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拍案叫绝】第一次见面,什么样的律师更靠谱?

2018-01-02 中国律师商学院

作者:金小桐 来源:京华枫云




一大早的陌生电话



一个“远房”朋友的朋友遇到法律问题需要咨询律师。


“金律师,你好啊!张总向我推荐了你啊!我现在遇到些麻烦,想和你见个面聊一下啊?咱们在哪儿见个面啊?”


好一顿“啊”!有些人天生的自来熟,没办法(不过也可能是天生对人热情侧漏)。


“哦,张总跟我大致讲了您的事情。我下周二下午三点有时间,您到时候来我办公室吧!我的具体地址是……”


“去你办公室?我和人谈事他们都是来球场找我的。明天早上我在球场等你,一起喝早茶……”


“谢谢您!不过太不凑巧了。我明天的‘早茶’已经约出去了。改天您有时间的时候我们再约吧!”这回不仅是轮到我抢白,而且果断地失去耐心挂了电话。


挂了电话还不解恨,咬牙切齿地自言自语:“装什么装?!这个张总,都些什么不靠谱的朋友!”


想必电话那头更是恼羞成怒:“装什么装?!张总推荐些什么不靠谱的律师!”


一通“两败俱伤”的电话。两个人都晦气!


还没有“第一次见面”的机会,就落得了一个“不靠谱”的评价。


不过,今天聊的“靠谱”,从第一次见面开始。


好,那就来盘点一下,从第一次见面,有哪些因素会关系到如何判断和评价什么样的律师更靠谱?



如何确定和律师的第一次“约会”



心理学家说,第一印象形成的判断,往往可能就是在一瞬间,所以更可能是一个貌似不相关的细节决定了留给他人的印象。


比如,和律师见面之前,从确定见面的时间、地点开始,就已经可以着手来“考察”律师了。



01

选择什么时间和律师见面?



实际上,很多时候想要见律师,根本不需要“选择”什么时间。因为大部分需要见律师的情形,几乎都是遇到了法律难题,在遭遇困境的一刹那,恨不得马上见到律师。如果手边有一个按钮按一下律师即刻就会“秒到”的话,估计大部分人都会“秒按”。现实情况是,律师一向是忙碌的,很多律师往往会同时做很多案子,时间安排非常重要。如果想约一个律师见面,可以从是否好约来判断律师的忙碌程度,从律师的响应速度来看是否可以第一时间见面。



02

和律师约在哪儿见面有关系吗?



第一次和律师见面,如果希望律师登门前来,多半情况都会遭到拒绝。试想一下,还没有建立委托关系,甚至还不一定建立委托关系,花费时间上门解答咨询,对很多律师来说都是难以接受的。因此,更加常见的做法是,和律师约在律师事务所见面。对于委托人来说,也许是私事,对于律师来说就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工作。而且,重要的是,还可以看看律师的办公场所,了解一下律师的工作状态,也有助于判断是否值得托付。



从第一次见面看如何选定律师的

“十大秘笈”



1性别:男律师更靠谱还是女律师更靠谱?


在律师界有一个业内的说法“女人当男人使,男人当牲口使”,来形容律师的忙碌。因此,从理论上说,律师面前无性别。重点是律师的专业能力是否过硬。但是,尽管如此,还得说,律师行业的现实是,从整体上来说还是男律师多于女律师。面对一个法律事务,究竟是男律师更合适还是女律师更合适,还是要看性别对不同业务的开展是否有影响。比如,刑事辩护律师,男律师也许更适宜;婚姻家庭的法律事务,已婚女律师似乎更可信。



2年龄:什么样的姜都是老的辣吗?


去医院看病时,很多时候人们会倾向于偏信“老中医”。虽然某些时候“老中医”也会骗人,但并不影响人们习惯上认为年纪大的经验更丰富。这样的思维习惯,从骨子里是对经验的重视。律师行业似乎也难以逃脱这样的思维定式。不过,有一天一个客户向我评价另外一个律师说“那位律师年纪有点大了,我怕精力跟不上”。所以说,对于律师来说,最合适的年龄也许通用于所有的职业。只要聘请的律师在30-50岁之内,似乎年龄因素几乎就可以忽略不计。



3颜值:要委托的律师需要“眼缘”吗?


毋庸讳言,现在的确是一个“以貌取人”的时代。当然,对于律师这个职业来说,明明可以靠实力,何必再拼颜值?但委托律师这件事,毕竟要和律师就某件事合作一段时间,自己委托的律师是否看得顺眼,还真可能会影响委托人的心情。所以,一名适合自己的律师,不一定是俊男靓女,但也许是自己看上去顺眼的。因此,很多时候,和律师第一次见面,多数情况下都会以自己既有的阅历和经验,打量一下眼前的律师,心中默问:“这个律师靠谱吗?”



4身材:听说微胖的律师更可靠?


很多人认为律师是脑力劳动工作者,但事实上,繁重、紧张的律师工作,更需要强健的体魄和旺盛的精力。胖人也许动作迟缓,但也可能更显得持成稳重;瘦子也许动作麻利,但给人的安全感会有所不足。第一次见面之前,很多人可能没有勾勒过律师的身材形象,但如果过瘦或者过胖,可能都会给人印象深刻。当事人出现烦忧,委托律师显然是一种基于信任的托付,无论胖瘦,也许都要归集于让人觉得更加可信这个目的。



5发型:为什么很多律师都是短发?


马云说,你去看看华尔街的律师,凡是秃头的十有八九都是律师。这话虽然说得武断了一点,但对律师这个超级费脑的职业来说,操心累脑,随着从业时间越来越长,头发越来越短,也是司空见惯的事。但客观现实中,如果不是秃顶,还真好像律师多为短发。也许可以理解为工作忙碌,没时间打理。更重要的是,短发似乎会让人觉得更加干练,与职业匹配度更高。相比之下,长发过耳,无论是过分的油光可鉴还是不修边幅的蓬头垢面,都显然是失分项。



6着装:穿西装的律师更像律师?



有人说,要想成为一名专业的律师首先要穿的像一名专业的律师。可见在人们的印象里,律师应该是西服革履。大概是因为在人们的潜意识里法律是一件严肃的事情,需要一种应有的正式感。虽然西装并不一定让人产生崇敬,比如身着西装走在大街上,别人不一定就认为你是律师,也许会被认为是卖保险或者卖房子的。但无论如何,身着正装的律师显然比身穿T恤、牛仔裤的律师显得更专业一些。



7眼镜:不仅证明近视,还能证明有学问?



心理学认为,戴眼镜的人往往比不戴眼镜的人更容易获得他人的信任。当然,不戴眼镜决不意味着比戴眼镜的人学问就低,更何况长时间看大片、打游戏更容易导致近视。个人认为,律师是否戴眼镜,对于委托人是否决定委托的因素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曾经,有一次,我曾亲耳听见一个委托人评价一个律师:“你看那个律师戴个眼镜,文质彬彬,我这事他恐怕没那两把刷子”。嗐!



8语言:律师是不是必须讲普通话?



虽然没有国家法律规定,但在人们普遍的潜意识里,一个专业的律师,应该操一口相对标准的普通话,以便在办案过程中与人交流。沟通无碍了,才会给人留下思路清晰、思维敏捷的印象。一次开庭中,对方律师浓重的地方方言让法官及我这一方根本听不懂。更要命的是他还很激动。面对我们都一脸茫然,他更加激动。这时候,他的当事人大度地说:“王律师,你别急,我来说”。——脑补一下这位同行内心深处的挫败感。



9口才:好律师一定是伶牙俐齿?


能说会道、伶牙俐齿,似乎是很多人对律师的刻板印象;“沉默是金”法则不适用于律师。相反,对于当事人,人们会习惯说“你有权保持沉默,但你说的话会成为呈堂证供”。但随着社会发展,律师也会分为打官司的出庭律师和不打官司的非诉律师。是不是能言善辩并不能成为判断一个律师出色与否的标准。不过,最低标准是,一个专业律师一定可以通过清晰无误的表达,体现自己的专业思想,直至最终实现当事人的委托目标。



10事务所:你看重的是律师的能力还是事务所的名气?


当事人如果要聘请律师——讲真,你是看重律师个人的能力,还是更看重律师事务所的品牌?你是因为别人推荐的这个律师特别有能力、有水平,还是因为这家事务所更有知名度、影响力?扪心自问,是哪个因素占了上风才让你下决心要和这位律师见面的?第一次来到一家气势恢宏的律师事务所,可能先是被震到了,即使面前坐着的律师很平常,也许都会决定要委托他(她)了。当然,也有可能,没去过事务所,首次见面就被律师留下的出色印象所折服。大所小律师,小所大律师,一切皆有可能。


总之,从第一次见面看什么样的律师最靠谱,但愿上述所谓“十大秘笈”,可以帮你“雾里看花”,看个清清楚楚、真真切切,有助于你迅速作出判断和选择。一旦最终选定,无论后续律师的服务质量怎么样,都千万别怪他(她)。因为毕竟人是你选的,合同是你签的,应该尊重和相信自己当初的选择不是?


§§



中国律师商学院(ID:cnlmba)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简介:律师兴,则法治兴;法治兴,则国家兴。洞察律界现象,解读法律规律,助推律师成功,促进法治文明。来这里,与中国10余万律师共同成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