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周剑:中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全景图(2009~2019)(附PPT)

周剑 先进制造业 2022-04-11

先进制造业AMdaily

“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国家战略的实践者和推动者

会展 | 网站 | 微信 | 沙龙 | 咨询

近日,在2019数字化转型之路研讨会暨数字化企业研习社成立大会上,两化融合服务联盟秘书长周剑先生分享了“中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全景图”主题演讲,以下为演讲PPT及分享观点实录,供大家学习交流。

  • 来源:数字化企业研习社


周剑:中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全景图(2009~2019)(附PPT)



数字孪生系统和智能供应链不是从技术层面,更多是从为企业创造价值,为企业转型找到新价值模式层面发挥现实作用,最终实现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胜利大会师。

——中国两化融合服务联盟秘书长 周剑

《中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全景(2009~2019)》

十年前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战略部署,但是“两化融合”是一个很新的概念,是关于工业化和信息化两个历史进程的融合发展,在工信部的指导和推动下,我们先做了一个评估工作,围绕怎样从工业时代转型到信息时代这样一个规律的转变,形成了一套理论架构和方法体系,大致是按照从企业局部到整体,再到跨企业协同这样一个难度逐级跃升的逻辑,去探讨在工业化和信息化两个时代相关的技术产业理论方法融合方面的关注点和基本规律。

经过十年的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在全国31个省市都进行了覆盖,目前我们已经积累了13万家企业的数据。中国的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40万家左右,现在我们大致有三分之一企业的数据。我们也做了行业分布,规模分布和区域分布的对比,发现我们的样本数量跟全国的规模以上企业的行业分布、区域分布和规模分布大致是相当的,所以有一定的代表性。基于这些数据,我们有几个大的总体判断:



第一个是企业推动内部有效的综合集成,将是实现信息化价值成效提升的一个关键点。信息化成效与信息化水平阶段不是一个线性关系,但只要越过综合集成这个临界点,价值成效能够实现爆发式增长。十年前,“两化融合”总体水平不到50分,经过过去差不多十年的增长,现在企业“两化”的水平增长了20%左右,我们的数据将不同阶段的两化融合的企业的绩效产出进行了分析,属于高级发展阶段的这些企业,它的投入大概增长20%左右,它的绩效增长会达到40%左右。所以说它的成效明显有一个飞跃,像轻工、电子等等这些行业,它的竞争力,劳动生产力的提升是明显呈加速度上扬的态势。



第二个是企业数字化转型区域间发展不均衡性的发展,呈现新动向。这两年出现特别有意思的现象,虽然发展现状仍然是东高西低,但是西部增长的加速度,处在第一梯队的省市占到60%,不管是数字化联网率,底层的数字化改造还是上云上平台的增长速度,西部都更快一些。 



第三是不同行业数字化转型的重点路径是非常不一样。我们提出了一个智能制造就绪度,在原材料行业里面大型钢铁行业的就绪度高达19.9%,明显高于5%左右的平均水平。装备制造行业,这类钢铁行业核心做的是智能生产体系,它以生产管控为核心。装备里面的机械行业,它的智能服务,产品的智能化、服务化转型,这个方面也是遥遥领先于其他行业,达到了23%。家电行业,它重新定义新的供给,开始个性化定制的比例达到9.5%,这是远远高于其他行业的平均水平。所以从这个角度看,似乎我们回到刚才李院士谈到的话题——我们的转型不是技术问题也不仅是管理问题,不只是商业交换的问题,也不仅是商业模式的问题,他有可能是一种新的价值模式的问题,是要重新定义一个价值体系和产业结构这种价值关系逻辑,因此,所有的行业他的起点、终点、路径都可能是不一样的。



第四个是云平台正在成为一个重要的催生新模式新业态的切入点。现在的云化不止是原来的计算存储上云,云化里面现在有两个重要的价值点。第一个是倒逼企业加速内部综合集成,第二个是推动跨企业协同共享去催生一些社会化资源配置的新模式新业态。



第五个是产品的智能化。在如今的新模式、新业态里面,产品的智能化是一个必要的前提,是有数据支持的。从个性化定制,到网络化协同制造,再到在线运维,基于大数据的分析等等,大家都认为自己在创新,但你深挖到一些领域和细节,就会发现只有极少数的企业做得比较深入和有实效,而这些企业都不得不不断夯实产品智能化的基础。


如今,中国制造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依然面临诸多挑战:



第一个是数字化转型亟需突破设备终端全面连接的瓶颈。现在的设备数字化率大概为47%,这些数字化设备里面它的联网率只有40%,乘起来不到20%,而且即便是有了底层的联网,向上打通的也就20%左右,我们想要真正实现转型,底层OT跟IT的融合仍然是极其核心的基础性问题。



第二个是企业内部业务全面集成管控水平不高,跨企业协同难度大。企业的综合集成管控水平比较低,内部的管控都难以一体化,就很难有效上云,或即使上云以后,也无法进行资源综合优化配置。很多云平台的作用挖掘不出来,这个方面是值得我们考虑的,集成管控难的核心问题不是技术问题,而是价值的博弈,是组织职责的博弈等等。



第三方面是工业技术软件化能力不足,工业APP供给能力亟待提升。我们现在看到只有百分之十几的企业工业软件总体应用比较好,其他的虽然ERP等工业软件应用比例比较高,但这些工业软件对企业的综合效益并不那么明显。更重要的是,我们过去的生产技术,跟我们的数据科学之间怎么样融合,怎么转化为可以快速迭代、柔性共享的工业APP。现在谈工业互联网是姓“工”还是姓“互”,但相信大家会走不同的路,条条大路通罗马,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在每个点上,大家都有不同的侧重,但整体水平都不高。



最后展望一下未来。第一个,随着从底向上的数字孪生系统的不断成熟,从单元技术级到设备级,到产线级,到车间和工厂级,数字孪生系统将成为实现“融合发展”的一个比较现实的路径。



第二个是智能供应链,它会发挥从上往下倒逼带动需求的作用。数字孪生系统和智能供应链不是从技术层面,更多的是从为企业创造价值,为企业转型,为企业找到新的价值模式层面,发挥现实作用。从这两个抓手出发,两个方向同时发力,相向而行,最后终将实现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胜利大会师。


推荐阅读

·建设智能工厂的十个路径方向

·潘云鹤院士:经济向智能化转型的若干模式

·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原司长张相木谈“先进制造业与智能制造”

·中国工程院:中国智能制造的发展路径

·他山之石:国外大型制造企业数字转型典型实践

·中国制造业企业数字化实践白皮书

·德国“高科技战略2025”内容概要

·工信部原副部长:我让材料司调研了31个省的制造业以后,大吃一惊!


我们关注

先进制造技术专题

智能制造  人工智能  工业互联网  工业大数据

智能装备  工业软件  AR/VR技术  产业投融资

行业典型应用案例

汽车汽配  机械装备  航空装备  电子信息  船舶海工  轻工家电

先进制造业百人谈

政府领导  院士专家  行业学者  企业CEO/CTO/CIO/CMO

欢迎各制造业领域试点示范及技术领先企业相关负责人,踊跃投稿分享最IN技术应用案例~

声明

来源:数字化企业研习社,先进制造业公众号(ID:amdaily)推荐阅读,转载请注明,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或做相关处理!本文编辑:微明


温馨提示:

《先进制造业》全媒体读者及广告合作推广联络邮箱:amdaily@wintimechina.com,电话:021-51757717;欢迎各界人士投稿,与行业专家朋友共分享。


微信号:amdaily

更多资讯尽在《先进制造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