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她是格莱美致敬的唯一一位中国人,奉献了一生,优雅了一世,而你恐怕还不知道她的名字…

2017-03-06 度公子 美晨生活



她是一个伟大的声乐教育家,魏松、张建一、廖昌永,这些站上世界舞台的歌唱家,都是受她指导,才抵达了那样的艺术高度。


她也是一个流淌着炽热爱国血液的歌唱家,《长城谣》《最后的胜利是我们的》等脍炙人口的歌曲,都是由她唱红了大江南北。


直到95岁高龄,她还坐在钢琴前教授学生,力图为这个国家再多做一点贡献。


她就是声乐教育大师,周小燕。



01


1926年,银行家周苍柏,

做了一件极具风险的事。

共产国际运动有笔巨款,

准备汇入中国支援革命,

没有一个银行敢接手。


周苍柏深知事关重大,

巧妙地布了一个局,几经周折,

才将钱分文不少转入共产党手中。

在他看来,凡是有益于国家的事,

即便冒着性命危险也要做。



这多少与周苍柏,

早年在美国的经历与有关。

周家曾是工商世家,

曾创下湖北有名的周恒顺机器厂。


从上海南洋公学毕业后,

周苍柏赴纽约大学攻读银行系。

家道中落,他只得半工半读。

彼时中国积贫积弱,华人在海外,

看尽了人家的脸色,受足了歧视。


青年时代的周苍柏满腔愤懑,

从那时起,他时刻提醒自己:

中国要强盛,必须靠中国人,

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人,

一定要为这个国家做点事。



1917年8月17日,

周苍柏迎来了女儿周小燕。

年少时,周苍柏酷爱音乐,

却因经济受限没机会深造。


对自己的几个孩子,

他不单强调爱国教育,

还买来各种乐器让他们学习。

周小燕的童年时光,

就是在各种美妙的音乐中度过的。


周末,家里举办音乐会,

她弹钢琴,大弟弟吹萨克斯,

小弟弟拉小提琴。

几个孩子的音乐天赋,

自幼展露无遗。



18岁那一年,

她决定将音乐作为终身事业。

考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

主修钢琴和声乐两门课程。


接受正规训练后,周小燕进步飞快,

但不久后,“七七事变”爆发,

周苍柏毫不犹豫地对孩子说:

“上海沦陷了,决不能为了读书,

就去做日本人的顺民。”


在这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

周小燕果断放弃了个人前程,

怀揣着对国家深沉的爱,

愤然投身抗日宣传活动。


02


1937年春天,

上海艺华影片公司,

开始拍摄《关山万里》。

导演潘孑农邀请刘雪庵为影片配乐。

讲述国仇家恨的故事最终没能完成,

刘雪庵就把写好的插曲《长城谣》,

刊载在自办刊物《战歌》当中。

这首歌很快被抗日青年传唱。


当时,19岁的周小燕,

和朋友们组成合唱团演唱抗日歌曲,

在医院、在街头,在隆隆炮火声中,

一次又一次深情地唱起《长城谣》。

那几句“四万万同胞心一样,

新的长城万里长。”的歌词,

不知激励了多少战斗青年,

让他们前赴后继、奔向战场。



抗日烽火燃烧大地,

全国人民同仇敌忾。

虽然一个个城市相继沦陷,

但周苍柏觉得,抗战必将胜利,

待到家园重建的那一刻,

国家还是会需要更多的人才。


一番深思熟虑后,

他决定送孩子出国深造。

在送周小燕姐弟去巴黎前,

他再一次对女儿说:
“要记住,你是中国人,

不比外国人笨,要学得比他们好,

等学成了,一定要回到中国,

这个国家需要你。”


周小燕谨记父亲所说的话,

留学途径新加坡,特意灌制唱片,

再次开嗓演唱了《长城谣》。

广大侨胞听后,纷纷捐款、捐物,

有的愤然回国,支持抗战。



父亲对国家的热爱,

犹如滚烫的血液一般,

自然地延续到女儿身上。

到巴黎后,在作曲家亚历山大帮助下,

周小燕顺利进入巴黎俄罗斯音乐学院。


此后7年之久的时间里,

她和祖国的亲人毫无音讯联系。

尽管如此,父女心意是相通的,

对国家那颗赤子之心是一样的。

为国人争光,让外国人另眼相看,

周小燕抱着这样的目标磨砺7年。

28岁,她登上巴黎国家大剧院,

用金子般的歌喉征服了全场观众。


2年时间里,她名声越来越大,

一次又一次被海外媒体争相报道。

1947年,在被称为20世纪,

最重要的音乐盛会,

第一届布拉格之春音乐节上,

周小燕用西方演唱技巧,

唱出中国人自己的旋律,

刘雪庵的《红豆词》、贺绿汀的《神女》,

用民歌改编的《大河》《杨柳》,

第一次让西方的观众,

领略到东方音乐之美。


03


彼时,西方给她的,

几乎都是最高级别的评价。

当她举办了个人独唱音乐会后,

德国的媒体曾赞叹道:
“一个中国的黄莺唱出了舒伯特的歌声!”

周小燕因此被称作“中国之莺”。


《巴黎周刊》亦是赞誉极高:

“她完美无瑕的技巧,

让每一个音符都变得明亮,

像是滚落的珍珠那样圆润,

每一段听了,都会如痴如醉。”



在欧洲,周小燕用英语、德语、

法语、意大利语、俄语唱歌,

但她始终没忘记自己是中国人,

经常参加海外华人的聚会,

用歌声来激发他们回国的热情。


无论到哪儿,她都身着旗袍,

一有机会,就要唱中国民歌,

向西方人传播中国的文化。

后来,吴祖光遇到了她,

告诉她:“我曾经遇到一个汉学家,

问他为什么对中文产生兴趣,

他就说因为听过你的歌,太美了,

不但歌声美,中国的语言也美。”



就在事业最辉煌时,

周小燕毅然放弃优渥的条件,

回到了日夜思念的祖国。

彼时,中国正处内战,

中华大地上满目疮痍。

眼前的一切令她无比心痛。


一回国,她便为同胞四处奔走,

参与学生发起的“反饥饿反内战”运动,

到各大高等学府演唱爱国歌曲。

几乎每一次深情的演唱,

周小燕眼中都有泪光闪烁。

“我离开得太久了,

国家已经变成了这个样子,

我必须马上为它做点什么。”


所以,新中国成立后,

当上海音乐学院找她担任教师,

她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个工作。

“讲台是舞台的延续,

如果我能够当一个好老师,

教出一个个优秀的学生,

比一个人成名意义要重要的多,

如果他们能够教更多的学生,

中国文化就会走得更远。”



就这样,

周小燕开始了教授生涯。

每次踏进上音门口,

碰到天南地北的学生,

那些尊敬和信任的眼神,

都会让她感到责任重大。


在新中国第一次文代会上,

周恩来总理邀请她唱《马赛曲》。

旋律她虽然熟悉,歌词却很陌生。

周总理兴致来了,就领大家一起唱。

一旁的人偷偷告诉周小燕:

“当初总理留法寻求救亡之道,

经常唱《马赛曲》来激励自己。”

听着激昂的歌声,周小燕热血沸腾,

临别时,周总理特意题词:

“为建设人民音乐而努力。”


带着这样的嘱托回到上海,

周小燕几乎每天都工作到深夜。

家人朋友时常催她结婚,

“你都过了30岁了!”

周小燕根本顾不得那么多,

“我还是先把自己的精力,

放在培养学生上吧。”


04


1951年9月,

新中国派出文化团访问印度。

团员里,几乎都是文化精英,

郑振铎、季羡林、冯友兰、常书鸿…

唯一的女性,就是周小燕。


从太平洋到印度洋的轮船上,

日落时的余晖洒满整个海面。

眺望日暮景色的周小燕没想到,

一个名叫张骏祥的电影导演,

一路上都在不远处默默观望她。

因为有留洋的经历,在一群男性中,

周小燕显得真诚大方,热情而不逾,

她的美丽深深俘获了张骏祥的心。


借着给大家拍照的时间,

张骏祥就总找机会跟她接触,

两人一路交谈,讨论文艺。

终于,在泰姬陵沐浴月光时,

张骏祥大胆地向她表白了。

皎洁的月光和纯美的爱情,

直到多年后,周小燕想起那一刻,

还会有怦然心动的感觉。



在相守一生的承诺下,

两人举行了简单的婚礼,

随后各自在岗位上,

为新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可惜,幸福的时光持续没多久,

轰轰烈烈的浩劫来至眼前。

别说是教学,看书、唱歌也不行。


不久后,一家人星散四方,

孩子被送去了黑龙江,

张骏祥养猪,周小燕喂鸡,

夫妻两人被叫做“猪公”“鸡婆”。

精神和肉体上受够了折磨。


一天,周小燕正在干校劳动,

有人告诉她校门口有人找,

她走到门口,只见一个老头,

头发花白,佝偻着身子,拎了个旧包,

定睛看才认出是分别了两年的丈夫。

两年的时间不算长,

却让张骏祥老了十岁。



1973年一个下午,

周小燕正在干校喂鸡,

突然被人叫到学校。

推门进屋,看到两个军人,

周小燕以为出了什么事。

没想到其中一位站起来,

身体笔挺冲她敬了个军礼。

原来这个名叫魏松的小伙子,

是来跟自己拜师学艺的。


随后,魏松跟着周小燕学发声。

周小燕听了他的嗓音后说:

“你是洋嗓子,可以唱歌剧,

下次你来我家,我放给你听。”

当时不允许唱“封资修”,

更不可以带学生去家里上课。

但为了让魏松唱得更好,

周小燕冒着特别大的风险,

给他听歌剧唱片。


魏松后来成为歌剧院院长,

回忆那段岁月,非常感激:

“是周老师改变了我的一生,

那是我第一次听到卡鲁索,

第一次知道什么叫男高音,

第一次知道世上有这么美的歌声。”

要不是周小燕让他从中音改为高音,

魏松可能一事无成。


05


浩劫过去后,

周小燕回到岗位上。

虽然吃了不少苦,

但她从来不放在心上。

曾有人问她是否后悔回国,

她斩钉截铁地说不。


“这里是我热爱的祖国,

能为她出一份力,我感到骄傲,

如果我没有回到这里,

我才会感到无比后悔。”


当别人提及苦难的岁月,

她总是非常乐观、豁达:

“之前我是只会唱歌的,

但那时我学会了别的东西,

比如说怎么养鸡。”



当磨难过去,

重新回琴房教学,

周小燕投入全身心的热情,

很快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学生。

别人问她有什么训练体系,

她总是无比谦逊地说:

“体系我还谈不上,

我每天都在发现新的东西,

真的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


唯有谈到对学生的挑选,

周小燕说:“重要的是品格,

首先,他必须爱国、爱音乐,

永远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

愿意为人民歌唱,为祖国奉献。”


满足这点,她就不在乎出身,

在她的学生里面,工农兵都有,

魏松是军队,张建一是工人,

最有名的廖昌永是农民。

对待学生,她一视同仁。

面对外界的赞美和肯定,

她却总是笑着回答:

“不是我教得好,是他们悟性高。”



当初廖昌永到上海,

因为是个农家的孩子,

见到她时紧张得不行,

不仅钢琴、乐理基础差,

一开口就是浓浓的川音。

这在声乐里是学习大忌,

为了纠正廖昌永的发音,

周小燕开小灶,一句一句纠正。


后来,廖昌永参加世界歌剧大赛,

多明戈问他:“你的唱歌技巧,

是跟外国的老师学的吗?”

廖昌永笑着说不是。

多明戈当即感佩道:

“你的老师太伟大了。”



魏松面对媒体采访曾说:

“她真的是无私,这么多年,

周老师教课没收过我们一分钱,

她觉得你只要进步了,

就是对她最好的报答。

如果你浪费自己的天资,

那就会非常伤她的心。”


曾有一个少数民族的女孩,

专程到上海找周小燕学声乐,

临到交钱,周小燕不要自己那份:

“你给伴奏的老师交费就可以了。”

看着学生离去的背影,

她对身边弹琴的老师感叹:

“是个好苗子,可惜文化课不好,

不知道考不考得上,但只要她来,

我还愿意教。”


06


不仅是唱歌,

她还教学生如何做人。

张建一学声乐时,

去四川演出,大获成功。

一高兴,当晚跟陪同多喝了几杯。

第二天演出,嗓子突然沙哑了。

观众没反应,周先生一声不吭。

等张建一下了台来,她激动地对张建一说:

“你这是自私你知道吗?

你没把观众放在心里!”


从来没见过老师发这么大火,

张建一羞愧难当,从此滴酒不沾。

 10年后,张建一回沪借宿周家,

已成为美国大都会歌剧院的名角。

两人谈到半夜,张建一兴奋不已,

失口说出“真想喝点酒”。

周小燕忙起身,翻寻橱柜,

拿出了家里最好的酒。



1999年,

廖昌永参加国际大赛,

抱得金奖凯旋,有点飘飘然。

一个小镇请他去演出,

他认为是小地方,不放在心上。

周先生当即沉下脸:“你现在唱给我听。”

廖昌永刚开口唱了两句,

周先生就听出不对劲的地方,

人心浮躁,歌声果然散了神。


周先生便语重心长道:

“对待任何演出,你都得事先想想,

你得为词曲作家的心血负责,

对那些买票的观众负责。”

这段话,廖昌永终生难忘。



学艺和做人,

周小燕哪样都不轻视。

正因为如此,1984年,

在维也纳国际声乐比赛上,

她带着亲自培养的4个中国学生,

打败另外243名世界各地的金嗓子,

一举夺得三个金奖,一个银奖!

震惊了整个世界!

这正是周小燕想要的结果,

为祖国培养更多的声乐人才,

让全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



歌剧在国内不景气,

许多学生学成后只能去国外。

周小燕看了非常着急:

“辛辛苦苦培养这么多人,

是为了让你们留在中国啊!”

70岁这年,她还在四处奔走,

组织创办了周小燕歌剧中心,

就是为了留住人才,推广歌剧,

让学生有一个用武之地。


人们都说“中国歌剧走入低谷”,

她不舍昼夜带着学生排练,

结果不慎摔倒,导致大腿股骨骨折,

即使在病房里面,还在指导学生,

最终,《弄臣》演出大获成功,

重振了歌者们的信心。


07


1996年,与周小燕,

共度40个春秋的老人走了。

孩子们想让她去国外养老,

她当即跟女儿表态:

“我哪儿都不去!

学生在哪儿,我就在哪儿,

我只为中国培养学生。”


年岁越来越大,

她的教学热情丝毫未减。

知道她身体不好之后,

学校强制她一天只教两个人,

每天早上只许上两节课。

但是她却偷偷给学生加课,

以至于她家晚上还有歌声。



加课时,她对学生们说:
“想唱就唱,想吃就吃,

把这里当成自己家就行。”

害得保姆难以预测吃饭人数,

经常搞得手忙脚乱。


非典期间,学校停课,

她觉得自己浑身难受,

“没有学生,我就没有了生命。”

直到95岁高龄时,

她还在指导学生:

“只要教出一个学生,

我就觉得是一个收获,

好像农民有好收成一样开心。

有人问过我何时才关门,

我说,既然是终身教授,

我就要干终身,干到底!”



她对学生的爱,

就是对祖国的爱。

她想为这个国家,

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歌唱家。

抗战胜利50周年,

她已经78岁的高龄,

在长城上再次唱起《长城谣》,

依然像当年一样满含热泪。


“我想到当初那么多人牺牲了,

换来了祖国如今的繁荣昌盛,

他们走掉了,我却活了下来,

他们没看到的,我现在看到了,

很多可能比我更有才能的人,

却没能幸运地获得这样的幸福,

所以我希望每多活一天,

就多付出一些。”



得意门生办音乐会,

整场都唱外国歌,

只在返唱时加了《长江之歌》。

下来之后,周小燕厉声责问:

“你既然是中国歌唱家,

为什么不把中国歌列入正式曲目?”

后来,上音声乐系规定,

学生每学期攻下的10首作品,

其中必须有4首中国歌曲。


周小燕经常对学生们说:

“学美声为了什么?我们是学习西方人,

如何用科学的技巧发声,

再来为本民族音乐文化服务。

学了别人的唱法,最终为的是,

向世界传递中国的歌声,

让人家感受到中国文化的美!”


08


为国家做了诸多贡献,

周小燕从来不计得失。

上海评选“教育工程奖”,

给了她一笔奖金。

一看到是“贰”字打头,

她连忙给组委会打电话说:

“2万元,给的实在太多了!”

人家有点不明白,“是20万呀!”

她仔细一看,确实是20万:

“我现在要那么多钱干什么,

应该给那些贡献更大的人啊,

不是还有好多科学家吗?”



在人前,她从不摆架子,

永远保持灿烂的笑容。

她不穿名牌,却擅长搭配,

每天爱美地登着一双高跟鞋。

在她的笑容和气质上,

人们看不到历经的磨难,

只能看到她对学生的关爱,

以及对生命的热情。


直到97岁,面对媒体,

她说自己还有两个心愿:

“一是能够创作出让中国歌剧,

在世界上站得住脚的作品,

二是能够再多为这个国家,

培养几个优秀的人才。”



81岁那一年,

周小燕被诊断为脑血栓,

病情刚刚好转没多久,

她就叫学生来上课。

得了中风症状说不出话,

做完针灸医治痊愈后,

她兴奋得像个孩子一样:

“太好了,我又能工作了,

又能弹钢琴教学生了!”


82岁时,又一次大手术,

把家里人吓出一身冷汗。

但她一次次战胜病魔,

直到95岁还在指导学生。

即便后来行动不便,

无法亲自指导学生练习,

她还是会通过手机,

给学生一些指导和建议…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2016年3月4日凌晨,

周小燕先生因病告别人世,

享年99岁…



在第59届格莱美颁奖礼上,

在向逝去的音乐大师致敬环节中,

大银幕上出现了周小燕先生的身影。

这个曾经用歌声征服西方,

让西方听到中国美丽民谣,

并为祖国培养无数人才的教育家、歌唱家,

始终被世界乐坛铭记和尊敬。


这是我们华人的骄傲,

也是我们最应该感谢的人。

感谢她将中国的文化,

带到了世界文化之林,

让西方看到了它的瑰丽和深邃。

更要感谢她用一生的能量,

谱写下中国现代声乐的篇章,

培养那么多优秀的歌者。



她的一生,春风化雨,

每一分才华,每一丝热量,

都投入到了自己的事业,

都传授给了自己的学生,

都奉献给了自己的祖国。


先生用一生践行告诉我们,

爱国最好的方式,莫过于彰显价值,

倾自己之所有,

为这个国家不断贡献力量。

这样不遗余力的爱国家、爱民族,

才值得我们以十二分敬意仰望,

和用毕生时间去学习。


- END -

声明:本文章、配图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可能感兴趣:


从8岁的穷困难民,到让四任美国总统“钟情”,这个60岁的中国女人,就是一个大写的服气!


请戳"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