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经文探究 | 究竟是“道经”在前,还是“德经”在前?

2017-12-26 道教之音

世存《道德经》有两种不同版本:

第一种是我们现在常读到的版本,内容上是“道经”在前,“德经”在后;

第二种是在湖南马王堆考古发掘出土的《道德经》,距《道德经》成书时间约600年,当时的政治家把这部经典拿来陪葬。从出土的经书内容来看,当时应该是把“德经”放在前,“道经”在后,两部经典合成一部即是《道德经》。

究竟是道经在前?还是德经”应该在前?

这里有个天机。不管是用一般常见版本,还是用马王堆出土的,看《道德经》的原文就很清楚,其中有好几章里都说到了道德的次序。

老子在《道德经》里有一句很重要的话,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这就是讲道在前,而不是德在前。失道而后德,假若失去了道的形象,就用德来接替它。失去了德的形象,用仁来接替它。失去了仁的形象,用忠义的义来接替它。义的形象都又下降,那就是礼的形象来代替它,这已经将礼节的表面形象落到道德的最后标准了。所以,现在世面上通用版的《道德经》的前后篇顺序便是最符合道家观点的。

当然,“德经”在前,“道经”在后,也自有其道理。

在老子的思想中认为,道是无形无相不可捉摸的,我们只能通过道在世间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态去体悟它。而这万千种不同表现,就是德。因此,从人类的认识角度去理解,先修“德”,然后通过“德”才能感知真道。

基于此,马王堆出土的“德经”在前“道经”在后的《道德经》也自有其道理。

其实,不论哪一篇经文在前,都不影响人们去阅读、学习《道德经》,只执着于外在文字的表达,反倒与老子要表达的主旨南辕北辙了。

(道教之音编辑整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