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林生·感恩母校行|赴桂林第三中学寒假社会实践团


【感恩母校行】

——赴桂林市第三中学

寒假社会实践团




1

回访信息


回访时间:

2024年2月4日

回访地点:

桂林市第三中学

团队成员:

生态学221 廖雅琪

茶学222 黄泊铭

城市管理221 文辰

城市管理222 蒋曦



2

活动准备


活动前期团队首先通过召开线上会议,共同了解本次活动的相关信息,商讨活动的大致流程,并策划实践方案。

在活动的筹备阶段,由队长廖雅琪准备好宣讲所需ppt,招生宣传资料和浙江农林大学相关文创产品。文辰提前联系母校的老师,确定活动开展的具体时间、地点,同时通过老师收集了母校学弟学妹们一些在学习上需要解答的问题。

活动准备后期,在所有团队成员返回桂林后,召开会议对宣讲当天的工作进行分工,并对学弟学妹们提出的问题进行模拟回答,完善不足之处。



3

活动过程


所有成员提前半小时到达学校,前往老师办公室看望恩师,与恩师交流大学校园生活体验及学习感悟,在晚自习期间前往班级进行宣讲。

活动过程中由主讲人廖雅琪负责介绍我校情况,讲解我校招生政策。其余三位同学解答学弟学妹们在高三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活动期间由廖雅琪和黄泊铭在宣讲间隙拍照和录制视频。

宣讲结束后,团队成员向学弟学妹们分发我校宣传册和浙江农林大学精美文创产品作为纪念,并与对我校有深入了解意愿的学弟学妹交换联系方式,进一步交流。最后团队成员在校门口合影。



4

活动感想

上下滑动阅读更多内容

廖雅琪:

在这次实践活动中,我开始意识到,作为一名大学生,我的身份改变了,现在已经是成年人了,立场的转变让我与老师建立新的沟通桥梁,我开始对老师当年的付出和教导有了一些新的理解和新的智慧。同样的,面对高中的学弟学妹们进行交流,虽然是我表面上给他们分享自己的大学学习经验,为他们提供帮助和启发,但其实这个过程同样可以使我可以重新审视自己在那个阶段的成长和发展,激发了我对自己大学生活和未来职业的新思考和展望。


黄泊铭:

在这次学习经验分享和专业介绍的实践调查中,我深感互相启发的力量。通过与高三同学分享学习心得,我不仅总结了自己的成长历程,也激发了对学习的热爱。同学们的好奇与探索精神,尤其是对茶学专业的浓厚兴趣,让我深刻认识到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潜能和兴趣。在交流中,我体验到分享是一种双向的过程,不仅为他人提供经验,也汲取了新的见解。这次实践不仅让我更好地理解自己,也拉近了与同学们的距离。通过分享与答疑,我坚信知识的传递和共享能够激发更多人的潜力,成为共同成长的动力。


文辰:

参与回高中母校宣传自己大学的活动是一次有意义的经历。通过向学弟学妹们分享大学特色和学习经验,我感受到大家对我关注和期待。我向他们传递了努力学习的重要性,提供了一些建议和启示。这次活动让我回顾了高中的成长,并鼓励学弟学妹们坚持努力。我相信这次经历对他们有积极的影响,同时也帮助了我自己的成长和启示。


蒋曦:

这次线上回访母校的活动带给了我很多感触,十分庆幸能够与队友一起参加此次活动。回想当初还在高三的自己在面临高考的压力的时候,回母校的学长学姐的精彩动员,使我的内心倍受鼓舞。而当我站到学长学姐的位置上,面对着台下一双双充满期待的眼神时,我不知道我所谓的经验对于他们是否有用,但我希望,我扮演的这个角色,能够带给他们希望,不停地鼓励他们,给予他们更加强大的前进动力。



5

活动总结


在团队成员的充分准备和积极配合下,活动圆满完成,并得到了母校恩师和学弟学妹们的认可。此次活动让团队成员有机会再次回到母校,与学弟学妹们交流感想,同时为我校进行宣传。

本次感恩母校行活动不仅向学弟学妹们展示了我校及我校学子的风光风采,讲解了我校优势专业及填报条件,也让团队成员感受到了团队合作的力量。



END

欢迎大家投稿,内容包括原创文章、推送话题、校园风景、班级活动等。

要求健康积极向上,编辑“班级”+“姓名/昵称”发送至邮箱341131619@qq.com。

浙农林林生之家期待你的投稿。

推荐阅读

林生团学融媒体中心编辑

来源|浙江农林大学赴桂林第三中学寒假社会实践团

编辑设计|厉陈爽

责任审核|罗文域 雷蕙萌 宋慧平

终审|王炳钰 刘奕池 蒋嘉辉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