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讲座预告丨中国社会公益自然保护地(英文)

北大-林肯中心 北大林肯中心
2024-09-03




北京时间:

2021年1月27日(周三)22:00-23:30

美国东部时间:

2021年1月27日(周三)9:00 – 10:30 


注册:

请点击文章底部左下角“阅读原文”链接注册 


主持人:

James Levitt,林肯土地政策研究院土地与水资源保护项目主任


嘉宾:

靳彤,大自然保护协会(TNC)中国项目科学主任

杨方义,桃花源生态保护基金会保护联盟主任

彭奎,永续全球环境研究所(GEI)项目经理


中国民间土地保护兴起于二十世纪90年代中期。经过环境保护从业者们多年的工作与协调,中国第一个社会公益保护地于2011年在四川省绵阳市的老河沟建立,占地110平方公里。2017年,中国大自然保护协会和桃花源基金会等23个非营利组织和基金会在北京发起了中国社会公益自然保护地联盟,期望通过民间力量的推动,在2030年时保护地面积能够达到中国国土面积的1% 。


如今,非营利组织和个人已成为中国土地保护的新兴力量。随着中国作为2021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主办国,社会公益土地保护对实现全球土地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越来越重要。欢迎加入本次ILCN网络讲座,了解中国社会公益自然保护地的更多信息。嘉宾将介绍中国社会公益自然保护地现状、相关案例研究,并分享筹备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的进展和挑战。



靳彤

北京大学动物学博士,大自然保护协会(TNC)中国项目科学主任。她领导中国TNC的科学团队,作为技术支撑深度参与了TNC在保护地、气候变化、淡水、海洋、城市等各领域的工作,为各个保护项目提供从战略规划、项目设计、实施到成效监测评估的全过程科学指导和技术支持,并依托项目实践进行保护工具方法以及培训体系的开发,切实体现TNC“以科学为基础”的工作方法。靳彤博士作为大自然保护培训网络(CCNet)的中国负责人,拥有丰富的生态保护规划经验和近二十年的一线保护与研究实践经验,尤其是在各类自然保护地的规划管理及野生动植物调查监测方面。她还是国际社区保护地联盟ICCA的中国专家组成员,国际土地保护网络(ILCN)理事。

杨方义

桃花源生态保护基金会保护联盟主任。他长期工作于自然保护机构,主要关注领域为自然保护政策及投资。他2004年加入自然保护组织保护国际,参与管理关键生态系统合作基金。2011年,开始管理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的森林项目,主导设计了澜沧江流域基金。2013年开始服务于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参与设计了清源行动、自然教育及公益创投等资助策略。2019年他帮助海洋保护计划基金会启动了蓝色倡议基金。他参与了中国社会公益自然保护地联盟的建立,并担任国际土地保护网络(ILCN)理事。


彭奎

中科院生态学博士,美国马里兰大学博士后,永续全球环境研究所(GEI)项目经理。中国社区生态保护专家,主要负责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社区发展及气候适应等方面的研究。目前正引领团队开展中国自然保护体系和国家公园改革的开创性研究,并在三江源、祁连山、宁夏、四川、内蒙等中国西部地区以及东南亚国家开展基于社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经济发展实践。他是中国生态环境部《生物多样性公约》咨询专家,中国公民生物多样性联盟、社会公益保护地联盟的主要发起人和参与人之一。



往期回顾


大自然保护系列之七——土地保护、人类健康与福祉

大自然保护系列之六——共生——环保管理中的激励关系、恢复我们的淡水资源

大自然保护系列之五——有关环保金融的全球调查、欧盟私有土地保护的法律工具

大自然保护系列之四——连通大学与土地保护组织、商业农作中的环境保护

大自然保护系列之三——大型自然保护地经验交流和协作领导、英美法系辖区下的环境保护工具和策略

大自然保护系列之二——ILCN/ELCN地球日线上环境保护大会

大自然保护系列之一——建立私有保护地标准和实践指南、21世纪大自然综合保护问题探讨


北京大学-林肯研究院

城市发展与土地政策研究中心

微信公众号ID :北大林肯中心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北大林肯中心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