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浙传召开党委会专题部署落实!

奋发向上的 浙江传媒学院 2022-06-05



6月7日下午,我校召开党委会,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会上关于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部署学校落实工作。我校师生热切关注,深刻学习领会会议精神,并结合自身工作学习实际,持续掀起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热潮。


杨立平  校党委书记


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节点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围绕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进行集体学习,充分体现了党中央的政治站位和历史使命,对我们做好国际传播工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也为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传媒大学,奋力打造“重要窗口”中的精彩高教板块提供了根本遵循。我校作为从事传媒事业的教育机构,更应该将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要求贯彻落实好,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我校办学提出的“紧跟时代、突出特色”重要指示精神,立足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围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主动作为、精准发力,加强顶层设计和研究布局。要以此次讲话为指导,系统思考和谋划学校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式方法,与时俱进地加以改进和完善。要善用我校已有的影视传播、口语传播、视觉传播、技术传播等各平台、载体和通道,培养掌握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的人才队伍,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为国际传播作出应有贡献。要充分挖掘好海外校友资源,精准传播,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增强国际传播的亲和力和实效性。



徐小洲  校长


教育领域是国际传播的主战场,专家学者是宣传中华优秀文化的主力军。由于缺乏与外交、外事、外媒、外企等部门打交道的经验与方法,有的国际传播者只擅长做“键盘功夫”,不善于审时度人,不仅达不到预期效果,有时甚至产生负功。因此,培养高素质国际传播人才至关重要。培养国际传播人才一要加强对知名专家学者的引导,使更多涉外的专家学者充分利用国际学术场合和多媒体平台,传播中国好声音,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学术网红”;二要培养年轻学者成为国际传播的行家里手,为年轻学者提供参与外交、外事、外宣等对外传播智库和实践工作经历,使他们在国际发声中更富技巧,在国际交往中更显老练,在国际传播上更具成效;三要培养一批专业型、创新型的国际传播专家,尤其是新媒体平台的各类技术专家和传播新锐,使之成为活跃在各种国际传播舞台的“金牌宣传官”;四要加强传播学科专业建设,推进专业教育和传播素养教育融合,培养一批适应新时代需求的高素质对外传播人才;五要培养未来一代知华、友华的国际学者,使之成为不同国家“接地气”的中华优秀文化传播者。



姚争  副校长


构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必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既要加强对外新闻宣传、信息传播,又要充分挖掘与利用影视作品的艺术传播力。新闻传播学和戏剧影视学是我校主干学科,也是省一流建设学科。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要切实加强国际传播的学科建设,一方面要培养既熟悉国际舆论环境又懂得国际传播规律的高质量国际传播人才;另一方面,应主动搭建国际传播理论对话平台,探索国际传播话语体系和叙事体系创新,为我国在国际舆论场上赢得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提供智力支持。



李文冰  副校长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对外传播工作和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强调要守正创新、理顺内外宣体制、打造媒体集群、构建“大外宣”格局。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舆论形势更趋复杂,海外传播难度加大,必须加强顶层设计,着力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国际传播体系。一是在传播战略上,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通过创设“中国梦”“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发出中国声音,展现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应有担当。二是在传播内容和议题设置上,突破原有框架,生产传得开的重点“出海”内容,充分展示中国作为东方大国的文化底蕴与建设成就。三是在传播媒介上,创新传播渠道,尝试“走得通”的传播路径,有针对性地投放优质外宣内容,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中国形象”。四是在人才培养上,要进行顶层设计和研究布局,建立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体系。我校作为传媒类院校,应早谋划、早布局、有作为。



陈永斌  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讲话为我校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传媒大学,尤其是国际传播相关的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一所传媒类院校,我们一方面要紧紧围绕“加强国际传播能力”这一命题,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平台队伍建设和国际人才培养,积极开展理论研究、项目研发、作品研创。另一方面,我们要聚焦“强化国际传播效能”这一导向,积极发挥学校学科专业人才优势,把握好基调,设计好载体,营造好舆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广泛宣介中国主张、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为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贡献浙传力量。



黄寒冰  教务处处长、招生办主任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思想深刻、内涵丰富、振奋人心。他充分强调了新闻传播工作的重要性,为加强新闻传播能力建设指明了方向,更为我校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传媒大学提供了根本遵循。自我校办学以来,一直高度重视新闻传播人才培养,遵循“育人为本、整合培养、强化能力、追求卓越”人才培养理念,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传媒业界生态变化和传媒技术变革要求,逐步形成了结构合理、层次多样、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教育体系和优势突显、基础扎实的学科专业体系。学校以一流专业、一流课程为基础和根本,不断为国家输送卓越传媒人才!    



郭光初  国际交流合作处(港澳台事务办公室)负责人


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出了新定位、新理念、新思维和新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国家传播工作的高度重视,为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学校国际交流合作管理部门,我们要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把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作为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处上下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结合学校实际,凝练特色做法和亮点举措,在国际平台上,传播浙传声音,讲好中国故事。



于舸  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主持学习时强调,要广泛宣介中国主张、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作为一名播音教学工作者,我认为能做的还有很多。其一就是做好传媒学子的培养工作,在教学工作中保持创新意识,不断改进课程,在提升他们专业能力的同时,培养播音学子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其二是开展好国际传播的学科建设,构建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新机制,培养一批适应新时代需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优秀播音学子。为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力量。



梁碧波  电视艺术学院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如何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我以为,纪录片是很好的方式。与新闻、综艺、电影、动画和图书杂志比较,纪录片最能打入国外主流媒体、影响国外主流社会,是国际传播的旗舰队。浙传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传媒院校之一,我作为浙传教师,一方面要继续努力,拍出更多的国际传播纪录片,另一方面要加强纪录片教学,培养更多的纪录片创作人才,为完成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要求尽到最大努力,作出尽可能大的贡献。



戴运财  国际文化传播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院长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要下大力气增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国际文化传播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立足国际化办学特色,全面整合学院的外语、播音和传播等多学科融合的优势与力量,在四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一是在本科与硕士专业中均设立国际传播方向,培养精通中外语言,熟悉东西方文化的“外语+传播”复合型人才;二是与新西兰维多利亚大学合作办学,培养跨文化传播的国际化人才;三是通过留学生教育,扩展国际传播渠道,服务中国语言文化走出去;四是发挥教育部平台英国研究中心的聚合作用,开展媒体和国际传播的理论研究并发挥智库作用。



倪学礼  文学院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这对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既要呈现华夏大地上朴实的生活之道与待物之理,描中国精神之风貌,承千古文化之根脉;又要寻找生命源头处的诚与真、爱与善,开民胞物与之境界,达人心人性之通然。以诚立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才能创造出更多“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在情感、精神、审美层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于文学、艺术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来说,更要不断提升学生们的眼力、耳力、心力,力求通千古之理、类万物之情。



张雨雁  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讲好中国故事,要奏响“交响乐”。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方面做了很好的示范。无论是会议上的讲话、调研时的谈话,还是出访时的演讲、报刊上的文章,他都善于用故事来传达深意,感染他人,于细微动人之处向世界诠释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我们要积极扮演中国故事讲解员的角色,不断增强思想自觉行动自觉,练就讲好中国故事的强大内功,饱含深情地把中国故事讲得精彩、生动、鲜活。要动员各方面一起做外宣工作,加强统筹协调,整合各类资源,推动内宣外宣一体发展,奏响交响乐、唱响大合唱,让中国声音愈来愈响亮。



黄敏  新闻传播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长久以来,国际传播的格局一直体现为“西强东弱”的态势;2020 年新冠疫情以来,我国在中外舆论战中一度所处的被动局面,再次表明我国目前在国际舞台上发出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的阵势还相当单薄。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指出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作为传媒专业性高校教师和新闻传播学研究者,我们要积极参与我国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一方面大力培养相关人才,同时也通过扎实的研究帮助国家建立符合自身特点的对外传播话语体系,为我国发展营造有利外部舆论环境,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



鲁强  戏剧影视研究院教授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我们文艺创作者的时代责任和使命。

要讲好中国故事,就要讲好时代潮流中勤劳中国人追求美好生活的故事,讲好我们的梦想在这片土地上开花结果的故事。要潜心深入生活,以大众情怀呈现这个时代最富有中国特色的美好形象和思想。要有面对国际讲述美好中国的热情和诚意,要讲述人类共通的情感和对未来共同的希望。根据本人原著改编拍摄的电视剧《小别离》《小欢喜》在蒙古、非洲、北美等电视平台传播过程中,我充分感受到了海外公众对中国文化的关注,对中国人生活场景、情感世界的兴趣,在文化交流中,增进了彼此的了解,收获了友谊。



杨圣琼  全媒体实验创新中心总编室副研究员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发表的重要讲话,对进一步做好我国国际传播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在传媒类高校从事新闻宣传工作的媒体人,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学习国际传播理论,努力掌握国际传播规律,积极打造新型主流媒体,不断创新国际传播方式方法,切实提高国际传播能力,着力讲好浙传故事、传播好浙传声音,要以浙传之窗展示浙江之治、中国之治,以浙传之美映衬浙江之美、中国之美。



方永彬  2020级广播电视新闻研究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在当前国际形势和舆论环境下,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给所有新闻与传播学子带来新思考。一方面,我们要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坚持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做好党和国家的喉舌;另一方面,我们要深入践行新闻工作者“四力”,深入新闻一线,用心、用情、用功地做好新闻采编全流程,以融媒意识和精品意识,采写更多“传得开、叫得响、记得住”的好作品,为国际传播工作作出应有努力。



彭泓铭  国际文化传播学院2018级双播播音3班学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作为国际文化传播学院的学子更应该勇担新时代新使命,加强对国际传播理论的学习,融合时下最新兴的传媒技能,提高自身的逻辑思维、共情能力和表达技巧。把“我们想讲的”变成“对方想听的”,把“受众想听的”融进“我们想讲的”,创作出更有意义的内容,为提升中国话语国际影响力贡献青春力量。



百年恰是风华茂,学习党史正当时。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官微推出"学习党史"专栏,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的系列重要论述,引导浙传师生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进一步凝心聚力、开拓创新,为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传媒大学不懈奋斗。

往期推荐

· 浙传人读什么?

· 看!

· 赞!我校入围泰晤士高等教育亚洲大奖

· 从93年至今,她说“请看清浪的方向,在浪尖上多呆一会儿!”

· 加油!!我在浙传等你!



—  浙江传媒学院官微出品  ——

 

编辑 | 沈夏慧子 田可欣

责编 | 唐佳丽

责审 | 何丽

终审 | 陈永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