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地方工信的非凡十年·广东篇丨坚持“制造业立省”着力振兴实体经济,广东奋力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

先进制造业·导读

为全面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地方工信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宣传中心策划推出“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地方工信的非凡十年”发展成就巡礼重大主题报道。


本期聚焦:地方工信的非凡十年·广东篇丨坚持“制造业立省”着力振兴实体经济,广东奋力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论述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旗帜鲜明地提出“制造业立省”,大力实施制造业“强核、立柱、强链、优化布局、品质、培土”六大工程,构建起以“制造业十九条”为核心的现代产业体系政策主框架,加快培育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着力振兴实体经济,初步形成了国内领先、具备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夯实现代产业体系根基

这十年,广东经济整体规模、综合实力全国领先,数字经济发展指数、智能化发展水平等多项具体指标均居全国第一


2021年,广东制造业增加值达4.15万亿元,自1996年起连续26年保持全国制造业第一大省地位。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29.9%,比2012年提高5.8个百分点。制造业企业实力雄厚,形成具有国际竞争的优质企业群,年营业收入超千亿元、百亿元的制造业企业分别达12家、136家,进入世界500强制造业企业8家;同时,拥有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8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67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70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营业收入、利润等主要指标总量均居全国第一。









培育发展战略性产业集群,挺起现代产业体系脊梁

这十年,广东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近四成


重点发展的十大战略性产业集群已有新一代电子信息、绿色石化、智能家电、先进材料、现代轻工纺织、软件与信息服务、现代农业与食品7个集群产值超万亿元,汽车、智能手机、4K电视等160余种工业产品产量居全国第一,家电、电子信息等部分领域形成一批世界级“拳头”产品。


重点培育的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增长,近5年年均增长13.4%,集成电路设计、高端装备、区块链与量子信息、前沿新材料、数字创意、节能环保等领域具有全国竞争优势。其中,实施“广东强芯”工程,开创性提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四梁八柱”,打造中国集成电路第三极取得重大进展。2021年全省工业机器人产量12.44万台(套),同比增长56.5%,高出全国增速11.6个百分点,占全国产量34.0%,连续两年保持产量全国第一。









强化创新驱动,增强现代产业体系战略支撑

广东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五年位居全国第一,基本达到创新型国家和地区水平


2021年,全省研发经费支出超38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14%。企业在自主创新领域走在全国前列,近90%的科研机构、科研人员、研发经费、发明专利均属于或源于企业。营业收入5亿元以上的工业企业基本设立研发机构。全省建有3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33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累计培育56家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200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知识产权综合发展指数连续9年位居全国第一,发明专利有效量和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分别连续12年和20年位居全国第一。重大装备研制取得新突破,“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天鲸号”超大绞吸挖泥船等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加强“一核一带一区”建设,优化现代产业体系空间布局

这十年,广州、深圳“双核联动”,珠三角东西两岸融合联通发展态势日渐显现,珠江东岸电子信息产业蓬勃发展,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加速崛起


现代化的沿海产业带逐步成型,以湛江为核心的粤西地区集聚湛江钢铁、中科炼化、巴斯夫等龙头企业,逐步成为重大产业的主战场;以汕头为核心的粤东地区逐步形成千亿级的新一代电子信息、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北部生态发展区产业绿色转型加快发展,在云浮形成基础好、集聚度高的氢能产业。在珠海、汕头、佛山、中山、江门、湛江、肇庆等地市布局建设大型产业集聚区,聚焦战略性产业集群培育认定首批19个省级特色产业园;推动162个省级以上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园区实现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到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近6成,成为产业发展重要载体和引擎。









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动现代产业体系绿色发展

这十年,广东逐步构建全产业链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制造体系


广东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241家、绿色设计产品871种、绿色工业园区10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41家,绿色制造示范数量居全国首位。累计推动134家园区开展循环化改造,列入国家开发区目录的省级以上工业园区开展循环化改造比例超80%,“十三五”时期超额完成国家规划下达的目标任务。深入挖掘“两高”行业节能潜力,持续开展重点行业能效对标,全省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仅为全国工业能耗强度的一半。广东成为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试点省份,建设1467个回收服务网点,实现21个地级以上市全覆盖;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企业8家,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着力优化营商环境,畅通现代产业体系内外循环

这十年,广东在用地保障、人才供给、金融支持、“放管服”改革等方面狠下功夫,持续优化制造业发展环境


广东在全国首创“划定工业用地保护红线和产业保护区块”,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总量均居全国前列,制造业境内上市企业数量、首发募集资金总额均居全国第一;相继制定出台“实体经济十条”“民营经济十条”“中小企业26条”“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32条”“助企25条”等惠企政策,有效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在全国率先出台数字经济促进条例、公共数据管理办法,数字政府改革建设扎实推进,省级政府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排名跃居全国第一。广交会、高交会、海丝博览会、中博会等品牌展会全球影响力显著提升,广泛开展广货网上行、广货全球行,推动重点行业企业“走出去”扩充产能和市场。2021年全省外贸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21.1%,连续36年规模稳居全国第一;出口连续5年保持增长,出口总额占全国出口总额的23.2%。湛江巴斯夫、惠州埃克森美孚等一批投资百亿美元的外资高端制造业项目落户广东。


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已经开启。广东将深入落实“1+1+9”工作部署,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效应”,扎实推进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以及广州南沙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强化广州、深圳“双核联动”,坚持制造业立省不动摇,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深化实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六大工程”,加快实现从制造大省到制造强省的历史性跨越,建成具备强大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广东打造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努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


相关阅读


智造中国丨广东站:这一工厂,全球规模最大!广东正在“智造”一个大计划→

地方工信的非凡十年·湖南篇丨迈向制造强省,十年来“湖南制造”一路开新局

地方工信的非凡十年·河北篇丨奋发进取建设“制造强省”,“冀”往开来书写时代新篇





声明

:工信部,先进制造业公众号推荐阅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但因转载众多,无法确认真正原始作者,故仅标明转载来源。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本文编辑:微明

投稿及商务合作:13386409839(同微信)


微信号:amdaily

长按识别二维码即可关注

好文!必须点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