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这就是“江门速度”!
目前,疫情防控工作还不能松懈,
防护用品更是医护人员战斗的“盔甲”
也是目前战“疫”一线急需的物资
在江门,有爱心企业
捐赠4000件防护服隔离衣,
以行动助力疫情防控工作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江门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疫情防控指挥部的工作部署,全员动员,迅速行动,积极投身全市抗击肺炎疫情阻击战,围绕重点企业转产复产工作,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主动担当,牵头负责宏健公司重点企业转产复工取得了显著效果,为全市疫情防控物资保障工作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许晓雄(右一)向宏健公司总经理李东颁发感谢状
2月1日启动转产工作,2月6日生产出第一件产品,目前日均产量稳定在1000件以上,从启动转产到生产出成品,宏健公司的华丽转身仅仅用了5天,这一“江门速度”不仅填补了江门市医用防护服生产领域的空白,更展现了疫情发生以来,江门社会各界的主动担当。
市政协副主席、市卫健局局长周津明(左一)向宏健公司总经理李东颁发捐赠支票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场艰难的防疫物资消耗战,口罩、防护服等重要防疫物资是保障疫情防控的另一条“生命线”。
春节期间,江门口罩生产企业已经加班加点,抓紧投入生产;而在医用防护服的生产领域,江门曾经是空白——因为没有一家相关的生产企业。怎么办?想方设法迎难而上。新建时间来不及,有关方面想到了从现有的企业转型的办法。
江门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林应武调研指导企业疫情防控物资生产时强调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加大工作力度,全面落实扶持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企业复产、扩产、转产的各项政策措施,帮助企业及时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用工、资金、场地、报批等困难和问题,推动我市疫情防控物资生产能力得到不断释放。同时,要做好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企业产品的采购、收储工作,引导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解决企业未来发展的后顾之忧。
江门市市长刘毅也实地到宏健公司调研指导企业转产工作,对企业提出的困难如何解决现场做了安排,要求各有关部门对重点企业要继续实行驻厂办公等措施,一对一研究解决防控物资生产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确保企业生产条件配备充足、产能充分释放。
号角声声战鼓急。全市各级各部门迅速落实,勇于担当、积极作为,只要有任务需要,都义不容辞担起责任,排除万难,全力以赴全市防护服极度紧缺的被动局面。
宏健公司原是一家生产手术用引流管、给药器的生产厂家,具备生产二类医疗用品生产资质。1月底,江门市发展改革局在摸查发掘医用防护衣生产资源时与企业负责人取得联系。当了解到该公司具备生产医用防护衣的无菌洁净生产车间及有关灭菌、检验设备后,江门市发展改革局积极动员其转产防护服。
“2月1日,我们决定响应政府号召,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在疫情期间紧急转产防护服。” 宏健公司总经理李东说。
随后,车间调整、设备和原料购置、工人招募等一系列工作迅速全面铺开。2月3日,完成350平方米无菌车间准备;2月4日,首批设备和约10名工人到达;2月5日上午,生产所需的平台、热封胶机、锁边机、裁切机等全套设备及热封胶带、拉链等原材料全部到位;2月5日下午,电气改造、设备安装,材料上架;2月5日晚,正式开工试产;2月6日生产出第一件防护服。
从启动转产到生产出第一件产品,仅仅用了5天。2月10日,企业继续增加隔离衣生产线, 2月15日开始投产隔离衣。
没有生产资质、没有生产设备、没有生产原料、没有生产工人……宏健公司转产防护服过程中需要解决诸多问题,克服困难重重。
为进一步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疫情发生以后,在江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下,物资保障组会同各市(区)充分发挥江门市工业基础扎实、产业门类齐全的优势,春节前就第一时间组织全市防疫物资生产企业复工复产,积极挖潜增效,从全产业链角度帮助企业纾困解难。
江门市迅速成立由市市场监管局、市发改局、市国资委、市工信局等部门39个工作专班, 实行“一名责任领导,一个工作专班,一份任务清单,一抓到底落实”的“四个一”驻厂专班管理,积极构建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期间物资生产小组成员单位间的联动协作、驻厂专班与物资统筹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做好企业与物资生产小组间的桥梁。
专班直接参与公司生产运作,落实一日两报制度,及时反馈企业生产信息、协调解决企业生产困难问题,协助企业争分夺秒排产、加班加点生产。企业每天生产12至14小时,生产人员实行两班倒,人歇机器不歇,开足马力满负荷生产。
为更好帮助企业,江门市发展改革局发挥牵头部门和综合协调作用,积极协调相关部门,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一一协助解决。在原材料和设备保障方面,物资保障组生产专责小组积极推进铁金刚、盈通、恒通等设备、原材料生产企业复产,帮助宏健公司落实生产设备和生产原材料供应。
在资金保障方面,市财政部局协调农商行紧急向企业授信100万元(首期50万元)物资保障组采购专责小组安排预付款30万元用于企业生产,有力保障了企业转产资金需求;在资质许可方面,市市场监管局密切关注设备到位情况,在5日设备全部到位的当天立即为企业办理了医药生产备案证。
在人力资源保障方面,市卫生健康局迅速联系了江海区人民医院,为企业新招聘工人开通了体验绿色通道。在生产车间改造、设备安装方面,江门供电局全力支持,江门供电局江海所派出14名人员,完成了生产车间电气改造工程。
针对企业紧急进货的一批拉链仍为半成品的情况,团市委领导带领,10名党员义工于6日、7日帮助企业完成了1万条拉链的裁剪和链头组装工作。针对企业员工防护物资紧缺的情况,物资保障组迅速调拨了1000个口罩和3台手持式测仪。
江海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亲自部署,区属部门全力配合市推进宏健公司转产,并加强了宏健公司的安全、消防保障工作,为企业创造了“宁静”的生产环境。
“由于是转产,我们的工人全部是新招聘的,技术和工艺也都在生产过程中不断摸索和改进,一开始,我们产能和品质都不是很稳定。”李东坦言,如果没有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企业实现迅速转产是“天方夜谭”。
2月19日,在全市防护服库存不足千件的情况下,江门市紧急从宏健公司采购了一批未经灭菌解析的防护服,送中心医院等医疗机构采用小规模灭菌、真空解析的方式,缓解防护服紧张的局面。
从最初的日产百件、逐步提高产能,目前,宏健公司稳定日产能已经达到1000件以上,且品质符合国家最高标准,完全可以满足全市防护服需求,江门市一线医护人员再也不需要为了节约防护服资源而“节衣缩食”了。此外,江门市防护服的产能已经可以支援全省、全国疫情防控物资保障工作。
全面支援
“江门制造”展现“江门担当”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江门市一批企业提早复工、复产、转产、扩产,开足马力加快生产口罩、防护服相关生产设备及原材料、消杀用品等紧缺防疫物资,一批批“江门制造”产品源源不断驰援各地,为抗疫贡献了江门力量。
据统计,在省下达的十八批次疫情防控重点物资生产及配套企业复工复产名单中,江门市企业共有45家(部分已提前紧急复工的企业不在名单中),产品类型遍及口罩、口罩机、防护服、消毒液、 测温仪、救护车、呼吸机、汽车设备等多个领域;在各防疫物资的生产环节,从小至一根口罩的松紧带,到大至整辆医疗救护车,江门市都有企业参与其中。
截至3月3日,江门市铁金刚、盈丰智能、弘腾机电、业伟成机械等8家压条机生产企业,盈通新材料、多快好省、信比达等5家胶条生产企业共向湖北、河南、北京、山东等地区累计提供防护服压条机1085台,防护服胶条1.8亿米。
为此,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医疗物资保障组)更是发出感谢信,对江门市政府、市工信局、蓬江区科工商务局、江海区经促局和盈丰智能装备有限公司、铁金刚机械有限公司、弘腾机电有限公司、业伟成机械厂等作出重要贡献的政府部门和(防护服)压条机生产企业,给予了高度“点赞”。广东省获此殊荣的地级市仅3个,企业仅8家。
“江门制造”的亮眼表现,离不开我市制造业的深厚基础和坚实底蕴。“我们生产的设备、原料在江门都能找到,这给我们快速转产也提供了最重要的支撑。”李东说。
的确,江门是广东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具有雄厚的产业基础优势。在完善的产业体系、齐全的行业门类、规模的产业集聚支撑下,江门市才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提升防疫物资生产供应能力,为全国提供大量“江门制造”防疫产品,既保障了全市疫情防控工作的顺利开展,又为全省、全国疫情防控物资供应作出贡献。
来源:南方+、江门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