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2018-05-23

 

我,一株毫不起眼的秸秆

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

在农民伯伯的呵护下

我茁壮成长

哺育出了玉米、水稻、高粱......

 

我,一株与众不同的秸秆

在人类的帮助下

在技术的转化下

我变废为宝

被加工成了清洁能源、“营养餐”、炭基肥料......


接下来

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我的前世今生

看我是如何变废为宝、华丽转身的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x1340qyllrs&width=500&height=375&auto=0

前世成为“烫手山芋”视为“雾霾帮凶”

随着人们用上了清洁、高效的能源和各样加工后的饲料,我们秸秆原本的价值逐渐丧失,变得“没用”了,出现了“不烧,种不了田,运走,费不少钱”的尴尬境地,一时之间成了“烫手的山芋”。

 

在兴安盟,我们农作物废弃秸秆的家庭特别大,有1500余万吨,仅玉米秸秆能达到1200万吨。每到秋收季节,我们就被“焚尸”野外,产生的大量烟雾,因而我们也被指责成为雾霾“帮凶”。

 


幸好,近年来我们是可再生资源的观念得到认同,人们也看到了我们的价值和商机,并算出了一笔转化利用帐:如果每年将兴安盟1000多万亩的秸秆全部转化,按照每亩地获利100元算,就能转化出10个亿的产值。这笔经济帐,让秸秆资源丰富的兴安盟,更加深刻认识到我们是是“被错放位置的资源”。



随着这两年,兴安盟先后引进北京中农绿能、北京三聚环保、内蒙古一方等多家大型企业,不断加大对我们这个族群的综合利用力度,我们被加工转化成为了炙手可热的清洁能源和牲畜的“营养餐”,甚至还成为了有机肥料和新型材料,加工成秸秆颗粒的我们身价飙升,每吨被卖到了550元到650元。

今生捧为“宝贝疙瘩视为“市场新宠”

作为兴安大地上炙手可热的新兴肥料,我永远不会忘记我的恩人们:兴安盟引入的中国碳化技术龙头企业“三聚环保”科右前旗成立的爱放牧生物质新材料有限公司,是他们把我从枯枯黄黄不起眼的秸秆,变成饲料、基料、肥料、原料、燃料。


尤其是生物质炭基肥,不仅能补充植物所需的碳元素,改善土壤的团粒结构,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还有驱虫防虫、提高农产品品质等一系列功能。用我做的肥料,每亩能给农民增收50到100元。



除此以外,贫困户还可以用自家的秸秆颗粒兑换生物质炭基肥,比如今年春耕期间,通过“百村千户—秸秆换炭肥”专项行动,爱放牧集团已和32个村签约,带动了584户贫困户。因而我们秸秆还为兴安盟经济发展尤其是扶贫工作带来巨大的推动作用。



哦,对了!我的好兄弟,同样是农业废弃物的玉米芯,据说现在也实现了自己的价值。通过生物转化分离提取,变成了木糖、L-阿拉伯糖等新资源食品。今年秋天,蒙糖(内蒙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即将在科右前旗建成投产,在那里他也一定会大有作为的。


听说今后兴安盟将主要把我们向燃料化、肥料化、饲料化三个方向利用,争取到2020年将我的家乡打造成国家级秸秆产业化示范区。


我相信很快,我们秸秆家族就会摘掉困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老大难”的帽子,成为现代农业绿色发展过程中新的经济增长点。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相恒义 蔡冬梅 胡日查 高敏娜 于涛 宁佳欢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编辑:董柏杰

校对:包小婷

声明: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