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飞羽招新|斑猫:在最好的年纪拥抱荒野
今天来给大家分享一只喵星人入侵飞羽前后的故事。
我叫斑猫,福州飞羽第五届成员,是个猫科动物的脑残粉,这个自然名是我上初一的时候取的。要问我个人的自然观察经历,大概从懂事的时候就开始了吧。
缘起
每个人都有亲近自然的本能,就看何时用何种方式将它唤醒。
儿时,纪录片里的飞禽走兽和野地里的蛇蛙虫蚁几乎构成了我全部的童年回忆。离自家小区不远的一个小公园是我那时最爱驻足的地方,其中有一个面积不足十平米的池塘,周围杂草丛生。每逢春夏,这里白天是豆娘和蜻蜓的舞台,入夜便能听得黑眶蟾蜍,斑腿泛树蛙,泽陆蛙和沼水蛙的四重唱,运气好时甚至能遇见逐蛙而来的赤练蛇。
赤练蛇 摄 | 斑猫
我经常能在这里趴上一整天,半夜带着伊蚊留下的一身印记回家。在那时的我眼中,这方小天地就是一个微缩的自然界。而后来由于周围街道拓宽的需要,这个“桃花源”被夷为平地,可那些“原住民”们又能搬到哪里去呢?那时那个懵懂的孩童就哭喊着说将来要做一个生态保护工作者,彼时的他也不会想到自己将来会在这条路上跋涉多远。
中学时代,自然似乎变得更加触手可及,我已不再满足于从网络书籍和纪录片中认识野生动物,开始将它们搬到了家里,鸟兽鱼虫,能养的不能养的我都养过。
滑动查看曾经陪伴我的部分动物朋友
我当时将这视为一种更加便捷直接的与自然对话的方式,与它们为伴的日子里我也确实学到了很多,但时间久了就越发意识到这样的自然已经少了些什么。遂逐渐开始转型,更多的投入到了自然观察中,开始赴各地去寻觅想见的生灵,渐渐重拾儿时最初的那一份野趣。在这个过程中接触到的一些人和事让我对人与自然和生态保育有了更多的思考和一些全新的看法。
长江江豚 摄 | 斑猫
中华白海豚 摄 | 斑猫
与猫同在
永远不能跳过猫科动物来介绍我与荒野的缘分。尽管从很小就狂热迷恋各种猫科动物,但对于过去的我而言它们除了能触摸到的家猫之外就只剩下一些只存在于资料,纪录片和动物园中的名词,仿佛始终与我们隔着一个世界。
16年夏天发生的一件事几乎颠覆了我的整个世界。我意外的接收到一只被捕兽夹夹断了腿,被人当街叫卖的豹猫。尽管尽了当时能做的所有努力,最终也只让它的生命延续了四天。这件事对我的触动很大,豹猫那被血污暗淡的华丽皮毛,逝去的灵动睿智的眼神始终在脑海里挥之不去。
豹猫 摄 | 斑猫
福建曾有五种野生猫科动物,如今只有豹猫被确认依然存在。
我开始尝试着去了解更多有关本地的豹猫和其它野生哺乳动物的生存现状,却发现福建乃至整个华东南地区的鸟类都已有相对完善的种群现状数据,而兽类(哺乳动物)却还是大片的空白。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鸟类相对容易观察和目击的属性,同时也要归功于大批的民间观鸟爱好者做的记录,兽类却恰恰相反。
人进兽退
总有一些事是必须有人去做的。我自费买来一批红外触发相机开始尝试着做本地的兽类摸底调查,每逢节假日就一个人往山里头钻,由于民间缺乏相关的资料和专业的技术指导,很多东西一开始全靠自己摸索,但出野外的次数多了,自己也慢慢摸出一些门道来,如何读懂一座山,山里什么样的林子是动物喜欢活动的,在哪些地方容易找到动物爱走的“兽道”,怎样识别出不同动物的足迹,粪便,相机装在什么样的位点和角度容易拍到动物都能一目了然。
豹猫粪便 摄 | 斑猫
野猪刨痕 摄 | 斑猫
工作中的红外触发相机
而红外触发相机可以长时间待机,感应到动物的体温后自动拍摄,就像调查者在山林中留下的一双双眼睛。这些“眼睛”也让我换了一个视角来审视身边的山野。猪獾,鼬獾,黄麂,食蟹獴,果子狸......或好奇驻足,或机警观望,或来去匆匆,野兽们将它们最真实自然的一面毫无保留的通过红外相机屏幕呈现在了我的眼前。
果子狸 摄 | 斑猫
黄麂 摄 | 斑猫
红外相机也同样是拍鸡的利器
而当我第一次见到红外相机镜头下的豹猫时,才感觉自己与这个物种真正相遇了。
警惕,沉稳,透着锋芒,这才是一只野生猫科动物应该有的眼神。而在镜头之外,它们正因自身的华丽和许多人的漠视而逐渐走向消亡。
你能在网络,媒体,甚至市场上见到很多这样的豹猫:
我越发意识到应该将身边山林中的这些物种和故事呈现给更多的人,让留住这些美好成为更多人的梦想。
邂逅飞羽
去年的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了福州飞羽团队,最终决定加入这个大家庭。面试时,学姐听完我的自我介绍后笑着问:“你就是交流群里那个玩红外相机的家伙吧?”
飞羽带给了我很多,我也是加入飞羽后才正式开始观鸟的,渐渐从原先的“只认得常见鸟和明星鸟”到现在基本看全身边的鸟种。
领角鸮 摄 | 斑猫
飞羽始于观鸟但不止于观鸟,物种保育也同样是飞羽关注的话题。于是在飞羽,我很快遇上了一群对我所做的事情感兴趣的伙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监测范围得以扩大,也不断有新的成员加入进来。我们目前已在多片区域开展了多个监测和保护的项目,基于监测数据制定最切实的保护方案,并努力尝试去解决保护面临的问题。
这里需要特别感谢几位飞羽前辈帮我争取到了很多宝贵的资源,以及这段时间来支持着我,和我一起跋山涉水的伙伴们。
这一年来我与飞羽的伙伴们跑了省内省外的许多地方,一起用长焦镜头,望远镜和红外相机记录下这些无可替代的荒野故事,并将这份野趣传递给更多的人。
这台红外相机拍下了华东地区原本被认为已经绝迹的欧亚水獭
感谢飞羽,让我在野保这条路上不再独行。
对话荒野
很庆幸自己能在一个尚为时不晚的时候投入荒野的怀抱,与这些再不好好保护就可能马上消失掉的奇妙物种相逢。并以荒野之名,努力为我们共同赖以为生的环境做些事情。
红外相机下的鼬獾,鲁迅笔下的“猹”
经常被人问起普通的爱好者能为野保工作做什么?我认为实际上每一个自然观察者都可以成为保护者。当我们都在惋惜华南虎和白鱀豚这样的顶级物种的消失,却很少有人注意到豹猫,欧亚水獭等基层物种也在逐渐步上它们的后尘,而它们却恰恰代表着离我们最近的绿水青山,保护工作也永远离不开离保护地最近的人,因此它们的故事必须有人来讲,而我们用镜头甚至眼睛记录下东西经常可以为保护工作提供最真实而宝贵的数据支撑,当我们和我们做分享的受众们看到这一切时,又怎能不发自内心的渴望留住这些美好呢?保护,最重要的恰恰就是人和呀。只有让更多人爱上这份荒野魅力,才能更有效的保护。
对红外相机充满好奇的黄麂
而对于我们当前的保护工作而言,最稀缺的既非经费也非技术,而是更多投身到这件事中的人。比如,你也可以加入到我们中来,和我们一起做真抓实干的保护。
我在飞羽等你
你是否也渴望走近山野中的精灵?是否也想体验红外相机拍摄?是否希望为保护身边的物种与环境尽自己的一份力?或者想体验自然观察与环境教育?来飞羽吧!只要你是热爱自然,身在福州的在校大学生(专本硕博),都可以加入到福州飞羽团队中来。这里汇聚了一群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好,在鸟类,兽类,两爬,鱼类,昆虫,植物领域样样出状元。在这里,你不仅可以结识志同道合的伙伴,还能获得专业系统的知识培训(包括有机会加入到我们的兽类监测与保育项目中来)。飞羽就是这样一个大家庭,只要你在自然领域有想法,就会有一群伙伴愿意陪你一起浪一起疯。加入飞羽,和我们一起拥抱荒野,我在飞羽等你。
相关链接
了解飞羽团队请戳:第六届福州飞羽纳新啦~
福州飞羽招新|答疑篇
想看我们之前的红外相机监测故事请戳:丛林之眼——探秘野性福州
想了解更多信息可加入福州第六届飞羽迎新交流群:860219892
如需了解更多飞羽相关信息,敬请关注飞羽公众号查看更多历史消息
(感谢施华洛世奇对飞羽工作的全程支持)
点击“阅读原文”,递交报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