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奇葩的泰国对中国有多重要?

2017-06-18 凤凰财经

作者:筹码君;来源:筹码(Chouma2016)


在东南亚,泰国一直是一个非常神奇的存在,这里是:


最正经的国家,是小乘佛教(上座部佛教) 在现实世界的唯一净土;

最开放的国家,亚洲性都+人妖国度,老司机、LGBT和变性人士云集于此;

最有前途的国家,物产丰饶不愁吃穿,商界大佬笑傲全球;

最没前途的国家,迄今为止还是世袭罔替的君主国家,军阀幕后专政。


所有的奇葩背后,都是有深刻的原因的。


泰国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论面积,51.3万平方公里,相当于12个海南省,人口6700万,算是大国了,中部的湄南河平原土壤肥沃,雨水充沛,农业极其发达,依山傍海,位居东南亚大陆的中心位置,狭长的触角伸入印度洋,享受海陆双重文明的优势。


但是,正是这样优渥的位置,让泰国处于一个尴尬境地:泰国身处中南半岛地缘核心,能决定谁将成为中南半岛的主宰。因此,泰国就成了野心家的门票,历史上先后被缅甸、法国、英国、日本盯上,不断陷入战争状态。 尤其是近100年,无论是日本的大东亚共荣圈,还是战后日本的海外重建,泰国都是日本的第一大『飞地』。日本因为经济滑坡慢慢收缩后,泰国又成为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中之重。



泰国的身居中心的位置,但本身实力不足以整合东南亚,又缺乏North Korea的政治头脑和历史机遇,这使得泰国只能被动中勉强维持均势,因自身的结构性问题,不可避免成为强国竞争中的天选之韭菜,未来可能进一步成为中国的新属国。


一、道路与命运:温柔的气候和孱弱的产业结构


到泰国游玩的小伙伴通常都会惊叹于风光美景,也会惊叹于当年亚洲四小虎的发展速度和遍地日本车。可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到现在20年了,当年的发展中国家的龙头,如今似乎并没有显著的进步。


寒温带使国家富裕,热带使国家贫穷


这里有地理决定论的原因,在上图中的地球上,沿着赤道几百公里的环状带,所经过国家,没有一个是发达国家。而只有红色块覆盖的区域(寒温带)才有机会出现发达国家。


热带地区的绝大多数,都非常贫穷。 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人类对抗寒冷的技术(造房屋,取火,穿衣服)的产生远远早于对抗炎热的技术(空调)。而对抗炎热的技术(空调,电扇)难度要显著高。同时,空调也不是真正抵御了炎热,而是把热『重新分配』了,分配给更穷的地区和人。 因此,相对寒冷地区的人,早就解放出来,干各种各样其他的创造性活动。而炎热地区的人,一年有超过一大半的时间在对抗炎热。


2、因为炎热,很多炎热地区的文化策略就是『呆着不动』,导致炎热地区的『懒文化』。比如英国殖民印度的时候,印度当地人会讲一句谚语:『只有疯狗和英国人才在中午活动』。


3、炎热地区有很多很多细菌寄生虫。冬天的寒冷,是针对细菌寄生虫『最大的消毒剂』。撒哈拉以南非洲,绝大多数人身上都有数十种寄生虫。身体常常很弱,而细菌又让人和牲畜无法更好存活,食物没法好好保存。


4、以上这些,使得寒冷地区的先富国家,对炎热地区的落后国家进行殖民和奴役,奴隶贩卖,更加重了这个贫富极端化的过程。


泰国的碧水青山


当然,慵懒地泡在碧水清山中避暑,也是愉快,但是经济发展就不要多想了。


历史上,泰国作为亚洲四小虎,主要依赖的是日本的产业转移:换句话说,就是依靠7000万人口的大国来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给日本韩国干粗活。气候和产业一定程度上阻止了产业升级:


1、首先是气候造就的国民性格。泰国夏季湿热漫长,从事体力劳动时则疲惫感较强,劳动效率和劳动积极性就有很大折扣,不仅仅泰国人懒,印度人也懒,这是热带地区的通病。


2、农业牛逼:诸神保佑的湄南河平原水土丰饶,随便种植,收获的粮食也比黄河边辛苦整年的中国农民要多。躺着挣钱,谁愿意去工厂卖命?


因此,在1995年人民币兑美元大规模贬值之前,泰国的成本优势还是突出的。虽然人懒,但是单位劳动时间相当便宜,劳动密集型产业依然会陆续迁往东南亚。


随着朱镕基总理让人民币官方汇率并轨,一夜之间跳贬50%+,从1:5.5 贬到1:8.8,同时加大改革开放力度,一个十亿人口级别的大国加入了对制造业的争夺当中。人多、穷、吃苦耐劳、学习能力强、国内产业门类齐全,迅速让泰国没有了产业升级的机会。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索罗斯从攻击泰铢开始,也是察觉了泰国的内伤深重,只是顺势而为的补刀而已。


二、历史成因:分化的社会和混合的政治


在农耕时代,唯一有能力改变东南亚政治格局的是中国,可惜,当时中国的政治重心在北方,对南方属国并不关注,明清两代虽然都与泰国有所往来,仅仅限于Say Hi这个初级层面。


到了工业时代,十九世纪英法两国大举入侵东南亚,英国占领缅甸,法国则占据越南、老挝、柬埔寨,对泰国形成东西包夹之势。泰国只能艰难地玩平衡,两头卖乖,躲过一劫。


随着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从中国大举南下,一统东南亚,英法殖民统治土崩瓦解。好在日本野心更大,中南半岛并非重点,泰国继续抱大腿,加入轴心国,并深受影响近100年。 好在此时日本的领土野心主要针对东亚大陆,中南半岛尚不在其重点经营范围。二战结束,日本帝国瓦解,泰国的独立主权得以恢复。


泰国是一个『中原之国』,穆斯林文明、中华文明、湄南河平原的本土文明、西方文明、日本灌输的文明多种文化交织,几乎摧毁了本地人的文化自信,泰族孱弱的文化根本无法凝聚大家,遑论共识。


当局也意识到,只有统一的文化体系,才是国家稳定和认同感的基础。不得已,泰国退而求其次,求助于佛教:


1、借鉴小乘佛教,代替民族文化,这强化了泰国平和与包容性的国民文化;

2、学习日本,强化王室道统,在世俗层面建立统一的国家认同体系。


我们今天提起明治维新到昭和战败之间的日本帝国,当然是法西斯、军国主义、反人类之类的标签,但是在20世纪初的时候,当时的日本帝国是亚洲(至少是东亚)的明灯,是黄种人的希望,是击败西方文明的唯一亚洲国家,不光是中国人赴东瀛求学,一大群泰国人纷纷效仿,从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全盘吸收。


本来呢,学习日本帝国的长处是对的,可惜,学习日本的天皇制度,叠加了军阀专政,为之后的政治波动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泰国国王去世,铺天盖地的纪念牌


以泰国前总理在他信政府为例,泰国基本上是三方均势:国王、军队、民选政府(当时主要是他信的势力)。


国王虽然是一个人,但围绕着他的是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百亿美元的资产,国王周围的有传统的贵族(比如阿披实)、军队、官僚系统。国王更像是人形的佛像,世俗的裁判和权力的代表,代表王室传达旨意。


国王与军方有长期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军队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听命于国王的,每次政变最后国王的态度都决定了最终走向。但是,已故国王的哥哥是被军方刺杀的,所以,听命于国王不过是彼此照顾面子和大局。


泰国的军队有几十年军事独裁的基础,有枪杆子有钱,实力也很雄厚。泰国军队有自己的银行,叫TMB,还有很多土地跟产业,军房选择跟国王结盟是有道理的,军队有枪但没有威望,国王有威望没有法律上的实权,两者合作是最佳的选择。


泰国的民选政府是泰国的第三大势力,他们有钱、有民意基础,而且现在民主化的浪潮下,民选政府有天然的合法性,这是国王跟军队不具有的。所以现在泰国基本上是三足鼎立,相互制约,政府上台,群众上街,军队政变,然后国王给予默许或反对。泰国政治什么时候能改变,得看什么时候打破这种均势,但到时候是稳定还是更乱就难说了。


现任泰国枢密院院长,96岁高龄的前摄政王炳·廷素拉暖将军曾任第16任泰国总理,被认为是已故泰国国王拉玛八世普密蓬·阿杜德的重要亲信。


炳·廷素拉暖将军就任枢密院院长


炳·廷素拉暖1941年从朱拉隆功皇家军事学校毕业,毕业后一直在军队服役,因为与泰王结盟,后加入泰国枢密院。据传,炳·廷素拉暖授意军方在2006年发动政变推翻了民选的他信·西那瓦政府。


国王、民选政府、军阀,三股势力不断在『维护国王』的大义名分而展开,以至于正常的政治活动已经变得不再可能,结果导致今天正是枢密院掌握着真正的实权,九十六岁的枢密院院长——炳·廷素拉暖才是真正的权倾朝野。


泰国的一切,像极了日本二战前的政治格局。日本天皇身边的枢密院议长,后来的首相——山县有朋主导了长州藩军阀崛起,推动了日本陆军的壮大,甚至连裕仁天皇的婚姻也是一手操办。


只是幸好泰国人懒,而且是佛教国家,工业实力也弱,新任的泰王更是一个非常不成器的纨绔子弟,佛教国家的民众包容着孱弱多病的政治体制向前运行,泰国并没有走向军事强国的道路。


三、中泰合流:中日墙头草与属国命运


泰国未来会怎样? 不好说,但是最坏的时候已经过去了,未来,最大的可能性是重新成为中国的『属国』。


1985年至1995年间,泰国的经济发展是世界上最快的。那时,日本的制造业生产力已经趋于饱和,走出去才是出路,泰国承接了大量的日本产业转移,赚的盆满钵满。


同时,日元升值,有利于日本企业去海外并购、迅速扩张。再加上美国也愿意拉自己一把——主动扶持半导体、汽车等高科技产业,于是日本也就从了大哥,搞起了『一带一路』,努力对外投资。


日本当时主要投资对象是『四小龙』(中国香港、新加坡、韩国和中国台湾)、『四小虎』(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和中国大陆。


日本对外投资的记录


随着1992年日本地产熄火,日本工商业开始从泰国撤回资金,1994年中国补刀,1997年泰国的货币危机引发了亚洲经济危机,泰铢对美元的比值从26:1降到56:1,暴贬50%以上,1998年国民经济下降了10%,直到 1999年开始泰国经济开始得到恢复,其主要动力是出口及旅游业,至于工业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恢复。


泰国在现代工业建设中的受挫,失去了与中国竞争的基础,这导致大量泰国平民无法通过从事工业生产而获得财富,只能继续从事传统农业,收入相当微薄。 这也就是为什么泰国大部分物价都极为便宜,度假成本极低。


但是矛盾的是,一方面泰国相对贫穷,另一方面,泰国极为开放,是全球最重要的旅游国家,通过商业和旅游业,成就了一批富裕阶级。


少数统治者、部分中产阶级、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平民和农民,构成了民选政府的主要票仓构成。这就导致了农民阶级有自身的诉求,希望内部重分利益,而统治阶级又没有办法让农民们做大蛋糕,(因为工业孱弱无法与中国竞争),赢得民心。


无奈之下,统治阶级只能采用军事政变的方式,将民意选举出来的政府更换掉。短期内,泰国可以实行军管。但军管本身就是一种强权政治,如果军管长期持续,政府与农民,甚至政府内部各派系之间的冲突将愈演愈烈,在缺乏民主政体作为缓冲的情况下,这种冲突必然会将国家引入内战。


只是,一旦回复到民选,受农民支持的政治势力又会通过选举上台,迫使有产阶级再以军事政变镇压。这一波又一波的选举与政变绵绵不休,最终导致了泰国政局的恶性循环。


无法做大的经济蛋糕,严重的贫富不均,无法推动的政治死结,让经济结构持续不健康。于此同时,矛盾的收入结构,宽容的佛教文化,印度教的性崇拜和笑贫不笑娼的价值观,混合在泰国文化中,从而形成了亚洲性都——芭提雅和独特的人妖文化。


但时至今日,如果做大蛋糕变的可行,那一切矛盾都引刃而解:以前绝无可能,因为需要与中国在工业层面竞争,但展望将来,却又一丝希望,而这个希望的赋予者不是别人,正是中国的一带一路。



泰国这些年的混乱,美国日本都是罪魁祸首,都割了泰国的韭菜,但中国也是难辞其咎,外汇市场也是捅了泰国一刀,而且,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其高速发展的工业体系又将泰国的制造业吸入怀中,致使其丧失了赖以复兴的工业基础。可以说,泰国混到今天,多拜中美两国所赐。


如今,随着中国发展,也到了需要产业转移的时点上,人民币需要国际化,低端产业需要转移,一带一路需要外部盟友,泰国有了重建制造业的机会,中国的民间资本也在纷纷投向泰国。


除了产业转移,更重要的还有中国资本的输出,来自中国的贷款,以及高铁等重大工程项目,能极大改善其国家的基础设施条件,创造经济价值、提振其国家的竞争能力;而中国每年数以百万计的观光客,不仅带来了巨额的外汇,也提供了大量相对高收入的就业岗位,有利于其民生的改善。


总而言之,对泰国而言,在当今世界的主要经济体中,中国与其地缘关系最为紧密,经济上的带动作用相应也是最为明显;而在中国的地缘战略布局中,泰国的地位至关重要,故中国也具备扶持泰国的动机。


在中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情况下,泰国要想发展经济,增强国力,与中国合作无疑是最佳道路,而且,只能与中国经济深度融合,几乎别无选择。


作者:筹码君;来源:筹码(Chouma2016)


新媒体运营编辑 史晗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ID:finance_ifeng)

联系邮箱:finance_ifeng@163.com

喜欢此文,欢迎转发和点赞支持财经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