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鱼羊史记(ID:yymschina)作者:鼓浪隐士】
公元234年10月,蜀汉丞相诸葛亮因积劳成疾病死军中,宣告了其奋斗的北伐中原、兴复汉室事业以失败而告终。有感于此,大诗人杜甫发出催人泪下的“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千古绝唱。
诸葛亮不但是一位充满悲剧色彩的英雄,其所表现出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伟大人格魅力,千百年来得到人们的尊崇,人们无不为其失败的结局而叹息。曾经有人回忆,小时候看《三国演义》,读到诸葛亮病逝五丈原的情节时,不禁潸然泪下。那么,诸葛亮北伐失败的原因是什么?这场悲剧又是如何上演的?
我们先看看魏国与蜀国之间的综合国力,当时,魏国雄踞北方十一州,幅员广大。在唐中后期以前,中国北方经济一直强于南方。曹魏拥有富饶的华北平原、关中平原、黄淮平原,加上从曹操到曹睿三代人数十年的精心治理,国家的经济实力雄厚,具备打赢任何战争的物质基础。
而在冷兵器时代,国家人口的多少,往往能够决定其拥有多少兵源。当时曹魏总人口在400多万,常备军达到了40余万,总人口与兵力是吴蜀两国的总和。在武器装备差距不大的时代里,如果不出大意外,兵力多寡基本可以保证获得战略上的绝对优势。此外,魏国初年,国内政治清明,并未出现后期的混乱局面,其政权非常稳固。曹睿时期的魏国,正处于如日中天的状态。
至于蜀汉,其综合国力与曹魏完全不在一个层次。本来刘备拥有益州和荆州,其实力虽然不如曹魏,但尚可一战。不过由于关羽失去荆州,他们只能偏安一方了。虽然刘备尽力收复荆州,扭转不利局面。但惨败给东吴,国力遭到重创。尽管诸葛亮后来励精图治,国力得到恢复,但也是“益州疲弊”的窘况。
诸葛亮北伐前,蜀汉总人口不足一百万,带甲不过十万,经济实力更是存在巨大差距。因此仅就综合国力考量看,蜀国明显处于下风。而且如前所述,曹魏政权十分稳固,并未出现《隆中对》中“天下有变”的局势,孟达之流的叛乱,不足以撼动其统治基础。此外,由于蜀汉偏安益州,也失去《隆中对》中,两路夹击的战略态势。因此,无论是实力还是机遇,都决定了诸葛亮北伐是一场极难取胜的军事行动。
大战略上处于绝对弱势,那么诸葛亮北伐的决定是否正确呢?笔者认为,北伐虽然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但也是能够选择的最佳方案。从蜀汉政权的合理性看,其意义就在于“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这不仅是刘备、诸葛亮、赵云等人毕生追求的事业,更是蜀汉得到“大汉遗民”支持的重要原因。毕竟蜀汉统治者是作为外来政权进入益州的,他们必须靠“兴复汉室”的意识形态,来聚拢人心。假如不进行北伐,其政权也就失去了号召力与合理性。
而从《后出师表》的论述“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策坐大,遂并江东,此臣之未解二也”。来看。诸葛亮北伐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在“危急存亡之秋”的战略格局下,与其坐以待毙,等到曹魏更加强大了,再来收拾你。倒不如先发制人,主动出击,以挽回战略颓势,摆脱最终被吞并的命运。
更致命的是,“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余人,突将、无前、賨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余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足见蜀汉人才不断凋零,假如再这样下去,与曹魏的差距将会被拉大,其结局将会很悲惨。因此,在魏蜀两国势力差距尚未进一步拉大的局势下,趁此北伐,争取主动,无疑是正确选择。
诸葛亮的北伐大战略没错,那么其作战策略上是否存在问题呢?现在不少人都因为《三国志》中作者陈寿对诸葛亮“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的评价,进而认为,诸葛亮不像小说那样,具备杰出的军事才能。
从初出茅庐到成为蜀汉丞相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诸葛亮主要担负刘备集团的后勤保障,史称“调其赋税以充军资”,并不直接参与重大军事谋划工作。说明诸葛亮是属于汉代萧何那一类的人才,而非韩信那样的军事奇人。
这种看法突出表现在北伐过程中,在战略上,诸葛亮企图通过单纯的军事打击以取胜,而对其他制胜方法缺乏考虑。战术运用上过于谨慎,执着于与敌正面作战,未能灵活运用奇正之法,不采纳魏延“子午谷”之谋便是一例。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蜀汉的总兵力明显处于下风,如果采取过度冒险的军事行动,很有可能就一下子赔上老本,从而加速蜀汉的灭亡。诸葛亮北伐的目的在于反客为主,在被动中争取主动,以求得蜀汉的生存与发展。其采用稳健、谨慎的战术,也是最佳选择。因此,“奇谋为短”,乃是从大战略考虑的结果,而非诸葛亮不善行军作战。我们不可倒果为因,用“事后诸葛亮”的观点看北伐曹魏。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诸葛亮北伐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魏蜀两国综合国力的巨大差距,无论是否北伐,都无法改变蜀汉灭亡的命运。在敌强我弱的不利局势下,诸葛亮尽最大努力,企图扭转不利局面,但仍以失败而告终,真可谓“天意如此”。人即使再天赋异禀,如果受大环境制约,加上缺乏机遇,都免不了无法完成事业,诸葛亮的悲剧诠释了这一点。
本文转载自鱼羊史记(ID:yymschina)作者:鼓浪隐士,如需转载请联系"鱼羊史记"。
新媒体编辑:孔棋 曹云兰
文字校对:王海艳
(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