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溪谷留香:武夷岩茶香从何来?

请收藏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22-08-09

溪谷留香:武夷岩茶香从何来?

       巴渝八旬茶叟游学武夷山五年整,踏遍碧水丹山各茶区,访问茶农,夜宿茶山,查阅史藉,品茶问道。返渝以后将所见所闻,所学所思,集成《溪谷留香》洋洋十万余言,现由中国农业出版社正式付梓,为广大爱茶读者献上一束韵味悠长,暗香犹在的武夷山花!

一部三坑两涧千年茶史

一曲茶人工匠精神颂歌

XIGULIUXIANG


      享有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称号的武夷山,不仅以“碧水丹山”瑰丽景色名传天下,也因盛产茶叶誉满古今。特别使人神往的是,它的茶叶品种奇特、采制精良、工艺考究、形色香味均异于其他茶类名茶,而居茗品之首。宋人范仲淹称它为“奇茗” 毫不夸张,更令人称奇的是这里茶人努力拼搏的工匠精神。


      武夷岩茶是中国乌龙茶之极品,品种特征明显、制造方法巧妙、品质优异。由于传统习惯把产地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因此,所谓正岩、洲茶、外山茶就成为区分茶 叶品质的习惯依据之一。岩茶品质的差异主要在 于茶树品种、茶园环境的变化和茶师对制茶工艺的把控。在武夷山核心茶区,茶园土壤由风化页岩和砾质砂岩所组成,而客土壘坎的习惯使茶园土层深厚疏松、有机质丰富、透水性很强。因此,对茶树的生长十分有利。每当谷雨前后,“三坑两涧”茶芽竞相萌发,一旗一枪在太阳光下油绿光润,闪闪发亮,煞是好看,呵!谷雨将至,茶农们大忙的五月即将到了,平时静寂的山村林道立即热闹起来!


武夷春暖月初圆,采摘新芽献地仙。
飞鹊印成香蜡片,啼猿溪走木兰船。
金槽和碾沉香末,冰碗轻涵翠缕烟。
分赠恩深知最异,晚铛宜煮北山泉。


   作者简介

  刘勤晋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原西南大学茶叶研究所所长,重庆市首届茶学学科带头人,现任重庆市古树茶研究院院长。

  从事高校茶学教育50年,为中国现代茶业发展培养多层次茶学人才逾千人。现已届八旬,仍奋战在巴渝古茶区茶树资源保护与科学利用的战斗岗位上。

  荣获“中华优秀茶教师终身成就奖”和以当代茶圣吴觉农命名的“觉农勋章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