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内外捐赠人和志愿者的爱心和支持下,卧云村终于焕发出了新生。那些曾经遭受重创的心被外界的热情和奉献、关爱和鼓励所治愈,且愈发坚毅、积极。他们用行动传达着——希望,是无畏者的希望;家园,是无畏者的家园。
几位深度参与重建工作的香港志愿者向笔者分享了那些珍贵记忆,说到动情处,久久不能平静。
2018年4月,爱德基金会(香港)办公室,当年参与卧云村房屋重建成员再聚首,回忆那段难忘的岁月(从左至右依次为港办执行总干事汤啟康,志愿者邓伟文、伍灼宜、王克江)
如今已古稀之年的邝重建先生在香港接受爱德视频采访时,向笔者展示了当年重建卧云村的场景
那时的他们,“不想活了”
“路过九龙村一片废墟时,看到房子几乎全倒了,但有好些门,还直直地立在那里。当时很恐惧!”
汤啟康被眼前的废墟所震惊
虽然从各种渠道都知道了汶川灾区的情况,但从繁华、安定的香港进入汶川灾区时,爱德基金会(香港)执行总干事汤啟康还是“很震惊,觉得不寒而栗”。
那是2008年6月的绵竹。
绵竹,是中国传统名酒“剑南春”的产地。剑南春酒厂也在地震中受损,因而震后的绵竹,弥漫着一片酒气……但也许,很多灾民,都想用这酒气,灌醉自己——醉了,就看不见满目疮痍、生灵涂炭,就听不着让人揪心的悲泣和哀叹。
汤啟康还记得,那一路上看到不少民众绝望、木讷地站在马路边,嘴里念叨最多的是,“不想活了”——他们的生活,和很多大型建筑物上的钟一样,都停滞在了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他们的精神世界,和很多原来矗立在村头纪念古代伟人的石像及梁柱、水塔一样,因地震而扭曲、甚至倒塌。
十年前,爱德救灾物资运往震中映秀,地面到处伤痕累累,爱德员工就是循着这样的险路运送物资的
爱德员工岳耀蒙在安抚一个在地震中受了惊吓的小姑娘
孩子们把香港志愿者“山狗校长”围了起来,一个个代表胜利的手势也代表着对未来的希望
爱德基金会志愿者赵芳正在给绵竹市安置点“爱的学堂”里的孩子开设作文课
时任爱德基金会秘书长助理何文深入一线进行需求调研
新房和“心房”,都牵动人心
在紧急救援告一段落后,7月,爱德基金会确定绵竹市广济镇卧云村为项目点,对该村及周边地区进行灾后重建。
于是,汤啟康再次来到了这片土地,与他同行的还有邝重建、伍灼宜、邓伟文、王克江等几位来自香港建筑界的专家志愿者。加上已驻扎在卧云村“爱德基金会汶川地震重建办公室”的爱德员工,一个有心有力的爱德灾后重建团队,逐渐稳固。
彼时的卧云村,虽然废墟依旧、村民们仍被集中安置、“孩子几乎没有可以玩耍的空间”,但有些苗头已经悄然出现,比如王克江记得“有些村民会开辟范围很小的地种菜,有的村民开始再做点小买卖”。
这种新生的苗头,让爱德团队“欣喜又更加心急”——怎么办,才能让卧云村的老百姓,能早日获得新家园?尤其是对习惯于进行城市建筑设计的香港专家志愿者们来说,农村社区和房屋的建筑设计还是有一定挑战性的。
在加紧研究“战术”的同时,“战略”上,大家一致坚持:重建“需要考虑到村民和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村民本身需要成为重建工作的深度参与者;既要尊重村民的诉求,也要讲求科学性、合理性;更重要的是,“心房”,也亟待重建。
漫漫重建路
这个语言、文化、生活习惯都和卧云村老百姓截然不同的爱德团队,磕磕碰碰地开始了漫漫重建路——
在规划阶段,团队充分考虑了卧云村的地形气候、抗震需求、未来产业结构等因素,把新村设计成“聚居”模式,让更多的土地集结成片,方便村民大规模耕种或出租;在建筑阶段,尝试把规划的理念、建筑的知识,设计成通俗易懂的小册子,并通过动画、三维模型的展示,让村民对“怎么建”和“为什么这样建”有了直观认识,从而能亲自参与重建;在验收阶段,组织村民进行多轮交叉“隐蔽验收”,让村民能够互相帮助和监督,保证重建房子的质量达标……
香港志愿者和村民一起讨论重建细节
建设自己的家园,你我都来出把力
而以房屋重建为中心,爱德团队还通过生活用品援助、推广有机肥、修复水利工程、设计并推广“爱心粮仓”等举措,帮助卧云村民逐渐恢复了生活和生产。
2008年7月25日,为了让灾区学生尽快恢复正常学习,爱德基金会复课与成长计划正式启动。丘仲辉秘书长(右)赴一线参加启动仪式
2008年7月30日,爱德基金会爱心粮仓计划正式启动,志愿者们参与发放工作
领到有机肥的村民很开心
爱德工作人员束俊松和小伙伴们亲如一家
爱德工作人员谭花(右一)、刘颖(左一)和卧云村的小伙伴在一起
这件“爱的冬衣”,何茂香至今留存着
一场汶川地震,让无数家庭天人相隔,也把社会生活的信息沟通机制狠狠震碎。卧云村周边的村庄,有些老百姓对灾后重建相关信息、政策未能及时、到位地知情,就选择去相关部门办公室“堵门”询问——而卧云村,这样的情况,从未发生。这让当地政府都觉得“很神奇”。
“我想,这是因为爱德在卧云村设立了专门的公布栏,把信息公开做得很到位,村民们对灾后重建的补助标准、实施办法和流程等,都很清楚。”提起这个公布栏,汤啟康很是自豪,“卧云村的村民都说,没什么不晓得,所有信息,爱德都通过公布栏告诉我们了”。
当年爱德在卧云村建立起来的公布栏仍在沿用,成为村民获取信息、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平台
所以,后来让卧云村民引以为傲的是:卧云村的重建工作不是起步最快的,但却是那一片区内,进展最快、问题最少、工作最顺利的。
“不起眼却发挥很大作用的事”
淳朴的村民可能没有意识到,这种顺利,除了因为“一块公布栏”,还因为爱德团队引领村民们做了一些汤啟康形容为“表面上不起眼、和重建没什么关系,但实际却发挥了很大作用”的事情,在潜移默化中成为家园重建、生活前行的润滑剂:
组织16个村民小组进行群众会议,共同投票确定了需要重点帮扶的“弱势家庭”。之前,爱德在村里倡议“重点帮扶弱势家庭”时,曾遭强烈反对,因为“大家都困难,凭什么重点帮助他们家”、“哪怕不要补助,也不应该这样做”……
通过村民共同讨论确定的灾后重建委员会含15名女性、20名男性村民代表,主要负责协调重建过程各环节中出现的困境,比如志愿者邓伟文还记得,这些村民代表在理解了爱德团队对新卧云村“聚居”的布局规划理念与原因后,会自发地、一家一家地上门说服村民进行土地置换。之前,卧云村民之间曾出现了很多的矛盾,有些家庭“死活不肯换地”……
以中秋、新年等中国传统节日为契机,在卧云村开展了“中秋之夜”、“春联创作大赛”、 “元宵晚会”等节日联欢活动,让村民们“抱团取暖”,增强了社区的向心性和村民之间的互动与信任。
爱德基金会工作人员龚晟(左四)主持春节活动
变化,在悄然发生
曾经,爱德团队希望“新卧云村重建完成后,能让村民的生活和精神面貌焕发新生”,但让大伙儿欣喜的是,有些变化,“在重建过程中很快就体现出来了”——
越来越多的村民会主动地进行“质量检验”,遇到“质量不符合标准”的建筑材料(比如砖块),会告诉施工队“这要退回去”;当房屋重建的一个步骤完成时,村民会主动“拉着专家志愿者往他们家里跑,进行反复验收”;有些村民热情地把专家志愿者们教授的知识和经验“传授到了邻村”、“带回了娘家”……
而逐渐地,卧云村民,也开始把这个“外来的团队”当成了自己的家人。志愿者邝重建和王克江都记得,“经常有村民热情地邀请我们去家里吃饭,盛情难却,饭菜虽然非常简单,对我们来说还很辣,但真的很开心,因为感受到他们对我们、对爱德的信任和友好”。
看着新家一天天建成,村民们笑逐颜开
用爱心砌成的房屋
“有无相生”,方为永恒
灾后重建,不仅是物资恢复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心理社会生活的恢复过程。新房有形,“心房”无形。在卧云村的重建过程中,爱德团队把这两者的重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推进,把可持续发展的项目理念作为重建工作的纲领,把受益群众深度参与的工作方法贯穿重建工作的全过程,把社区精神和公民意识的培育融合在重建工作的每一个环节——这种融会贯通,让“有形”的新房在“无形”的心房修复中得以顺利重建;而“无形”的心房则因“有形”新房的顺利建设、安居乐业日子的重现,而满布阳光。
“有无相生”的灾后重建,让新卧云村的魅力与光芒,越发灿烂——
重建完成后,当爱德同事、专家志愿者们在不同年份分别回访“新卧云村”时,有些可喜的变化,让大家欣喜又欣慰:
“重建完成之后,绵竹周边还发生过不少大小地震,但是卧云村的房子完好无缺。村民们说,地震再发生时,他们在自己的房子里毫不害怕,因为房子是他们亲自参与建起来的,他们知道房子的抗震功能非常好。”
“村民们自豪地告诉我,现在他们有‘两份收入’了:聚居布局实现后,土地更加集中,他们可以一方面把自家土地租出去,收取租金,另一方面还可以帮这些商户打工、或者外出务工,获取更多收入。”
“当年曾根据卧云村的地理特点,向村民提了些长期发展的规划建议,比如低洼的地方可以开辟成鱼塘,建造一些‘农家乐’作为经济来源……而如今,我发现当年的建议变成现实了!”
“在新规划的卧云村里,因为聚居,村民们之间的互动增加了很多,大伙儿会共用房屋后的沼气池、会共享晒农作物的地方……整个卧云村很和谐。”
“有一次回访正值雅安地震之后,我看到卧云村那块公布栏仍在用,而上面写着的,竟然是村民对雅安地震的捐赠情况,1元、5元、10元……卧云村民,在和爱德共同努力的过程中,学会了更加关心这个社会、关心有需要帮助的人。”
……
志愿者在探访中用相机定格下了这个可爱的小眼神
生命之光,由无畏者重铸
有村民跟我们说,不如让卧云村改名为“爱德村”吧,今日一片良田美池往来种作、屋舍俨然鸡犬相闻、黄发垂髫怡然自乐的卧云村,点点滴滴离不开爱德人多年的陪伴、耕耘与指引——语气、眼神里没有夹杂丝毫的客套和讨好,满满的,是发自内心的真诚。
欣慰之余,爱德却更想说的是,新生的力量,绝不仅为外力可铸造。一路“有无相生”的重建之路,爱德,都只是“新生力量的催化剂”。是这片土地,养育了坚强的、震不倒的卧云人,让他们在大灾大难中,在得到有限的资源与指引时,迸发出无限的豁达、勇敢、执着与智慧,互帮互助,重铸生命之光。
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
爱德基金会谨以此文致谢所有给予汶川地震灾区民众帮助和关怀的爱心人士,及参与汶川地震紧急救援、灾后重建工作的专家、志愿者们,并深深感恩大家对爱德基金会的信任和支持!
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一方面顺应社会各界对中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爱德基金会诚邀您一起,为灾害多发地的百姓提供多一份安全保障,详情请关注:【支付宝】-【爱心捐赠】-搜索【家庭备灾包】和【助村民盖抗震安全房】项目。
参考资料:
贾西津:灾后重建中NGO的参与应与其特点相适应,爱德简讯,2009年第1/2期合订本,总期第85/86期。
萧延中等著,多难兴邦:汶川地震见证中国公民社会的成长,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