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洒热血写春秋——评电影《智取威虎山》

2015-01-11 大浪淘沙 大浪淘沙

文/赵皓阳


一,“抗日剧”真的一定就是“神剧”吗

我记得马伯庸写过一篇文章,讲为啥抗日神剧这么招人嫌。大致意思是我们有手撕鬼子,美国还有超能力灭纳粹;我们把日本人拍的这么蠢,法国《虎口脱险》里德国人更蠢。为啥别人就能成为一代经典,既叫好又卖座,而我们的就是“神剧”?马亲王总结起来就是一个字:好不好看。他说回顾《地道战》《地雷战》《平原游击队》这些革命电影,抛开一些政治宣传因素与技术瓶颈,不管是剧情、表现手法、还有演职人员的用心程度与好莱坞大片不相上下,同样是一代经典。马亲王最后总结,原因就是因为,这些“好看”,而那些神剧“不好看”。

这个真是大白话大道理啊,就像好多声称什么“互联网思维”开起来的饮食店,说得天花乱坠——但是你不好吃怎么着也没用啊!简而言之评价徐克的《智取威虎山》,这不是一部“神剧”,这是一部“好看”的主旋律电影。

二,杨子荣与正面角色


电影中杨子荣的形象确实很给力。

外表展现出的沉稳、坚毅、粗犷、霸气,演技表现出的细心、果断、机智、或多或少的狡猾,真是一个我心中最完美的杨子荣。说实话,样板戏中杨子荣的形象:

这尼玛看着就很捉急啊,高大上是高大上,但是这个样子给人的感觉怎么看也不像是个能卧底成功土匪窝的人啊!土匪都眼瞎不成吗!长成这样的肯定是正面人物啊!我小时候看这出样板戏的时候脑海里一直浮现的画面就是这个:

“我一看就是打入敌人内部的卧底!”

两版杨子荣的感觉是不是像两版萧峰的感觉,有木有?

说实话,两个都是经典,个人喜欢哪个就见仁见智了。不过从人物饱满程度来说,从作品的艺术高度来说,后者要比前者更上一个台阶。

在那个年代,脸谱化的正反面角色,确实会使一部作品的艺术性大打折扣,但是为了追求“去脸谱化”而简单粗暴的反向处理角色,更将是死路一条。正如现在一些抗日神剧,什么英雄人物看不出点正面形象来,张口闭口就是骂娘,美其名曰“接地气”;汉奸倒是美化不少,美其名曰“挖掘人性”。结果大家都看到咯,拍出来的那都是什么玩意。

再说说电影的一段小高潮:打虎上山。我看豆瓣上的影评就很捉急啊,好多小白喷杨子荣打虎这个桥段,说是强行为加戏而加戏。拜托人家这是样板戏里就有的经典桥段好不好,虽说戏台上就是杨子荣摆几个pose没出现啥真老虎……

“《水浒传》中,写了武松打虎之后,谁还敢再写打虎!那不是没事找骂吗?……萧峰打虎写得既惊险又神奇,但是又真实可信,萧峰是书中的第一好汉……所以这里既写出了萧峰的神勇,也写出了老虎的厉害,老虎如果不厉害,英雄的威风是显不出来的。所以说,我们看,这一点他既继承了武松打虎。但是又和那个绝不雷同。一样写得这样活灵活现,一样让人印象深刻。而且这一段又是他下一步结识完颜阿骨打,进入女真部落,最后回到大辽的重要转折点之一。所以这一段描写,就是和情节和人物,都结合在一起的。”这是孔庆东老师评价《天龙八部》里萧峰打虎的话,可以把萧峰改成杨子荣,完颜阿骨打改成座山雕,女真部落改成威虎山,可以原封不动的照搬这段话。简而言之,打虎是一种仪式,是英雄的认证。

三,座山雕与反面角色


座山雕的形象比杨子荣还惊艳。还是比较一下脸谱化的样板戏,座山雕的形象是这样的:

略显萌萌哒有木有,无论动作还是形象都是从传统京剧的小丑中演化而来的。再来看看电影:

这个角色我也非常的满意,这才是真的的反面角色好不好~好一个冷飕飕狠彪彪的座山雕!

我们要明确一点,反面角色可不都是小丑,大反派之所以能成为大反派,首先他得是个高素质高智商的人物,那才有跟正派优秀人才一争高下的资本。一味贬低反派人物就是在贬低正派人物。可惜现在抗战神剧不懂这个道理。来看看失败的反面角色案例:

这个伏地魔,暴躁好动,呱呱叫别别跳,歇斯底里狂,哪里像是一个让整个巫师界噤若寒蝉连名字都不敢提的大魔头?看书里面的描写跟电影里面的表现完全就是两个伏地魔。不过话说回来了,《哈利波特》这种粉丝向的电影,里面没有几个处理得好的角色,对于剧情的处理也一塌糊涂。当然啦,主要因为粉丝们也不看这个么,他们的关注点主要是在啊谁谁谁好漂亮谁谁谁又长残了上面。真正的有素质的反面角色是这样的:

稳,准,狠,酷,冷峻,神情要严肃,对这个世界要不屑一顾,做坏事的时候不能手软,这才是高素质有品位的坏人嘛。

高级的坏人是这样的,再来看看究极的坏人是什么样的:

对,木有错,就像魔人布欧这样,蠢萌蠢萌,但顷刻间,灭绝了全人类。心中已经没有恶,这才是真正的大恶。哲学。

所以说,《龙珠》这个东西为什么能成一代经典,他这个可不是简简单单的打怪升级,从弗利萨-沙鲁-魔人布欧,反面形象可是迭代升级的:普通坏人-高素质大坏人-毁灭宇宙究极坏人。

再回到智取威虎山,按理说座山雕一个土匪头子充其量也就是个弗利萨级的普通坏人,但是整个电影只有一部普通坏人岂不是太捉急啦!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啊!我们不仅要真实还要票房啊!而且剧情设定座山雕可是要取代张作霖成为海贼…啊不,东北王的男人!所以电影很完美的诠释了一个高素质的大坏人。

梁家辉拍座山雕也是蛮拼的,据说演小白鸽的那个演员整个电影拍完了都没反应过来座山雕是谁。

有不少人不喜欢其他逗比的反面角色,比如那个萌萌哒的小八,说跟整个剧的风格不搭。

其实我觉得无所谓,好看就行了么,这种调剂口味的角色是必不可少的。京剧里的丑角就是这样,看样板戏,滦平说杨子荣是解放军的时候,老八也是带头骂了他一句,导演连这种小细节都能注意得到,真是不容易。


四,少剑波,不一样的共产党

电影里的203,样板戏中的参谋长,小说中的少剑波,也就是作者曲波本人,这次对于我来说,是整个电影里面最满意的角色。

尼玛啊,我真想爆粗口了啊,终于他妈的见到一个正常点的革命军队领导啊。自从《亮剑》这个奇葩剧之后,共产党干部或多或少都挑不出这个形象,李云龙这个人或许历史上有他的原本形象,但是他的种种性格都是经过艺术加工放大的,于是亮剑大火之后所有革命剧都东施效颦,搞得好像革命军队的一把手都尼玛是这种满嘴脏话,动不动皮带抽部下,抢友军部队物资的货色。我姥爷当年看《亮剑》的时候一边看一边气的拿水杯砸桌子,说:“这哪是个共产党,这就是个土匪,要真那个时候早枪毙了!”

少剑波这样的,果敢有谋略,说拉手榴弹就拉手榴弹,长得还帅,这样的首长,现在真是提着灯笼都找不到了。

而其他正面角色,虽然配角性格突出剧情合理,不一一表扬了。


五,新时代的革命剧

首先,徐克没有胡编,就这个,感动得泪流满面。《智取威虎山》之所以评价这么高,肯定是跟预期值打的很低有关系,《一步之遥》是正好反着来的。这几年被各种抗战神剧折磨的不行不行的,我当初的想法就是,只要电影里面有“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么哈?么哈?”“正晌午时说话,谁也没有家!”“脸怎么红了?”“精神焕发!”

”“怎么又黄啦”“防冷涂的蜡!”真的就知足了。没有想到,远高预期。

尼玛现在那些胡编乱造所谓的革命剧,男女主角不啪啪啪好像就不会拍戏了,当时小白鸽和杨子荣一起开火车出现的时候我那个虚啊,生怕他们又闹出什么瓜田李下的。看《铁道游击队》《敌后武工队》《沙家浜》,美其名曰“对革命精神的时代诠释”“革命剧本迎合市场化需求”,拍的是什么屎一样的东西我就不说了。都别提“好看不好看”了,压根连基本的诚意都没有,根本就是想着趁着革命题材还有那么点余温,赶紧捞一笔钱跑路。徐克导演的《智取威虎山》,真的是一部“有诚意”的作品。

看好多军迷朋友喷里面的装备细节的,我认为这个不重要,什么飞机坦克火箭筒,爱用什么用什么,还是那句话,好看就行。我主要关注表面现象后的内涵,比如杨子荣的形象,少剑波的形象,革命精神的内涵。

吹了那么多,说点批判的,说点升华的。

《功夫熊猫》被称为近年来中国风电影的杰作:水墨画风、雕梁画栋的中式建筑、京剧古典版的配乐、酷炫的中国功夫、还故弄玄虚的加上“道”“玄”之类的东西,但是其思想内核还逃不出好莱坞大片的逻辑。好莱坞大片里的超级英雄为什么是超级英雄?因为有超能力对吧,就像熊猫阿宝一样,莫名其妙得学到了最牛逼的武功,又不靠个人努力又不靠思想境界的提升。类比于好莱坞的超级英雄电影就是中国的武侠小说,郭靖为什么被称为“郭大侠”?因为他在华山绝顶跟两大高手拆了三百回合的招?不对,因为他在襄阳孤城力抗蒙古大军三十年。“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好莱坞的电影讲究实力第一,而我们讲思想境界,我们文化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谓超级英雄不过是修身级别的,只排在最末。

这一部电影《智取威虎山》的问题也在这里,好看确实好看,但如果高标准严要求的话,境界不够。

原著小说、样板戏、黑白电影都是人民解放军派一部进山,发动群众,组织生产,训练民兵,最后以群众的力量为基础发动进攻,犁庭扫穴,彻底消灭了土匪存在的武装基础和社会基础。激烈的战斗场面从来不是红色经典的唯一卖点。你可以说以前电影英雄高大上,但是绝绝对对不是个人英雄主义。《沙家浜》、《红灯记》没有多少大动干戈的场面,内容以军民合作为主,却和《智取威虎山》齐名。而经典中的经典《地道战》在最高潮的战斗场面出现的旁白是这两句话:“人民,只有人民,才能创造这样的阵地;人民,只有人民,才能使用这样的阵地!战争教育了人民,人民赢得了战争!”

估计看到这里大家都明白了,之前的革命电影体现的是革命精神,是当时的指导思想的最终意志——“人民本位”“群众路线”、“为人民服务”——“大会闭幕以后,很多同志将要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去,将要分赴各个战场。同志们到各地去,要宣传大会的路线,并经过全党同志向人民作广泛的解释……现在也有两座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大山,一座叫做帝国主义,一座叫做封建主义。中国共产党早就下了决心,要挖掉这两座山。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一定要不断地工作,我们也会感动上帝的。这个上帝不是别人,就是全中国的人民大众。全国人民大众一齐起来和我们一道挖这两座山,有什么挖不平呢?”毛主席的老三篇《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讲的大体都是这些个道理,这也是所有老革命剧的指导思想。

发动群众有多难知道吗?看《让子弹飞》里,不光要发枪,不光要让一堆美女槌大鼓,还要先拉出来一个黄四郎枪毙了,这群众们才跟着上。凭什么让老百姓推车手推车上前线去援军?那都是八路军帮大娘扫院子挑水磨粮食多少年换来的啊!


相关的样板戏剧照:

看吧,老百姓不理解~

都送粮食给娘治病了,还是不理解~

中间省略一万字,终于明白了

激情慢慢有木有~


而电影呢,有人评价这是一部“红色武侠剧”而不是“红色革命剧”,我对此深表认同。仅仅还停留在“劫富济贫、除暴安良”的层面上。而样板戏里念白第一句就是“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赢得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相比电影,样板戏中增加了许多土匪欺压老百姓苦大仇深的故事,各种妻离子散,杨子荣上威虎山也是猎户老常带路,老百姓还识破了威虎山土匪,然后参谋长又念了一遍毛主席语录“我们离开群众就寸步难行啊”。之后还用土匪的枪武装起了老百姓,一起打上了威虎山。而电影呢?土匪打过来的时候老百姓在哪里?

像不像指环王双塔奇兵里妇孺蜷缩在一起的镜头?西方思想还原度百分之百啊。

再比如样板戏中,杨子荣卧底固然是参谋长与他合计的结果,但是最后还是“要开支委会决定,用集体的智慧战胜敌人”。从三湾改编以来,军队民主就是共产党部队的一项特色,而电影中杨子荣请战203用激将法,相比下来还是功课太浅。


原作者、解放军军官曲波临终留有遗言,希望《林海雪原》的衍生作品不要成为纯粹的“打打杀杀的武打戏”。


一声叹息。


简而言之,《智取威虎山》大约就是《功夫熊猫》的水平。这句话一半批评一半表扬。

现在好多人批评当年共产党的游击政策群众路线,说武装群众是把群众至于危险的境地,导致日军屠杀。对这种观点真是呵呵,说得好像亡国灭种了只是军人的事跟老百姓无关,一千年前宋朝的八字军都比你们有觉悟!日本人杀中国老百姓还怨八路军了,南京城唐生智倒是没怎么抵抗就跑了,然后呢?

新时代的革命剧确实要有一些新的元素,譬如老革命剧里半个小时就要念一段毛主席语录简直毁了整个艺术体验,还有阶级成分革命出身的过于强调也难免落入机械历史唯物主义的窠臼。但是有一些最最核心最最关键的部分,像群众路线、像阶级斗争,现在没有了,也是因为不敢提了,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无奈的倒退。

六,革命精神的传承

对于新时代的革命剧,我们已经不能要求那么高了,说实话,整部电影我看到这一点,就给打10分了。

整部电影从纽约到东北,从当代社会到解放战争,从硅谷精英到旧社会流浪儿童,整个一条线讲的就是革命精神的传承。那个现代少年是因为杨子荣救下了他爷爷和太奶奶,这算是能直接看的见的,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受着无数革命先烈的恩惠,只不过当今社会没有多少人想过要知恩图报了。

“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
抒豪情寄壮志面对群山。
愿红旗五洲四海齐招展,
哪怕是火海刀山也扑上前。
我恨不得急令飞雪化春水,
迎来春色换人间!”

是啊!无数先辈想的都是要“迎来春色换人间!”,为了这一理想,他们甘愿付出自己的生命。我出身于一个革命世家,大学期间为一位南昌的老红军创作过回忆录,这样的事情听得太多了。杨子荣,可以说他很幸运,他被曲波写进了书里,唱进了样板戏里,拍进了电影里,大家都能记住他。还有多少无名英雄,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

“死了多少人啊,死了多少人都记不清了。我都快一百岁了,有时候做梦,还能梦见我以前的战友。前几天,梦见当年的排长,我一下子想不起来排长叫什么了,想不起来他在哪牺牲的了,我就急啊,急的都哭了,一下子哭醒了,也没想起来排长叫什么。第二天我让孙子给组织写信,想让他们给我查查排长叫什么,这谁知道还能不能查到啊,谁知道还理不理我这个老头子啊…”

“爬雪山的时候,一个人拉着一个人,一边喊着‘不能睡’‘加劲走’,可是有的人走着走着就倒下了,倒下就起不来了,前面人手冻得没有知觉,拉丢了也不知道…”

“日本鬼子狠啊,抓了我们的人,别管是老乡还是当兵的,要么让狗活活咬死,要么剥了皮,生剥了皮啊,人皮挑到刺刀上,就竖在县城门口,我们恨啊,恨得咬碎牙,结果俘虏了日本兵组织上还是要优待他们,他们都和小米粥,我们只能吃棒子椹…”

“死多少人啊,你说我见过死多少人我也记不清了啊。照我说每个人都得拍一部电影啊,每个人都得给他写一首歌啊,那一条条的都是命啊。他们命都没了,我们在这里享福,谁还记得他们呢…”

以上引自老人口述。

最后再说说杨子荣,1947年1月下旬,海林县模范村农会主席贾润福突然接到牡丹江一带匪首“座山雕送来的恐吓信,信中要当地老百姓送10袋白面,20件棉衣,限时送到指定地点,不然就要来村子烧杀抢掠。牡丹江军区第2团从当地群众中得到被称为“座山雕”的国民党“东北先遣军第2纵队第2支队”司令张乐山在海林县境内活动的线索,遂派侦察排长杨子荣带孙大德等5名战士化装成土匪吴三虎的残部前去侦察。杨子荣等人到达夹皮沟山林中,几番巧妙地与“座山雕”派出的探子接触,终于取得了其“信任”,打入“座山雕”隐居的地窝棚据点。1947年2月6日晚,杨子荣只身打入虎穴。2月7日,一举将“座山雕”张乐山及其联络部长刘兆成、秘书官李义堂等25人全部活捉。然而,就在“威虎山之战”16天后,这年2月,杨子荣在追逐土匪的战斗中,竟然因为手枪的扳机意外失灵牺牲,年仅30岁。

“今日痛饮庆功酒,壮志未酬誓不休。来日方长显身手,干洒热血写春秋”

谨以此文,献给千千万万革命先烈。

“三年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三十年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战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终究有一天,历史变成了传说,传说变成了神话,神话消失在以往的角落,有一个声音,从时光的最深处,传过宇宙的黑暗,依然清晰的回荡在每一片自由土地的天空:

“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并不是烜赫一时的,但将永远存在。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分割线内禁止答题----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喜欢我们的平台,欢迎对我进行财政上的鼓励,我的支付宝530893309@qq.com。建议打赏金额5元,这在北京就是个煎饼果子的价钱,就当请我吃个煎饼果子了!这对我也是一种激励与鞭策,不断推出更好的文章。谢谢!


欢迎加入平台粉丝群,更多原创文章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