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邬贺铨院士 | 6G的十点思考(附报告PPT)

先进制造业·导读

在3月23日举办的全球6G技术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未来移动通信论坛理事长邬贺铨发表演讲,阐述了对6G研究的十点思考。

邬贺铨 | WuHequan中国工程院院士、未来移动通信论坛理事长,光纤传送网与宽带信息网专家



邬贺铨

对6G研究的十点思考


一、超宽带不是6G的亮点。二、元宇宙难成为6G的支点。三、超宽带与减碳之间要找平衡点。四、行业应用是6G研究的重点。五、人工智能在6G应用的落脚点。六、低频段挖潜应该是6G研究的着力点。七、星地融合的难点。八、空天地海通信一体化是6G的一个卖点。九、低成本的智简网络是6G研究的痛点。十、创新是6G研究的基点。邬贺铨院士在全球6G技术大会上做主旨演讲

以下为详细内容。


随着5G商用的大规模部署,全球业界已开启对下一代移动通信(6G)的探索研究。但目前6G移动通信处于孕育的初期,愿景需求尚未确定,关键技术未形成产业界共识,相关研究正处在百家争鸣的阶段。邬贺铨认为,目前对6G研究存在十大关键问题。


第一,超宽带并非6G的亮点,频谱效率更值得研究。


邬贺铨指出,从2G到5G,每一代移动通信都以带宽扩展为目标,当前5G的平均下载速率已经达到100Mbps/s,峰值速率也有望突破1Gbps/s。但目前5G的高带宽内容发展相对滞后的,终端的计算能力和生成VR/AR节目的门槛,也制约了高带宽用户产生内容(UGC)的出现,现在5G还难以复制4G时代短视频的场景。6G是否需要继续追求纯粹的速率扩展,仍然存疑。


第二,元宇宙难成6G的支点。


元宇宙是将人类想象延伸出的虚拟空间加载到现实空间,主要面向沉浸式文旅、高体验游戏、感官互动等消费应用,未来还可拓展出数字创意设计、开发平台、虚拟办公空间等产业应用。


“元宇宙需要6G,但6G需要元宇宙吗?”在邬贺铨看来,“元宇宙”是一个商业符号,是虚拟空间的技术,需要6G的大带宽、低时延,但是目前提出的元宇宙商业模式,相对于社交媒体和AR/VR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而且只是小众的市场,并非6G的刚需。


第三,超宽带与减碳之间要找到平衡点。


邬贺铨指出,双碳是6G研究的难点。目前碳排放的压力越来越大,对信息通信业的碳排放更多关注数据中心,事实上通信网络与用户设备才是未来的碳排放的重点,预计到2030年,全球信息技术自身的碳排放中,数据中心只占28.8%,而端用户设备占47.2%,网络设备占24%。6G的频段更高,蜂窝更密,网络能耗比5G更大,因此更需要有明确的能效指标。


他还强调,从6G开始移动通信换代的主要驱动力要从信道带宽转向能效,在超宽带和减碳之间找出平衡点。天地通信融合的目标,抬高了6G系统的复杂性,增加了6G减碳的难度,所以减碳需要从6G网络体系架构的创新入手。


第四,面向行业的应用将是6G研究的重点。


邬贺铨认为,5G并没有针对To B的应用做重点的研究,而是将5G To C的系统架构和设备直接搬到5G To B,这样既不科学也不合理。6G因为频率高和带宽大,基站能够下沉到车间,中小企业都有可能在生产现场部署基站,所以To B的工业互联网应该成为6G的研究重点,需要更重视低时延和确定性的要求,在架构和管理上提出创新的方案。


第五,找准AI在6G应用的落脚点。


邬贺铨表示,5G时代AI主要用在运维管理方面,但只是在原有系统上外加功能,6G希望是原生AI应用,应聚焦在如何利用AI分析信道特性实现干扰消除、优化能效和核心网对业务的智能化适应上。建议主攻重点L1-L3层级控制面而非应用层。


第六,低频段挖潜应该是6G研究的着力点。


“6G全频段接入是伪命题,既不现实也不合理,频段太多将抬高成本。”邬贺铨认为,Sub 6GHz或者毫米波的低段应作为6G频谱的主攻方向。毫米波的高频段可考虑室内应用,6G也需要调整现有频谱分配格局,考虑与卫星通信频谱兼容。


第七,星地融合的难点。


邬贺铨指出,在地球表面移动通信的面积覆盖率仅有6%左右,近94%的面积还没有覆盖,但这94%的面积只占6%的人口,用传统的移动通信技术去覆盖显然是不经济的。将天基互联网融合到地面移动通信系统,是低成本广覆盖的解决方案,但天基互联网仍面临时延、覆盖半径、多普勒频移、高运动速度等多方面的挑战,地面移动通信网络也需要相应增强。


第八,空天地海通信一体化是6G的一个卖点。


在邬贺铨看来,空天地海通信一体化通信没有实现并非因为6G尚未出现,主要还是因为低轨卫星未形成全球覆盖。随着6G网络的不断推进,空天地海通信的一体化的需求将会走高,不过全球还没有面向地面移动网和非地面移动网融合的运营商,6G的运营商无法指望靠这些应用来支撑收入,可以说空天地海是6G的卖点,但绝对不是6G的热点。


第九,低成本的智简网络是6G研究的痛点。


从1G到5G,移动通信系统的复杂性不断升级,抵消了技术进步带来的成本下降。由于成本居高不下,在5G时代,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只好走联合建网之路。而6G不仅业务类型多而且管理更复杂,卫星轨道频率资源有限,不能让每个运营商都建立各自的天基互联网。


因此,邬贺铨表示,未来星地融合的移动通信网络,可能需要跨运营商来完成资源调度。以架构简单、运维方便、云网协同、智能开放、安全可靠和低成本为目标的智简网络,是网络技术创新的方向。但网络体系的创新比空口技术还要难,因为要跟现网兼容是个很大的挑战。


第十,创新是6G研究的基点。


邬贺铨指出,5G将早年的理论借助集成电路的技术进步实现了工程化,可是6G需要从基础理论做起。而且6G已经成为国家战略竞争的高地,但目前仍缺乏创新性的技术积累,需要下决心做长期的颠覆性的原创技术研究,而不是急于跟国外抢进度,脱离市场需要。


同时,邬贺铨强调,还要铸牢5G的基础,5G是6G的基础,推动我国5G网络及其应用的成功是6G研究的动力,需要从5G的应用挖掘市场,一些的技术也可以提前用到5G来检验。

附:邬贺铨院士报告PPT(“太空与网络”整理自演讲视频)


相关阅读


6G长啥样?重磅白皮书描绘八大业务应用、十大潜在关键技术

最新!赛迪智库发布《6G全球进展与发展展望白皮书》

中国联通发布《6G白皮书》(附下载)





声明

本文综合转载自C114通信网、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先进制造业公众号推荐阅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但因转载众多,无法确认真正原始作者,故仅标明转载来源。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本文编辑:微明

商务合作:13386409839(同微信)

投稿邮箱:lilyzhang@wintimechina.com


微信号:amdaily

长按识别二维码即可关注

好文!必须点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