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关于2017自媒体,请绕行这5个人云亦云的大坑(深度长文)

2017-05-07 媒哥说媒 微果酱


近日参加过一个自媒体内容创业峰会,台上喧嚣的大号,多有这样的表达:


  • 流量红利不再,现在自媒体很难增长

  • ▪媒体行业在下滑,现在年轻人都去看娱乐网综

  • ▪粉丝社群具备连接的价值,做社群者拥有未来

  • ▪知识付费火热,很多大号做课挣到钱了

  • ▪内容电商是增长趋势,自媒体做电商正当其时


自媒体砖家们经常用这样的论调来行文,就像布道的先知一样,成功地忽悠了一堆看客,尤其是那些想做自媒体而不得入门的上班族们。


问题是真的这样吗?


如何辨别内容创业路上的大坑,这才是困扰自媒体人的问题。


下面媒哥带你看看这些陈词滥调,和它背后的逻辑。满满地经验,带血的文字,给你老司机的即视感。



流量红利不再


砖家说:“微信红利期过了,流量红利没了”,“现在要去多平台分发,去做传播矩阵”。


【媒哥解读】


果真是自媒体流量下降了吗?


微信的新用户增长减弱了,但用户的打开时长和粘性并没有降低。也就是说,同样是打开阅读,公众号的整体阅读时长变化不大,但变化的是竞争中各个不同的自媒体主体。


用流量思维来解读公众号本身就是个错误。好比用车流来解读马路的价值一样。长安街就算是不过车,也是最牛掰的马路。


流量思维根源于传统的线下商业,在大马路上开个店,自然就能获取面前经过的人流,总有几个人傻钱多的进来消费吧。


传统的大超市,为什么厉害?就是因为整合了较多的产品品类,从而创造了购物人流的集中度,进而实现了交易。


可在移动互联网发展到今天,数据更精准,人群可定义,经过多层次接触点可以明确用户画像。


流量思维没有以前重要了。更重要的是“精准的流量”,或者说“精准用户”。


有了精准的用户画像,有了群体的共同特征定义,才能实现精准化推荐,提升商业价值。


那么我们再来看,不同的阶段,公共号/自媒体带来的功能是不一样的。


有两种维度,一种是Exposure展现,一种是Deliver传递价值。



Exposure,就像是广告的曝光,侧重的是展现露出。在跑马圈地的阶段,谁能最大限度地让大家看到,谁能拥有最多的粉丝,就胜出了。


Deliver,就是传递传达,侧重的是价值的传递和实现。在精耕细作的阶段,谁能最大程度地分清楚用户是谁,用户需求什么,并传递给他们,就胜出了。


所以,回过头来看,我们就明白了。


你所需要的,不是“流量思维”,而是“用户思维”;不是最大化的展现/圈粉,而是去传递价值满足需求。


当展现竞争进入白热化的时候,在象限之间,由展现向价值方向迁移,才是根本之道。


举个例子:


在2015年母婴公众号爆发的时期,凭借两三杆枪,去找网上内容来“借鉴”一下,就可以实现快速圈粉。


那时候,妈妈们逐渐形成阅读习惯,有85%以上的用户会把公众号内容当做了解育婴常识的第一来源。获得最早关注的一批公众号包括父母必读、妈妈手册、亲子派等具备先发优势。


到了2016年,用户动辄关注20多个母婴号,慢慢地就会取消关注一些,具有原创能力和独特功能的才能被记住。比如以原创漫画为特色的粥悦悦、以解决睡眠为核心功能的小土大橙子等。


如果没有自己的原创和个性,跑去多个平台去分发也无济于事。这个阶段更注重对价值的挖掘和回归。


懂茶帝一个茶叶自媒体,只有几万粉丝,却都是喝茶发烧友级别(重度精准用户),也能靠为茶友甄选产品来实现不菲的商业变现。



媒体行业衰落


砖家说:“媒体行业在下滑,现在年轻人都去看娱乐网综”


【媒哥解读】


媒体行业下滑了吗?


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四大传统媒体在用户生活中所占的时长比重确实在下降,但互联网衍生出来的媒介形式正在爆发。


视频、直播、各大公众号平台、头条等新兴媒介形式都在抢占用户时间。用户总时间是有限的,出现各个平台增长下跌都很正常。


微信公众号作为用户手机阅读的第一大平台,作用并没有减弱。


不同的媒介形式,适合不同的传播内容。图文适合传递深度内容,可在任何时间地点浏览;音频适合多任务场景,不占用用户眼睛;视频适合场景展现,尤其善于娱乐表演;直播适合现场感,直击发生的一切过程步骤。


有一个现象,新媒体兴起中挑大梁的,大多是传媒出身的专业人士。


媒介形式始终在变,不变的恰恰是有质量、有价值观的内容本身。


举个例子


黎贝卡曾在南方都市报做记者,2015年创立公众号时已经错了第一波红利期,但依然在不到两年时间聚集了百万级别的粉丝。


她分享的内容都是时尚消费话题,所推荐的都自己亲自试用。用持续优质的内容,和无处不在的人格化背书,传递了追求时尚、愉悦自我的女性价值观。


一条的徐沪生,新世相的张伟,咪蒙,都是媒体人出身,从传统媒体跨到新媒体的行列。


下滑的不是媒体,而是端着掖着藏着的传统内容生产方式。持续产出内容,输出价值的,大多还是有功底的媒体人。



社群很重要        


砖家说:“粉丝社群具备连接的价值,做社群者拥有未来”。


【媒哥解读】


粉丝社群真是这么重要吗?有几个自媒体建立起像样的粉丝社群来?


除了一些付费读书、群里共读的读书号和一些开课教育的群组之外,很少有自媒体能建立起活跃的粉丝群。


罗辑思维最初发展过会员体系和各地粉丝群,现在去做得到APP搞知识付费了。吴晓波老师最早搞粉丝节,搞高端订制目的地游,现在直接去做付费音频会员。


成为一个活跃社群,需要有共同的使命,有任务,有仪式感的组织,有象征性的领袖。需要经过多层的组织,不断地互动,沉淀下来活跃的社群参与者。


而普通人加入社群的目的不过是好奇,付钱进来看看。难以坚持这件事上,是人性的通病。不是靠一两次活动就能搞定的。


为什么妈妈群邻居群的活性就很大?


妈妈们因为孩子的年龄阶段所遇到的问题基本一样,有育儿知识焦虑和探寻共性问题的需求,所以更乐于分享和交流。


邻居群也是一样,因为地理属性的重合都会去找吃的、找物业、找服务商,有一些共同的需求问题要解决,可能更容易形成社群。


但还不是真正的社群,没有共同目标,没有更大规模的组织形态。最后恐怕沦为做微商的通道。


举个例子


小米的“米粉节”很有名,领头人阿黎最早就非常注重粉丝营销,“为发烧而生”的小米设计了米粉节。从50万小米论坛的MIUI用户开始,搭建“爆米花”活动和用户一起玩。



随着用户基数的扩大,到几千万出货量的时候,米粉的群像已经被冲淡很多了。


与其说是社群粉丝营销的胜利,不如说是高性价比的产品,去渠道化的线上销售方式的胜利。后来华为也做起了“花粉节”。在粉丝运营这件事上,没有什么壁垒。


真正的竞争优势是不可复制的优势!品牌的优势,内容的优势,平台生态的优势,这些是商业价值的根本。


没有什么社群是有比较优势的。


当然也有例外,明星鹿晗。他的粉丝活性强于其他明星好几条街,算是巨大优势。追星这件事,无法用理性分析。


社群经营是技能树上最高阶的技能,别听信他人忽悠。埋头做好实事,做好内功是硬道理。



头部内容IP很火热


砖家说:“知识付费火热,很多大号做课挣到钱了”


【媒哥解读】


知识付费真的看上去很美吗?


恐怕未必。


首先来看看火热的头部内容。问题是,不做课程和付费订阅之前,恐怕也是名人大V。


李笑来老师是前新东方名师,出版有《时间的朋友》,在得到APP上开设专栏是顺利成章的事情。不开订阅专栏,人家的书还能卖几万本呢。吴伯凡老师在伯凡时间开课之前,光做《东吴相对论》就五年多时间。



要知道抓人眼球,做个新奇的营销,号称知识终于可以转化为钞票了。也就这么一回儿。


哪里有那么多的名人IP,头部内容?喜马拉雅平台抢的到,你抢得到吗?


对于平台而言,最大化去找名人来开课,帮助他们把知名度变现,把粉丝变现,最终靠的是流量化逻辑。


对自媒体人来说,就是大坑。凭啥人家头部内容被你摘了果子,你能提供额外的流量资源(非名人自带的粉丝流量)支持吗?


知识产品也要讲逻辑的。不是一任性就卖火了(你看到的表象)。


说白了,还是回归产品的逻辑。能否卖得动,取决于产品是否满足了大家的需求,填补了市场空白,提供了合宜的服务。



而作为一种教育培训类的产品,一样是看用户口碑,靠二次传播的。


大多数的知识付费课,听了几次就听课人数减少得厉害。付钱之后还概不退款。这也就是在目前的草莽年代能过得去。


未来知识付费,卖的是需求满足,后续服务。靠的是口碑。


举个例子


科学队长是一档儿童科普类节目,由国内一流科学家担纲主讲人,用孩子能听得懂的语言来构建孩子的科学世界。它的话题都是大气、北极探险、植物家族史、大脑特工队等内容。


针对儿童科普类这一相对稀缺的用户需求,做起来会更有特色,比那些漫天谣言,各种吐槽的亲子公共号,有更大的价值。


用户都不傻,愿意为这样的稀缺内容付费,是因为有教育孩子的科普需求。


知识付费又是一阵风。时髦不一定肤浅,但肤浅的认知一定是致命的。埋头做好的自己的知识产品开发,积累自己的势能,比什么都重要。


不要去踩别人家的稀泥,做吃瓜群众,妄谈什么头部内容、品牌IP。



内容电商化是未来


砖家说:“内容电商是增长趋势,自媒体做电商正当其时”


【媒哥解读】


交易型电商增长放缓,内容型电商就是出路吗?


所谓交易型电商就是淘宝京东这些超级平台,随着新用户增长的放缓,增长红利减弱,成为了众多产品方血拼的红海。


流量、比价体系、爆款打造,这些都是交易型平台背后的逻辑。


而内容型电商,就是自媒体产生引导性内容,而消费者在看内容的时机就完成了购买。不管是网红直播、还是公号图文、短视频社区,都是以内容为核心来组织的。


我们来看看两种购物形态的差异:



可以看到,消费者不是在买东西的路上,而是在路上顺便买了东西。首先需要内容足够抓人,人格化背书很强,才能达成碎片化购买。


交易型电商背后的能力是选品(卖什么)、电商运营(怎么卖)和物流供应链管理。到了内容型电商,这些依然重要。


改变的是消费者的决策逻辑,而不变的是产品组织和运营能力。


举个例子


还拿母婴领域来说,妈妈们是微信内购物的主力人群之一。为了孩子想要买全球好物,自媒体推荐了之后,他们会群组交流、会相互问询、会组团购买。


某糕公众号产品出货量上亿,但会遇到产品口碑不好的情况,而妈妈们都是自组织群体,有什么风吹草动,传播都很快。


某童书阅读号在最早红利期招揽了五十万粉丝,童书、玩具等产品团购2015年就能做到三四千万,但近两年处于几乎无法扩大规模的状态。


媒哥曾经做过农产品电商,也曾在县市级电商产业园做过农产品品牌孵化。产品销售的背后,包括产品选品开发、供应商管理、物流供应链管理,需要的都是硬功夫。



内容电商的产品,都是非标品,具有一定特色个性的产品,超市没有卖的,还要不断地换新品搞团购。这比交易型电商更考验选品能力。


持续选择卖得动的产品,有时候比持续产出好内容都难。


创业团队是看基因的,首先问问自己,有没有产品运营的基因。这可不是招三五个电商运营的人,就能解决的。


很多人看着能卖货,也只是把现有粉丝流量进行变现罢了。不能叫内容电商好做,内容电商好卖。用户属性与产品匹配起来,才能有效开展。



 结语 


难得遇到一个社交媒体爆发的好时代。


头部号到了弄潮的时候,有很多砖家有一系列研判和鼓吹。所谓乱花渐欲迷人眼。作为还在路上的大多数,得分清楚哪些是饼、哪些是坑。


社交红利期还在发酵,专心做好内容。内容是硬功夫,平台分发矩阵什么的,都是添头。摒弃流量思维,转化成用户思维,为既有的用户提供有价值的服务。


不管是内容电商,还是知识付费,都提供了一种商业化生存的可能性。但还是要看自己团队的基因。所谓社群是最大的坑,用户组织的能力是最高阶的技能,而且只在某些领域有效。


用内容连接用户,只是第一步。


好的产品和服务才是根本,也是你能够用户提供的价值。


—END—


***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媒哥说媒”(ID:meigeshiwo),媒哥,媒体招聘信息公共号创始人,资深传媒人,品牌营销实战派。微果酱已获授权转载。本文仅为作者观点,不完全代表微果酱立场,授权请联系原出处。





想把朋友圈伪装成被屏蔽的样子防偷窥?

后台回复“空白”可及时装13


想把头像变成透明的变隐身状态?

后台回复“透明头像”获取


更多微信工具推荐

朋友圈防偷窥 一键关注 | 微信隐藏功能 

名片涨粉 | 2017微信预测新功能 | 新媒体必备工具


我们出书啦


如果你也喜欢这本书可以长按下图二维码或者点击“阅读原文”进行购买。另外,《公众号思维》也在当当、京东、亚马逊等购书网站同步上架啦,欢迎前往购买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