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看完它!他说这才是教师该有的学术精神!
▌编者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榜样在身边,学身边榜样!近期,浙江工业大学官微将陆续推出“身边榜样”系列推文,往期回顾见文末链接。党员教师榜样王家德在《论高校教师的学术精神》中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论高校教师的学术精神
王家德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高校教师不仅担负着培养国家人才的使命,同时还要完成大量的学术研究,某种程度上揭示未知科学问题。学术意味着知识和真理的探索、创造和传播,这也是大学区别于其他组织的本质特点。
然而,放眼当今的物质化校园社会,很多人把学术作为谋生、逐利、扬名的职业手段,追热点、求速成、重功利,不愿意潜下心来做大事、做难事,这些思想都背离了学术研究的探求真知的初心,不利于取得真正的成就。法国大作家莫泊桑说过,“人只要走上学术的道路,那真是一条不寻常的路”。学术研究源于兴趣,又是公共的和时代的,这就注定从事学术研究不仅需要科技知识,更需要强大的精神动力。
学术研究以遵循客观规律为前提,实事求是,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才能成为促进自然和社会发展的动力。学术研究提倡新颖、独特,但新颖、独特是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进行的,质疑也要有事实和思考的根据。受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政治影响,人们过多注重人际关系、轻视科技,忽视科学知识普及,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难以蔚然成风,学术研究存在明显的“趋利避害”心态。
1935年8月,竺可桢发表题为《利害与是非》讲演时指出,中国近30年来提倡“科学救国”,但只看重西方科学带来的物质文明,却没有培养适合科学生长的“科学精神”土壤,科学精神就是“只问是非,不计利害”。学术研究需要这种“只问是非,不计厉害”的实事求是科学精神,探求真理,不管个人的利害,有了这种科学的精神,然后才能够有科学的存在。
科技创新没有捷径,核心技术不会从天而降,有的科技创新项目一干就是十多年,甚至数十年,唯有顽强拼搏、奋斗,才能突破、掌握,这是现代科研人员的本分。
因此,科技创新不仅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还需要“板凳一坐十年冷”的毅力,需要“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执著,需要艰苦漫长跋涉,经得起失败、挫折的风险,百折不挠。伟大的物理学家法拉第说过,拼着努力一定要成功,但不要希望一定会成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从来都是九死一生,但我们必须有‘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豪情。”追热点、求速成、小富即安,不愿意潜下心来做大事、做难事的这些思想都背离了科技的初心,不利于基础性研究和“无人区的探险”。科技界亟须建立“净化灵魂、磨砺意志、坚定信念”的核心文化,以激励科技工作者,只争朝夕、持续奋斗,用愚公移山之精神,在攻坚克难中砥砺前行,做好、做深、做实科研项目,扎实精进,勇攀高峰,实现无人区的重大创新。
教育本身就是一项奉献的事业。泰戈尔曾说,夜把花悄悄地开放了,却让白日去领受谢词。在教书育人这份岗位上,教师需要“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无私奉献精神。
诚然,高校教师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初期,大多带有功利性的动机,靠利益驱动,这是正常的,无可厚非。因为利益和情感而出现的各种所谓的学术争论和学术现象一定是常态。随着环境和时间的推移,功利想法会慢慢消失,人生精神境界会开始升华,热爱、奉献会成为工作的驱动力,这种动力犹如在黑暗中的明灯,感召灵魂,塑造灵魂,是巨大的、永恒的、无穷尽的。
在这份热爱和奉献的召唤下,教师就可以把教书育人工作当成一项事业、一份使命来完成,从点点滴滴中寻找乐趣,不求回报,全身心地付出,认真善待每一个学生,并用这份热爱去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用无私奉献编织出事业的美丽蓝图。这种行为展现的是一种态度,是一种信心、信仰和信念的传播,用知识和智慧推动社会进步,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当今时代,高校教师是科技创新的实践者和学术思想的传播人,需要树立科学、奋斗、奉献的知识分子家国情怀,把个人理想同国家需求相结合,扎根人民,不辱时代使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份赤子之心和一腔热血愿与诸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