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通办” 助力便捷就医场景应用
“一网通办”实施五年来,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从夯基垒台到立柱架梁,先后推出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改革举措,助力更为便捷的就医场景应用,为广大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随申办APP的就医使用功能👇
为方便孕产妇不出家门就能办理出生医学证明,只须一部手机,一次申请,便可轻松搞定小孩出生后的一系列证件办理及新手妈妈生育保险待遇的申领,不用再东奔西跑啦!
数据小二跑跑腿出生证件掌上办
一、联办事项
婴儿:
1.《出生医学证明》签发
2.《上海市预防接种证》发放及信息关联
3.出生登记(申报户口)
4.新版《社会保障卡》申领
5.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登记
6.《门急诊就医记录册》申领
7.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缴费及激活
8.少儿住院互助基金参保缴费
9.科学育儿指导服务登记
产妇:
1.《生育医学证明(生产专用)》出具
2.生育保险待遇申领
二、办理资格
1. 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2. 本市助产机构内出生(含在家中、途中分娩后即送往助产机构)
3. 一周岁以内婴儿
4. 父母双方均为上海市家庭户籍
5. 婴儿准备随父、随母落家庭户
6. 父母双方现行婚姻关系内生育的子女
三、办理流程
出生“一件事”同时覆盖“随申办市民云”APP、随申办微信小程序、随申办支付宝小程序、“一网通办”PC端,用户可以选择其中一端,实名登录后,进入“出生一件事”主题模块进行一表填报、提交证明材料,各业务条线部门在线进行11个事项全流程办理,实现让数据多跑路,人民群众少跑腿的目标。
四、线上申请操作流程
五、所需材料
夫妻双方身份证、户口簿、结婚证。以上材料系统将会调用电子证照。
六、注意事项
向上滑动阅览
1.已经领取《出生医学证明》或者出生超过1年的婴儿,暂不能申请出生“一件事”联办。
2.申请出生“一件事”联办后,可携带婴儿父母亲身份证原件至分娩医院领取《出生医学证明》、《生育医学证明(生产专用)》;也可采取邮寄的方式领取。
3.公安机关将在系统收到申报户口材料后1个工作日内完成婴儿出生登记。对于申报信息不全、材料有误等特殊情形的,公安机关将通过一网通办平台告知申请人补齐相关材料后到户籍地派出所办理。对于不符合落户条件的情形的,公安机关将通过一网通办平台告知申请人不能办理的原因。
4.婴儿通过“出生一件事”申报户口期间,拟入户地地址未灭失(入户地房屋未发生动拆迁)且父母户口不能进行迁移,否则将导致婴儿无法办理户口登记。若申请人在线填写的报户信息与公安机关登记信息不一致的,申请人同意公安机关对申请信息据实修改。
5.公安机关完成出生户口申报登记后,户主可以实名登录“一网通办”平台、或“随申办”移动端查看婴儿的“常住人口登记卡”,也在可根据实际需要携带《居民户口簿》到就近的公安派出所户籍窗口打印婴儿“常住人口登记卡”。
6.婴儿新版《社会保障卡》不采集婴儿照片。制作完成的《社会保障卡》将通过邮政快递寄达申请人,无法妥投的将发放至申请人选择的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社会保障卡(医保专用)》与新版《社会保障卡》有使用的先后关系,医保卡可以一直正常使用直到社保卡被激活或社保卡有过一次使用后,医保卡就被自动停用(即是废卡)。
7. 申请人可采取邮寄或自取的方式领取制作完成婴儿《门急诊就医记录册》。为确保婴儿享受本市医保待遇,请根据短信提醒即时缴费。完成参保缴费后,医保部门将立即激活新版《社会保障卡》。医保待遇一旦启动,已缴纳的医保费用不予退回。
8.家长可在健康云APP-智慧接种模块、随申办-预防接种模块上实时查询婴儿预防接种记录。
9.申领生育保险待遇的妇女必须符合下列情况:(1)符合政策生育第一个子女或第二个子女的;或者符合再生育条件并经卫生健康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的;(2)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从业妇女,其所在单位按规定参加生育保险并缴纳生育保险费;具有本市户籍的失业妇女,从业时单位按规定参加生育保险并缴纳生育保险费;(3)从业妇女所在单位需已申报上年度本单位职工月平均工资。
10.生育保险待遇金优先打款到产妇本人新版《社会保障卡》金融账户。如产妇本人没有新版《社会保障卡》,则需要提供产妇本人实名银行卡信息。
11.目前暂不支持无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地区,如宝山工业园区、上海农场、川东农场、白茅岭农场和军天湖农场等地在线办理。
12.申请人承诺所填写的内容和提供的材料是真实的。若有隐瞒事实真相、提供虚假材料等行为,应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
七、线下证件领取地点
1.分娩医院领取《出生医学证明》、《生育医学证明(生产专用)》。
2.根据个人实际需求,可携带《居民户口簿》至就近派出所打印婴儿“常住人口登记卡”。
3.根据社区通知至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领取《门急诊就医记录册》,如有问题可拨打医保咨询热线:962218。
八、咨询途径
12345市民热线或12320卫生热线,全市助产机构(分娩的医院)、各街道(镇)派出所、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
九、监督投诉
12345市民热线
供稿丨信息科
资料来源:市大数据中心
编辑丨宣传科 鲍歆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