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林生·故事|黄天瑜——向前跑,直到青春为你闪耀


黄天瑜

心有所信皆目标,脚踏实地行万里

引言

前不久,我院黄天瑜同学荣获浙江农林大学第八届优秀学生“红绿标兵”提名奖。“怀鸿鹄之志,展骐骥之跃”,黄天瑜学长在自己的追梦路上坚定前行。相信大家都想了解他是怎么做的,那么,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学长怎么说!

介绍

黄天瑜,中共党员,浙江省新世纪人才学院杭州分院第十三期学员、浙江农林大学青马工程第十二期学员、浙江省林业英才奖学金获得者,曾任林生院学生会执行主席兼大学生体育发展中心主任,作为浙江农林大学2020级新生代表在开学典礼发言。入学以来,他深耕科创,获“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铜奖,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科学探究类、创新创业类)双三等奖,浙江省"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金奖、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银奖等学科竞赛奖项15项,另取得校级及以上荣誉奖励19项;主持省新苗人才计划项目1项,参与国创项目1项;发表SCI论文3篇,其中第一作者1篇,另有1篇SCI论文录用待刊,累计影响因子已达30.8。

01

科研和竞赛的“拼命三郎”

“当你投身入局,有可能收获的是成果,也可能面对的是失败,尽管失败往往是大多数;但这两者都能够带来巨大的收获,包括但不限于文本能力、汇报展示能力、逻辑思辨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信息搜集能力、大局观……等等诸多方面的提升,更能让你在不断的锚定、沉淀和追求当中,巩固独立自主、奋发向上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得益于对生命科学研究的兴趣,黄天瑜一直对林学专业保持着高度热情。借助学校的优质平台、学院的政策扶持,在导师左照江教授的耐心指导和悉心栽培下,他的兴趣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并在学习和科研锻炼过程中树立了自己的目标。此外,祖辈的选择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他。他在采访时神采奕奕地分享道:“能够有机会成为一名新时代的林学学生,沿着祖辈的足迹续写绿水青山的故事,足以让我感到无比自豪。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有了热爱的支撑,黄天瑜在科研和学科竞赛的道路上走的愈加坚定。面对在学科竞赛上起步晚的困境,他坚信能力的不足可以通过努力来弥补,甘愿成为一名“拼命三郎”。他谈到,学科竞赛与其说是纸面的履历和成绩,更不如说是大学生涯中的一种体验和独特的记忆。履历有多么丰厚,相对应的成就有多么出彩。但它们都不能与生命中一切独特的体验相提并论。无论是深夜的学六515、学七会议室昏暗的灯光;还是和团队一起排排坐改材料,被偶尔的玩笑点缀的紧张氛围;又或是准备答辩的捶胸顿足,答辩结束后的大气长舒,等待结果时去阳台瞥见的璀璨星空,成绩公布时大家那般喜形于色……这些独一无二的记忆在黄天瑜的热爱中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说:“如果你选择放弃,那就可能永远和这些潜在的收获擦肩而过。要认真,竞赛很累;但又有什么事情是认真去做不累的呢?和那些独一无二的记忆相比,这一切都值得。”

02

学生工作的“奉献者”

“我平时会遇到很多困难,也会有很多问题和诉求,所以我希望有人能够在我需要的时候及时提供帮助,我也希望能给更多的同学带去这样的帮助——这就是我的初心。让和我一样的同学们在碰到学业困难的时候,有同辈能够信赖;在提出诉求需求的时候,有同辈能够回应;在遇到心理困扰的时候,有同辈能够倾诉;在寻求实践机会的时候,有同辈能够联络。”

黄天瑜曾任林生院学生会执行主席兼大学生体育发展中心主任,为同学们“解难题、办实事”是黄天瑜参与学生工作的初心。而秉持着这样的初心,通过他力所能及的努力,他帮助了许许多多身边的同学以及素不相识的同辈,带给大家多一分便利,为院学生会真正成为广大同学们在有困难时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的组织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03

目标坚定的“追梦人”


“低头赶路的同时,别忘了看看沿路的风景。”

“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面对任务繁杂众多时,把最紧迫、最关键、最容不得差错的事务排在前面优先解决是黄天瑜的秘诀。他分享道:“无论面对多少压力,只要心中对于实现目标的念想足够强大,便会催生出同样强大的动力以实现自己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便是目标意识。” 除此之外,黄天瑜表示生活中的爱好也必不可少。“为了不做‘脆皮大学生’,我们在连轴转的同时,也需要一些调节剂来保持活力。毛主席就曾告诫过青年人,要‘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对我来说,运动和音乐就是我自己的生活调节剂。找到自己的爱好并坚持去做,就能最大程度缓解很多的压力。低头赶路的同时,别忘了看看沿路的风景。”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在回答有无想弥补的遗憾时,黄天瑜表示,相较于憧憬‘回到过去’并将之弥补,不如翘首以盼展望未来,思考如何去书写更多的美好,争取更多的圆满。

“我不会因为自己做出了深思熟虑的,经实践检验是明智的决定而窃喜;也不会因为自己踌躇不前时做出的,经实践检验是错误的选择而悔恨。”

寄语

最后,黄天瑜想借习总书记在给复旦大学青年师生党员回信中的一句“心有所信,方能行远”与大家共勉。“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每个人都能在这永不停息的时间长河中留下自己的呐喊、创造自己的历史。”

END

欢迎大家投稿,内容包括原创文章、推送话题、校园风景、班级活动等。

要求健康积极向上,编辑“班级”+“姓名/昵称”发送至邮箱341131619@qq.com。

浙农林林生之家期待你的投稿。

推荐阅读

林生团学融媒体中心编辑

图片|黄天瑜

文字|黄天瑜 赵浙涵

编辑设计|林温静 戴文婧

责任审核|罗文域 雷蕙萌 宋慧平

终审|王炳钰 刘奕池 蒋嘉辉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