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原创设计 | 蓝健:建筑的品质

蓝健 筑匠大家
2024-09-02


蓝  健

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总建筑师
2021年3月26日,在南京召开的“全国建筑设计行业创新创优峰会暨园博建筑规划设计论坛”期间,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总建筑师蓝健在主题为“江苏·原创设计”的高端对话中分享了他为自己单位设计新办公楼时使用的一些苏州园林的设计方法。会后我们又特别邀请蓝总后续写了这篇文章,详细阐述新办公楼的设计过程及贯穿始终的设计理念是如何实现的……
|以下是正文部分
庭院中的麻雀本文从这张以麻雀为主题的照片开始,照片新近拍摄于新办公楼五楼庭院。2015年秋天,公司由新街口市中心迁至南京白下高新园区内这栋新建的办公楼,初来乍到的新鲜感渐渐消去,人、动物、建筑之间的融合度却越来越高。一年多来,麻雀已经在此安家,并从最初人近则飞的惊雀转变为安心停留和欢唱的居民,这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或许仅仅留存于我们儿时的记忆中,但在今天又成为现实。现在我们已经适应与喜鹊和麻雀共存于这块土地上、这栋建筑中,设计灵感在建筑的生机中被唤醒和激发。回顾整个设计过程,贯穿始终的设计理想逐步实现,建筑按照我们的预期朝着和谐的方向发展。建设用地约1.48公顷,南窄北宽、长边临运粮河,河对面是一片公共绿地,约400多米外有沪宁高铁横穿而过,远处绵绵丘陵地貌清晰可现。这是块形态不整的用地,但却有着毫无遮挡、河景尽揽、远山层叠的环境,阳光和风景已经不再是奢求;这是个城市中难得的避开喧嚣的角落,远处疾驰的高铁似乎也放慢了脚步来配合这种宁静。

建筑外景

在这样的环境中,建设一座在环境中生长、与环境共存的有生命的建筑是这块土地给予我们的唯一启示。随着对于建筑在地域与自然这一命题中的思考与认识,我们深层次地赋予建筑作为生命体的本质内容,使建筑在全生命周期内的变化与平衡符合可持续性以及和谐共生的原则。地域性是建筑的内在表现,通过挖掘地方文化与传统空间元素实现建筑自身的内在价值。可持续性是建筑发展的根本,首先根据公司近远期的发展规模以及建筑限高等建设条件的变化控制建设节奏,通过分期建设的方式以应对未来设计市场的变化过程。其次将通用性原则应用于设计单元中,标准化设计单元采用矩形大空间办公空间,平面方正,柱网规整,具有适应性与灵活性的特征。可持续性同样表现在建筑生长方面,审视建筑在全生命周期中的变化,我们在很多既有建筑改造的项目中看到,建筑因衰败而不得不通过更新来延续生命。因此我们在建筑布局、空间环境、绿色技术等多方面引入和谐共生的理念,使新建办公楼在生长的过程中与环境(土壤、空气、阳光、生物和水)和谐相处、共生共存,通过新城代谢的过程与环境产生动态平衡,成为一座有生机的建筑。


地域性表现形成建筑的内涵
生于斯,长于斯,地域性表现不仅是建筑生命体的身份标志,同时作为建筑的内在气质而纵贯一生。当我们面对缓缓流动的运粮河,脑中浮现的是昔日川流不息的船队、跨河而过的小桥以及河边一座座散落的人家,小桥、流水、人家,这是江南水乡的印象,或许也是我们办公楼所处基地昔日的记忆。自古以来,河道是孕育水乡人的命脉,在承载交通的同时,以其共享的资源和空间为人们提供了生活需求和交流场所,河水与建筑相互依存产生的和谐成为我们布局构思的基础。规划结构以一条自由转折的线性公共空间串接起若干独立的功能单元,这是个类似水乡建筑布局的构架。公共空间依势转折,自然生成,形成流动的线性空间,如河道般产生方向和宽窄的不确定性。
路径设计借鉴了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江南园林讲究小中见大,位于城市中咫尺天地的江南园林之所以在有限天地中实现了无限空间,诸多理念在前辈们的著作中均有论述。“盖为园有三境界,评定其难易高下,亦以此次第焉。第一,疏密得宜;其次曲折尽致;第三,眼前有景。疏中有密,密中有疏,驰张启阖,两得其宜,即第一境界也。然布置疏密,忌排偶而贵活变,此迂回曲折之必不可少也。侧看成峯,横看成岭,山回路转,竹径通幽,前后掩映,隐现无穷,借景对景,应接不暇,乃不觉而不入第三境界矣。斯园亭榭安排,于疏密、曲折、对景三者,由一境界入另一境界,可望可即,斜正参差,升堂入室,逐渐提高,左顾右盼,含蓄不尽。其经营位置,引人入胜,可谓无毫发遗憾者矣。”【1】。童寯先生从园林的境界角度总结了造园的三个要素,即疏密得宜、曲折尽致和眼前有景,通过童寯先生的论述大概可以总结出园林路径空间中掩映与层次、曲折与节奏、对景与借景等主要关系。除此之外,通过前辈著作的学习以及个人对江南园林的体会,我将导引与多路径、借势与造势、复廊与界墙等许许多多具有江南园林特色的手法和关系运用到路径空间设计之中。掩映与层次:苏州园林中通常运用掩映的手法增加景观和路径的层次。掩映代表疏密错落、远近衬托,路径层次越多,景越藏,空间感越深远。路径和掩映相互依赖,不可分割。方寸之地,利用空间回环渗透、道路层次变幻的效果,使空间与景色渐次展开,连续不断,周而复始,类似中国画的山水长卷,有一气呵成之妙,而无一览无余之弊。留园可谓将掩映与层次做到极致的代表,多层次的院落和景观相互掩映,路径穿插其间,步移景异,体验无穷。

掩映与层次

曲折与节奏:江南园林中最明确的路径设计手法是曲折,并因曲折变化形成节奏。“苏州许多园林强调幽深曲折,所谓‘景贵乎深,不曲不深’,讲的就是这种手法,因为曲折的布局可以增加园景的深度,避免一览无余的弊病。”【2】,“园林中曲与直是相对的,要曲中寓直,灵活应用,曲直自如。曲桥、曲径、曲廊,本来在交通意义上,是由一点到另一点而设置的。园林中两侧都有风景,随直曲折一下,使行者左右顾盼有景,信步其间使距程延长,趣味加深。由此可见,曲本直生,重在曲折有度。”【3】。节奏则是通过收放、转折、上下等路径控制以及借景、对景等视线控制所形成场所体验。如畅园,空间不大,路径的节奏控制炉火纯青。曲折可增加流线长度,节奏使路径空间生动。

曲折与节奏

对景与借景:江南园林的对景是因景设路或因路得景亦或路即是景。“苏州古典园林通常在重要的观赏点有意识地组织景面,形成各种对景,但不同于西方庭园的轴线对景方式,而是随着曲折的平面,步移景异,依次展开。这种对景以道路、走廊的前进方向和一进门、一转折等变换空间处以及门窗框内所看到的前景最为引人注意,所以沿着这些方向构成对景最为常见。”【2】。借景是空间分隔的渗透手法,同时也是增加空间层次和深度的手段。“空间互相穿插贯通是增加园景深度和层次的重要手段。相邻空间之间成半隔半开状态,使房屋山林相互衬托,互为借景,可以形成丰富的层次。”【2】。对景和借景在江南园林中运用普遍,其中怡园通过对景点设置和隐含的对景轴线以及空间的穿插和渗透将对景和借景充分演绎。

对景与借景导引与多路径:导引是江南园林的组织因素,是园林的灵魂。导引决定了路径组织的指向和结构关系。曲径通幽、峰回路转、开门见山以及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等意境效果都是依赖于导引而实现的,而导引的实现则是依赖于路径组织。环秀山庄园林虽小,通过导引使人们形成游历方向并产生观景兴致。在较大的江南园林中通常包含了环廊路径、景观路径、复合路径等多路径设置,拙政园中多达十多条的路径组织实现了路径的可变性与行进的不确定性,极大丰富了游历体验。

引导与多路径借势与造势:江南园林造园讲究师法自然,依山就势,因地制宜,利用自然地势设置路径的上下与起伏。拥翠山庄的台地路径处理手法增加了上升过程中的节奏与层次。在地势平坦的城市空间中造园也会采用造势的手法,同曲折迂回的原理相同,通过高程的变化增加了游览路径的长度和深度。比如狮子林,假山堆砌形成的石山以其复杂的路径成为园林的特色。

借势与造势复廊与界墙:复廊和界墙都是控制手段,手法简单却作用极大,简单而有效的将空间、景观和路径进行控制性组织。苏州园林中除了用界墙将内部空间与外部隔绝,还常常用界墙做为空间的分隔、路径的导引与视线的控制。复廊是苏州园林的伟大发明,通过界墙将单廊分隔成双廊的手法使路径的走向控制与对景的景致控制得以实现。复廊手法首创于沧浪亭,后在怡园、环秀山庄、狮子林等园林中均有运用。这一手法在小园林中形成迂回路径或者路径两侧的景致特色突出的园林中非常实用。

复廊

界墙新办公楼的规划结构以一条曲折的线性公共空间串接起若干独立的功能单元。多路径形成的线性空间,产生方向和宽窄的不确定性。路径空间节奏随着这种不确定性发生变化,形成门厅、复廊的路径导引和交流平台、绿化步径、架空空间等空间变奏。绿化空间与路径以界墙围合,人的行为路径在逐层上升、空间收放的过程中延伸至的屋顶开放空间(造势)。空间秩序中隐含了江南园林中曲径通幽、抑扬顿挫的空间层次,产生出多元体验的场所空间。

中国建筑文化历史源远流长,文化遗产十分丰厚,值得当代建筑师挖掘与运用。当整个行业都在盲目借鉴西方建筑文化,这不仅使我们逐步失去话语权,所产生的文化断层更是可怕的。现在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研究风气渐起,当代建筑师或多或少地吸收到传统建筑文化的精髓。文化自省并不需要刻意而为之,自然形成的设计观会深深刻在建筑师心中。可以大到空间层次,也可以小到路径节奏,但一定是可以用心感受到的。


建筑围护结构的生机表现

作为与环境直接接触的部位,建筑表皮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等被动式技术是我们优先选择的方向。首先通过办公区的开窗效果使得过度季节室内换气次数达到2次/h以上,利用自然通风延缓了空调开启时间。其次在自然采光方面,通过复合技术解决不同场所的采光需求。沿河的错位布局使办公单元具有景观与日照的优越条件,因此在办公区采用大面积玻璃幕墙设计,保证了设计办公区良好的自然采光与观景条件。而对于管理办公区间接采光的中庭走道空间以及大进深的羽毛球馆,则通过设置屋顶光诱导系统以改善这些场所的自然采光条件。此外,下沉式庭院与自然采光井的灵活设置,不仅改善了地下室采光、通风效果,而且为餐厅、车库建立了富有生机的景观空间。

办公管理区的光诱导系统

下沉庭院下沉庭院的绿化环境仅仅是建筑生态系统的一个局部,不同楼层的屋顶花园、绿化空间组合形成的绿化体系成为本建筑的鲜明特征。除了常见的屋顶花园的做法,我们将绿化空间植入建筑,人的行为路径在绿化空间中上下转折、曲径通幽,在空间收放的过程中延伸至的屋顶开放空间,空间秩序中隐含了江南园林中层次分明、抑扬顿挫的特点。花坛、假山、木凳、台阶、桥、榭(架空休闲区)等园林元素在不同绿化空间中的应用,产生出适应于多元化活动的场所空间。整体绿化景观采用乔灌木复层绿化,地面停车位均铺设植草砖。场地绿化与屋顶花园形成的复合绿化体系,缓解了场地周围的热岛效应,尤其重要的是建立了新的生物栖息地,形成随处可见绿色、随处可闻花香、随处可听鸟鸣的共生环境,并随着建筑的生长而越发生机盎然。

屋顶花园建筑造型采用极简风格,白色外墙瓷板、白色涂料、白色窗框、白色栏杆的运用体现出我们对纯粹性的追求,白色材料的高反射率同样符合建筑节能的要求。疏密不均、大小不一的方形窗(或窗洞)与错动的瓷板幕墙分格缝组成线性公共空间的外在肌理,透过窗洞可以看到内层的白色涂料表皮,两层表皮之间为嵌入的绿化空间,植以竹、爬墙虎等植物,待枝叶茂盛、绿满白墙之时,建筑将透出绿色与生气,随着时光变迁,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内形成生长变化的印迹。

白色瓷板表皮


绿色技术的适宜应用
围护结构体系满足了《江苏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65%的节能标准规定,南京地处夏热冬冷地区,可再生能源的应用是最有效的建筑节能技术手段之一,因地制宜利用可再生能源是本项目设计的另一特色。地源热泵技术的应用是结合结构基础形式、因地制宜确定的。根据地质报告,本工程必须采用桩基,结合管桩孔内埋置地源管,无需另打地源管井,可进一步减少环境污染、资源消耗以及建设投资。空调能耗是办公楼能耗总量中占比最高的,办公区与公共交流区负荷特点与运行时间存在区别,本项目夏季空调设计计算冷负荷为2309kW,冬季空调设计计算热负荷为1155kW,其中公共交流区的空调冷负荷488KW,空调热负荷390kW。根据计算,利用空心桩埋管的地源热泵系统冬季供热能力接近390kW,满足办公楼33%冬季热负荷的需求,同时与公共交流区的热负荷相当。因此设计中将更具灵活性的空气源热泵多联空调系统应用于设计工作区,而将制热效率更高的利用桩基埋管的地源多联机空调系统应用于热负荷强度更大的公共交流区。桩基埋管系统在300个22米深预制空心桩中布置双U换热器(后灌入细黄砂,顶端灌注水泥砂浆),每三个桩基内的换热器串联(克服桩短不足,提高换热系统换热温差),形成100个高效桩基换热器单元。创新性的换热管串联连接设计使得桩基埋管换热技术同样适用于浅桩基条件。除了采用地源热泵技术以外,本着节能、适用、实用与经济原则,在综合技术经济与节能量分析研究基础上,设计根据屋面条件合理利用太阳能技术,包括以地下室照明为需求的光伏发电系统、以健身房淋浴热水与洗手间台盆热水为对象的太阳能热水供应系统,其中健身房淋浴热水系统设辅助热源,洗手间台盆热水只采用太阳能供热,利用免费的太阳能改善“洗手”条件。

此外,室内气流组织优化、办公单元空调系统划分、排风热回收与通风量按需控制、节能型灯具的使用以及智能照明控制系统、高于1级能效指标的空气源及水源多联机空调设备、节能型变配电设备、节能水泵与风机等设备、空调系统与电梯系统等自动化监控系统、雨水收集系统、灵活隔断的使用以及土建装修一体化等常规绿色技术的使用文中不再详细论述,适宜绿色技术的应用使建筑在全生命周期内得以高效运营。总而言之,技术不是目的,盲目的堆砌技术不是绿色建筑的设计方向,“度”的把握以及技术应用的针对性、合理性是我们在绿色建筑设计中真正应该思考的。


结 语
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是绿色设计追求的境界。建筑不是孤岛,建筑的位置属性建立了其与环境的物理联系以及与环境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之间的精神联系,同时又给环境留下新的印记。绿色建筑设计可以在环境中吸取营养,同时又能反哺环境。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应同时体现在物质与精神层面,对环境的深入、全面的研究是绿色设计必须要做足的功课。

建筑有其独特的艺术属性,更应坚持其科学属性。现代建筑离不开现代技术的支撑。绿色建筑追求建筑全生命周期中最少的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与最小的碳排放,同时要满足人员健康、舒适、高效的需求以及与外部环境协调和谐,以实现“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各项技术指标的计算、实现离不开专业知识与科技进步。绿色设计关乎人类进步,对建筑从业者提出更高要求。我们希望离开了市中心喧闹繁杂的环境之后,在这块安静的土地上,沉下浮躁的心,安安静静地做企业,安安静静地做设计。


参考文献:

【1】童寯,《江南园林志》(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2】刘敦桢,《苏州古典园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79

【3】陈从周,《说园》,同济大学出版社,1984附图/刘敦桢《苏州古典园林》摄影/姚力


稿/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蓝健
编辑/中设协建筑设计行业网



  点击图片链接观看全国建筑设计行业创新创优峰会”完整视频




往期推荐

建筑大家|董丹申:情理共生 

中国好建筑|韩冬青:我希望我设计的房子不被拆掉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筑匠大家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