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他身家千万,却1美元毛衣穿十几年。看了他,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贵族”!

2017-03-16 环球人物 美晨生活

来源:环球人物杂志(ID:globalpeople2006)

本文已获授权


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

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


我原想捧起一簇浪花,

你却给了我整个海洋。





看过董卿新节目《朗读者》的都知道,

节目的最后一位嘉宾都是一位重量大咖

比如第一期是96岁的翻译家许渊冲,

第二期是声音艺术家乔榛。


但上周的节目有些特殊,

最后一位嘉宾没能来到节目现场。

他是位已故近5年的清华老教授,

而代他朗读的,

是一群来自贫困地区的孩子们……


朗读结束时,董卿红着眼睛说:


「他燃尽了自己,了无遗憾。

而他的精神,烛照世界,永不熄灭。」



人民日报》说他是:


「蜡炬成灰,光愈灿。」


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位老教授?

在他身上,

又有着怎样的一种力量?



在清华校外一栋塔楼里,

有一套70多平方米的老房子,

这就是赵家和的家。


屋里铺着最老式的地板砖,

唯一一件没有与时代脱节的电器,

还是学生在几年前“实在看不过去,

硬给买来装上的液晶电视”。


一个褪了漆的双门书柜,

一个有些歪斜的四轮置物架,

一个小小窄窄的茶几和

一个素色简易的三人转角沙发,

就是他家客厅里的全部家具。



赵家和去世后,

老伴儿吴嘉真常常一个人坐在这里,

整理他生前的笔记、书稿,

偶尔也会出神地望着墙上悬挂的金婚纪念照。

那是他去世前2个月,

打起精神陪她在清华园拍摄的。



之所以要在校园里拍金婚照,

是因为赵家和是个“清华人”——

生在清华、长在清华,

他的父亲曾是清华法学系的主任。


1951年,17岁的赵家和

考入清华无线电电子学。

毕业时,他拿到了

清华第一届“优良毕业生”奖状。

这个被同学公认为“绝顶聪明”的人

选择了留校任教。


1977年,清华筹建电化教育中心,

43岁的他二话不说,

割舍掉心爱了半辈子的专业,

第一次转行;

两年后,学校调他到科研处搞管理,

他再次转行;

1985年,年过半百的他第三次转行,

筹建清华第一个文科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转行,意味着开垦拓荒,

也意味着放弃。

每次接到新任务的赵家和

只说一个字“好”。


“干一行、爱一行,

爱一行、成一行。”

很多人这样概括赵家和。


在科研处做管理的时候,

他因为外语好被派到国外采购设备。

当时出国条件艰苦,

他一个人既当领队又当翻译,

白天与外国人谈判,

夜里还要与国内商讨策略。


最后,他用几乎市场价格的一半,

带回了当时十分先进的计算机。

可20多天的连轴转,

让他一下子瘦了十几斤,

还落下了失眠的毛病。



后来,他参与筹建经管学院。

在那个“两手空空”的年代,

全院只有一个系,

院办公室也只有4张办公桌,

这边坐两位副院长、

那边坐书记和副书记。


尽管条件艰苦,

但他总能在关键时候提出不少好主意:

他主张加强金融专业,

为国家对外开放输送人才;

后来金融系的整个教学大纲,

具体到上什么课、讲什么、

谁来讲都是由他主笔起草的。


 1998年,赵家和退休,去了美国,

被得克萨斯州立大学返聘为客座教授,

讲授中国经济改革实践。



很多人都以为,

他颐养天年的好日子要开始了。

可没人知道,

他依然过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苦日子。


去超市,

他只买最便宜的鸡腿和法棍面包;

去商场,

他买的一件1美元的化纤毛衣,

一穿就是十几年;

一家人一个月的生活费,

都不会超过100美元;

如果每个月能省下几块钱去吃一顿中式自助餐,

就是全家人最奢侈的享受。


就这样,任职了3年后,

赵家和带着20多万美元回了国。

他把这些钱全都交给了

从事金融投资的学生来“打理”。

而他自己继续在外讲学、

给商业机构做顾问


赵家和从没有问过投资的收益怎么样,

直到2005年的一天,

学生告诉他账户里的钱已经超过了500万。

赵家和沉吟片刻说:

“嗯,可以做点事了。”



原来,他要做的事是捐资助学。

为了解贫寒学子的生活状况,

赵家和坐公交车,

一趟趟跑到北京的远郊延庆考察

老伴心疼他,

劝他包个车,他却不舍得。


奔波了大半年,

赵家和终于得出了结论:

从小学到初中有义务教育,

上大学有国家助学贷款,

这钱要花在穷孩子“最要劲”的高中。


从2006年开始,一笔笔助学款从北京寄出,

他前后动用了200多万积蓄,

资助了几百个贫困高中生,

而最后的署名只是“一位清华退休老教授”。



3年后,赵家和决定改变捐助方式,

从白银市实验中学整班资助开始,

把捐助范围从全国多地向西部聚拢。


后来,他又有了成立一个助学基金会的想法,

好让助学行为更加长久和规范。

至于基金会的名字,

大家都建议用“家和”,

因为既是他的名字,

也有“家和万事兴”的意思。


赵家和却直摇头,

他沉默良久,

一挥手说:“就叫兴华吧。”

音似“清华”,

这是他眷恋了一辈子的地方,

也是他毕生的追求。



助学走上了正轨,

可赵家和却查出了肺癌晚期,

癌细胞已经向脊椎和脑部转移。


当时,赵家和的账户上已经有上千万的资产,

足够支持他接受最好的治疗。

可他却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

保守治疗,捐出1500万全部积蓄用于助学。


为了治疗癌症,

赵家和需要用一种英国进口药,

效果是好,但价格昂贵,

一片就要500元。

他听说有一种仿制药,

只要50块钱一片,

就托人带了一些,

结果因过敏而高烧不退。



赵家和的脾气很好,

一辈子没和老伴儿拌过嘴,

但因为这个药,

他没少和老伴儿发生争执。


最后,他想了一个办法:

一天吃进口药,一天吃仿制药,

可结果还是过敏。

后来,老伴儿看他实在难受,

这才偷偷把药换成了进口的。



2012年,由赵家和捐资倡导建立的

甘肃兴华青少年助学基金会正式成立。

基金会成立当日,

赵家和从病榻上打来电话

不要向媒体透露他的姓名,

也不要带回任何礼物。

所以,最后在新闻稿上写的是——

“一位身患癌症的清华退休老教授”捐的钱。


这一年的7月,

甘肃省白银市实验中学

一个受捐班级的高考分数创了一个奇迹:

全班高考最高分677,

一本录取率高达88.37%。


但不幸的是,也是在这个月,

赵家和溘然长逝。



在生命的尽头,

他没有花圈簇拥,

也没有白菊黑纱,

他捐出了自己的遗体,

用于医学研究,

而留给儿女的,

只剩下那套70多平米的房子。

他在遗嘱里特意嘱咐:

“要卖房,只能卖给学校。”


在《朗读者》的节目里,

他的女儿说↓↓↓



有人说,赵家和是“富有的穷人”:

可以赚得大钱,他放弃了;

已经赚到的钱,他也放弃了;

就连人人羡慕的生活,他都放弃了。


而这,或许正是我们为何如此尊敬赵家和教授的原因。

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总该有人提醒我们:

什么才是真正的“贵族”。


最后,花13分钟看完这个视频,你会受益匪浅↓↓↓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s00234lb5qh&width=500&height=375&auto=0


环球人物新媒体根据网络资料整理

转载须经授权

声明:本文章、配图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更多精彩请戳"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