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建筑匠人 | 杨旭:回归人本需求

杨旭 筑匠大家
2024-08-31

 


提要

自从业以来,他以人本需求为切入口,参与了一批城市与建筑实践,通过让建筑回归生活化,使其反映人的真实需求,从而实现建筑的公共性、社会性及高参与度。近来,在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主持了“深圳湾科技生态园”、“留仙洞创智云城”等区域中心的城市综合类项目,关注了“沙浦头村”、“茜坑村”为代表的一系列城中村更新微改造研究、建设工作,同时参与了“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总设计师及其团队服务”的咨询工作,探讨通过“城市更新”、 “微更新”及“制度创新”的手段,实现城市空间的再激活,使其重新融入城市生活,反映人们当下或未来可见的需求。

本期嘉宾:杨 旭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执行总建筑师、副总经理。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2009年深圳市勘察设计行业首届十佳提名青年建筑师,2010年中国建筑学会青年建筑师奖,2018年深圳杰出建筑师。2003年硕士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毕业后,主要从事公共建筑的创作与实践。从业15年来,主持或合作完成60余项工程设计,其中30余项获得了国家、省、市各级奖项。

杨  旭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执行总建筑师/副总经理



从业经历与深圳背景

 

我任职于一家三千多人的国企大院,带领一个近百人的方案创作团队,常年坚持着建筑创作实践与研究。团队前身是孟建民工作室,初期不足十人,每年仅完成十几项设计。孟院士每个项目都是亲力亲为,经常教导我们“建筑的本质是为人所用”,强调建筑服务于人,形式只是建筑的一部分。这一观点对我的职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借助国企大院平台,我们能够获得一些深圳项目实践的机会,算得上是与深圳共同成长的本土团队。近些年接触的项目类型以公共建筑居多,与独立建筑师不同的是,这些项目往往是规模相对较大、和社会接触更多、使用人群更广的建筑。基于此,我认为使用者对建筑的评价是至关重要的,这也是我们团队长久以来在创作过程中所关注的。

△ 孟建民院士指导方案

今年对深圳来说是一个意义深远的年份,国务院先后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和《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两份文件中均强调了深圳的“引领”和“范例”作用,对深圳的高质量发展提出了高要求,同时也对城市的建设管理提出了高要求。回顾深圳四十年来的城市发展,从一个人口不足三万的小渔村发展为千万人口的超大城市,成为中国集约建设的典范,与其高密度的空间发展策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 高密度产业空间与城中村并存

伴随着深圳的城市建设开始由增量转向存量发展,以城市更新为主导的城市空间高密度发展,成为近年来深圳城市发展的主要趋势。然而我们发现,在城市更新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拆迁压力以及资本的逐利本能使然,深圳出现了容积率在10以上的超高容积率建筑空间。这种“简单叠加容积率”的发展模式,并不能够真正满足城市发展的人本需求,甚至阻碍了城市的健康发展。例如:过于追求商业价值而导致的商业综合体化;追求高租金而导致的高端写字楼化;过度追求使用效率而缺乏足够的社交空间;片面强调功能复合而导致的“产业空间孤岛化”等等。
面对这些当下的城市问题,我经常思考,在深圳如此高密度的城市环境下,国企大院的建筑师应该如何更好的参与、融入并尝试改善城市发展?在“双区示范”的国家政策背景下,深圳的城市与建筑空间如何体现其“示范性”与“在地性”?我想通过分享十多年来团队在“高聚集产业空间”、“城市更新微介入”以及“重点片区总设计师制度”的研究与实践,从城市建设、城市更新和制度创新三方面来阐述以上思考。


高聚集产业空间的三次实践


在过去十年中,我们团队一直在从事一些深圳规模相对大的产业园区设计。比如说深圳湾科技生态园、留仙洞创智云城,还有我们与联合体共同完成的,南山科创中心。这三个不同的项目代表着对产业空间的三个不同阶段的思考。
|深圳湾科技生态园之“多层地表”

△ 深圳湾科技生态园
项目设计于2011年,是深圳首个容积率突破6.0,总建筑面积近180万平方米的产业综合体。设计面临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在高容积率下,创造出更为舒适、怡人的产业空间。
我们以立体分层的城市设计新模式,创造性地以城市层、社区层、企业层三重公共、半公共界面组织交通和空间,创造空间立体、功能复合、人性化、生态化的城市空间。结合立体分层的空间,我们提出了“多层地表”的理念,在不同高度上设置多样性的地表空间,满足了城市层、社区层、企业层不同的功能与活动需求。“多层地表”共设五层:-5.4米下沉庭院,0.0米活力街区,9.0米架空公共花园,24.0米企业交流平台,50.0米屋顶花园等,分连续与半连续两种模式,在不同高度上将园区建成一个“立体地表系统”。同时,为了完善城市功能,设置了70%产业研发用房,20%人才公寓,10%商业配套。在满足职住平衡的同时,通过混合功能来激发产业空间的公共活力。

△ 多层地表体系建成效果 

△ 多元混合功能街区

△ 底层开放街区

|留仙洞创智云城之“企业活力环”
2014年,留仙洞创智云城启动设计竞赛,当我们再次面对高集聚度的产业空间时,团队开始尝试通过空间、功能、场景的多维度手段,满足企业的人本需求,从而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 留仙洞创智云城
我们在设计中提出了“企业活力环”的设想。“企业活力环”以多维度形态贯穿于园区,由大数据中心、共享会议室、企业展示馆、众创空间、孵化平台、金融创投平台构成,我们期望将更多激发企业发展的因素串联起来,并在空间状态上反映出多样化与人性化,从而满足不同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的需求。同时,“企业活力环”串联起多个公共空间,最终形成环形的公共空间系统,将整个园区连城一体。通过功能的设置、场所的营造、事件的策划,促进企业的发展。“企业活力环”设计以场景为核心,以体验为驱动,探讨符合创业团队所需的功能,例如健身、院线、体验店、商业、餐饮、空中慢跑道、共享图书馆、托幼中心等,以街区式、体验式商业场景,促进产业空间的活力。

△ 企业活力环设计概念及建设情况

△ 主要形象面入口空间

 

|南山科创中心之“生态雨林”

△ 南山科创中心(在建)
经过两次实践,我们认识到产业高度聚集的内因来自于知识人才对城市生活的诉求。通过城市活动,知识人才获得更多的知识与灵感,最终促进企业的创新发展。因此,在2018年开始的南山科创中心的设计中,我们关注的是如何实现产业共享交流、高聚集效应与弹性发展空间。
设计以产业的人本需求为出发点,打造复合多样性、持续可变的产业空间生态系统。借鉴“生态雨林”的理念,将园区分为“地表层”“伞盖层”“树冠层”。“地表层”是位于建筑高度三十米以下的城市街区,链接城市交通、汇聚人流,足够的高度保证自然光线的渗透,将大尺度城市空间与小尺度街巷空间充分融合,成为尺度适宜、多样丰富的城市公共客厅。“伞盖层”是“漂浮”于地面30米之上,长420米、宽165米,总面积接近15万平方米的弹性产业空间。宽敞、通用的“伞盖层”产业空间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最大限度的可能性。“树冠层”由位于“伞盖层”之上的七栋塔楼组成,企业提供相对私密的办公环境,更为独角兽企业打造稀缺性。产业信息通过竖向交通体系充分交织,不断向孵化企业输送养分,提供更多发展可能性。
集产业空间、服务配套、市民生活为一体的公共空间将三层空间链接起来,形成连续的城市开放街区。体系化的“街区生活”产生的高聚集效应,为企业和人才的创造性提供载体。灵活的平面、内外交融的开放空间,使得本项目不局限于创造一个传统的产业园区,而是期望构建一处真正服务城市、服务产业、服务知识人才的“全生命周期”的产业生态雨林。

△ “生态雨林式”产业空间概念图

△ 高聚集度创新街区

△ 超级产业平台



城市更新微介入研究与实践


城市更新传统的、自上而下的介入方式通常依照某一决策群体或上位要求,以一种既定的模式应用到待更新的区域,常常忽视了当地居民的需求,割裂了人与城市之间的依存关系。我们提出一种“微介入”的模式,尝试以自下而上的方式介入城市更新,作为一种修补式的城市更新手段。微介入的操作方式不同,带来的结果也大不相同。

|沙埔头村自发建造与园岭新村适老化研究

2014年起,我和团队组织了来自13所高校的25位学生,与院内12位职业建筑师一起,对深圳的传统社区与城中村进行了开放式研究,完成了4个独立课题。其中关于沙浦头村与园岭新村的微介入研究具有一定代表性。
《沙埔头村自发建造指导书》——沙埔头村是深圳典型的城中村,为了贴近居民的实际需求,研究组在村里居住了一周。通过实际生活和走访,我们发现居民最迫切的需求是“低廉的城市生活成本、安全的社区治安保障、便利的生活配套设施”。研究组对各类人群进行无预设访谈,最终发现“高性价比的居住单元、舒适整洁的环境、便捷丰富的商业、有序合理的加建”是居民的核心需求。于是,研究组从“居住、环境、商业、加建” 四个层面提出改造策略。作为结题报告,研究组编制了一份《沙埔头村自发建设导则》,尝试引导居民的自发建设。

△ 沙埔头村自发建设导则

△ 沙埔头村村民自主加建屋顶

△ 整体屋顶加建示意图
园岭新村是深圳早期的公务员社区,我们召集了5位曾在这里居住过的建筑师带队,对老龄化需求进行了深入调研,并提出空间微介入建议。研究组访谈的对象包括社区工作者、日间照料中心员工以及居民长者,通过对他们日常生活的深度追踪,研究组将长者的生活需求进行分类整理,并进一步细化,针对性地设计出造价低廉、易于建造的适老化模块单元,植入在闲置的社区公园内。这个近2万平米的社区公园由于设施简陋、杂乱,长期处于被废弃状态,我们希望微介入能使这里重现活力。

△ 文化展厅、适老功能集群、游乐亭等适老化功能模块单元植入社区公园

 

|坪山茜坑村青年社区

自下而上的城市“微介入”不仅是针对老旧城区的活力提升及形象再造,更是从城市新兴社群实际生活需求出发,探索满足新时代背景下青年人群实际生活、社交需求的全新社区空间。在此背景下,2017年万科提出了“万村计划”,尝试通过对居民住宅统租后更新改造,解决安全隐患、重塑公共空间、植入生活设施、降低租金,同时提升城市形象,最终将杂乱的城中村改造为安全、便捷的居住社区。我们先后参与了“万村计划”的多个微介入实践,其中坪山茜坑村的青年社区最有代表性。
茜坑村位于深圳坪山区,为典型的高密度城中村。周边是正在建设的深圳东部大学城与高新园,未来低成本居住的需求极大,但目前错综复杂的道路与密集的“握手楼”,严重影响了居住品质。

△ 本案场地现状图
 “万村计划”租下了15栋临近单元作为青年社区的一期启动区,希望通过连片的微介入,实现生活品质、低租金与整体运营三者之间的平衡。我们将15栋楼整合串联,在首层、四层、屋顶层打造了三个“超级共享层”,为青年社区提供了最大化的公共生活空间。首层通过架空、户外廊道、玻璃雨棚链接,营造了一个近1800平米的“社区会客厅”,设置户外活动区、公共大堂、娱乐区、社区展厅、公共厨房及餐厅、健身房、活力庭院等开放共享功能,充分满足青年租户及周边社区居民的日常使用。四层通过钢结构连廊将各楼栋串联起来,形成了多处“空中阳光小院”;在公寓屋顶通过链接,创造了一个1600平米的超大“屋顶生活区”,按每户0.8平米的比例,设置多处公共洗衣区、晾晒区,解决城中村生活中无处晒衣的难题。通过绿化分隔及铺地材质变化,创造出休憩、聚会、种植等多样活动的复合空间。

△ 社区主入口空间

△ 入口空间

△ 总面积将近1600㎡的屋顶生活区

△ 屋顶复合空间

在居住层设计中,遵循最大化空间价值的原则,将原有200余户居住单元重新划分,依据位置与尺度特点,改造为635套“五脏俱全”的小微居住单元,每套单元内均独立设置卫生间、起居室、衣柜、书桌、空调等。精致合理的空间利用,多样化的居住产品,既满足了青年社群的生活需求,又可以有效地降低租赁成本。同时,我们希望通过弹性的功能配置,实现运营模式的多样化。例如,在首层设置众创办公室,为青年创业者提供临时办公场所;公共客厅与娱乐区,可以举办各类宣讲、沙龙活动;屋顶超大露台可以对外租赁,具备举办各类聚会、娱乐活动的条件。



复杂城市设计下的制度创新


在复杂城市环境下,建筑师的很多设想并不能实现。我想一方面是多方利益博弈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有现行城市设计运作制度的原因。在2018年深圳市政府印发了《深圳市重点地区总设计师制试行办法》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以下简称深超总)是深圳试行这一制度的第一个片区,由孟建民院士带领团队成为深超总的总设计师团队,我有幸作为孟建民院士的助手全程参与该项目,我想通过这个项目来分享制度创新在片区城市设计推进和实施过程中的一些体会。

△ 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天际线

深超总位于深圳南山区,北靠世界之窗,南临深圳湾畔。规划范围8.6平方公里,核心区1.17平方公里。其地理位置尤为重要。这个片区的规划工作早在2001年就开展了。随着深圳城市的发展,片区的定位从最早的“滨海住区”,到复合的“文化商务中心”再到今天的“超级总部基地”,片区的开发策略不断的提升和改变。

2018年深圳开展了深超总城市设计国际竞赛,评出了三个优胜方案,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整合,与中标单位(库博建筑设计事务所+肃木丁建筑事务所联合体)合作,将三家方案进行优化整合提升,最终形成了深超总城市设计的整合方案,并确定了这个片区的总体定位与开发策略。整合方案的特点为,南北轴线为中央绿轴公园,东西轴线为特色总部街区,形成鲜明的“一心双核,十字生境”的空间结构形态。

△ 城市设计中标方案(库博建筑设计事务所+肃木丁建筑事务所联合体)

△ 城市设计整合成果

△ 东侧半鸟瞰图
经过近两年的总设计师制的探索与实践,我们面临过许多矛盾和问题。核心在于“专业的协同问题”、“管控的统筹问题”、“刚性和弹性的矛盾”、“静态和动态的矛盾”等等这几个方面,都给我们出过不少难题。面对这些痛点,我们以未来城市的前瞻研究为基础,尝试通过“全方位的统筹、多维技术平台、创新工作流程、专职服务团队、未来前瞻性研究、本原理念支撑”这六个对策,去应对传统城市设计出现的种种难题,让总设计师制能够真正地发挥作用。
首先我们完成了团队、体系、制度和流程的初步构建,这也是团队开展工作的基础。我们搭建了由总设计师引领、多个设计咨询机构组成的多维技术平台,组建了全专业的专职团队,创新了制度架构,为深超总项目的有序运行提供了保障。同时,我们组织开展了城市设计优化、综合交通规划、地下空间与市政工程、景观设计、智慧城市、运营管理6大专题研究以及多项特色小微专题研究,尝试通过全要素整合的模式应对深超总高品质开发建设的诉求。我们还构建了一系列工作流程标准体系,比如组织技术研讨会、专家工作坊、设计工作营以对专项统筹的各个节点进行管控,采用“事前、事中、事后”的模式以对建筑单体进行全过程管控,通过规范团队的工作流程标准以控制项目质量。
在传统工作平台机制中,各部门单线运行,难以应对深超总这类复杂城市设计的管控问题。总设计师团队的介入,形成了关联互动的高效运行模式,为城市设计的实施提供了制度和技术的双重保障。总设计师团队既不是设计院,也不是政府的下属部门,而是一个第三方的技术团队,它既要平衡行政力量与市场开发的多边博弈,还要平衡各职能部门与各专业团队之间的协同关系,最终整体提升城市建设的水准,保障实施建设品质,这也是我们推行总设计师制的价值与意义。

△ 多维开放技术平台



回归人本与展望未来


孟建民院士在 “本原设计”理念中,提倡建筑设计要回归理性,回归本原,不要本末倒置,过分追求外表浮华而不考虑建筑功能、空间和环境品质。他总结出“健康、高效、人文”这三个基本点,提出通过满足这三要素来实现建筑服务于人。这也是我和团队创作与实践的出发点。
在平常的工作生活中我观察到,在早高峰的深圳高新区,道路上满是塞着耳机的年轻人,他们沉默、快速的步入一座座巨大的建筑物,然后即刻切换至工作模式。我很想知道,他们喜欢这些建筑吗?他们需要什么样的建筑?无论是擅长“宏大叙事”的大院建筑师,还是倾向于“个性表述”的体制外建筑师,我们真的在意过使用者的感受吗?他们懂不懂我们不重要,我们懂不懂他们很重要。别太自我,别太严肃,我希望我们设计的城市和建筑,更世俗化一些,能够给身处其中的人带来轻松与快乐。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城市环境的瞬息万变,未来多样化的需求将会产生更多样化的城市空间,我们发现建筑师们过往经验的价值已经不大。当我们用十年前的经验来预测未来十年,会觉得非常的无奈和乏力。所以我想说,城市仍存在很多问题,我们这一代建筑师也许没能解决,但我们应充满信心——未来永远将由下一代创造。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进程中,我们应该尝试给城市预留更多的可能性,把这些可能性交给时间,而不是在今天预设城市的发展。因此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希望我们少一些干预,多一些倾听,让逐渐被消解的城市空间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真正回归市民,回归人本需求。






微信编辑:张媛
文中图片由作者提供
转载请注明“建筑匠人”微信公众号


活动预告

↑↑↑ 详情点击图片


往期推荐

庄惟敏:探寻体现延安精神内涵及地域文化的大学之道

俞孔坚:我的生态设计观

胡越: 做感动自己的建筑



中国建筑设计行业网建国70周年大型约稿活动是在陈轸秘书长指导下进行的一次公益宣传活动,旨在宣传建国以来为建筑设计行业做出突出贡献设计师、宣传有影响力的建筑作品、宣传改革创新取得一定成就的设计企业和领导人,激发行业正能量,为行业创新发展呐喊助威。


↓↓↓阅读原文:建筑匠人|侯朝晖:追寻建筑的答案——2019,我的工作年鉴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筑匠大家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