模式,中国丝绸产业网是集资讯、产品与服务于一体的B2B平台,它以正品采购、一手货源的经营理念为传统丝绸业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


为了满足不同用户需求,中国丝绸产业网对行业资源进行整合:发布市场行情、企业新闻等最新资讯,让用户快速了解到新鲜、有价值的行业发展动态;收集国内权威展会信息,针对不同企业推荐适合的展会,在参展商之间建立便捷的沟通桥梁;打通线上与线下供需连接通道,利用“互联网+”平台商业模式的多样性、需求群体集中性,让更多企业实现线上推广与线下交易的有机结合,解决产品库存积压问题,扩大产品销售渠道,节约采购时间和成本,为商家创造更多的收入和发展机遇。


建设丝绸产业生态系统


“互联网不是玩一个游戏或零售,更重要的是三维空间价值的释放”“销售只是一维空间的事,互联网不只是一个工具,而是一个系统。”在网库集团董事长王海波看来,地方要发展特色产业必须借助产业互联网,把原有产业的外延放大,这是互联网真正的使命和价值。


由网库集团和南充市政府联手打造的中国丝绸产业网南充总部运营中心便是这样的一个生态系统。立足当地丝绸这一特色产业,依托网库集团的技术、资源和管理优势,集网上交易、全国信用认证、大数据以及金融结算于一体,促进南充丝绸服装产业优化升级,打破原有以产定销的销售模式,解决传统丝绸企业招商、分销和销售方式单一的问题,并对当地丝绸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途径,成为助力各地企业转型、区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


时光穿梭,盛唐丝路上那阵阵驼铃声,似乎已经穿越了重重时空,从互联网上传进我们的耳朵,伴随着优美动听的“好声音”,古老的丝绸产业再度起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及其民众共同富裕的愿望,也在变得越来越清晰。

产·城

「产·城01」燕麦产业华丽转身的“万全之策”

「产·城02」产业互联网让镇海轴承转动得更加顺滑

「产·城03」产业互联网打造佳木斯农机永不落幕的广交会

「产·城04」网库助“水口卫浴”打造水龙头产业最大流量出口

「产·城05」黄桃产业网,送三湖黄桃进千家万户

「产·城06」鹤壁镁合金产业 融入互联网才更美

「产·城07」绳网与互联网, 双“网”结合打造惠民特色产业

「产·城08」当双季槐遇上网库:盐湖农民致富有新路

「产·城09」网库+“仙作”:古韵天成就看下一个十年

「产·城10」浦江水晶 一“网”情深

「产·城11」激活区域经济 安塞苹果产业发展迈向新时代

「产·城」系列持续更新中...


往期精彩回顾



 获取丝绸产业一手资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