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让广告回归真实
“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广告时常造假,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创意数据效果’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造假’!” 老黄模仿《狂人日记》,不是偏激,实在是中国广告行业一直都奇葩。前两天,北京还出现了一大群几乎是光着腚,屁股上贴着二维码的女孩儿满街乱走的“广告创意”,也算开了眼。 当然,这些小屁孩儿玩的都不是事儿,最要命的,是广告的传播数据大量造假,做平面的,发行量对外宣称10倍已算有良知;电视收视率本来是好事,神秘注水的GRP最后却成了行业的万恶之源;传统网络、甚至移动互联网APP,什么用户数活跃数,什么CPC\CPA\CPS,绝大多数是数字游戏。 广告贱成这样,老黄也理解为什么自媒体人说到广告收入时的态度模棱两可,一边赚着广告费,一边想着别的事儿;投资人谈投资时,老爱说广告收入模式太单一呀太单一、天花板呀天花板。【罗辑思维】说一亿多收入时,一定要加一句:不是靠广告!大家都觉得,一说做广告,逼格马上直线下滑成屌格。 媒体生产精神内容,它的盈利模式是广告;商家生产物质内容,它的盈利模式是销售;媒体通过内容提炼表现,把产品升华,这个工作就是广告,至于是通过升华后的产品销售赚钱,还是直接收广告费用,它的本质,都是广告。媒体直接介入到生产领域、贸易领域,那干的就是商家的活儿,捞过界了。 商家可以投资媒体,但不要自己跨界去做媒体,商家如果试图用自己的意志去左右投资的媒体,结局必然失败。媒体的价值在于用户,用户的价值高于一切,不应该是《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 同理,媒体可以去投资商家,但不要自己做商家,更不能用自己的意志去左右商家。别以为通过媒体内容凝聚了用户,就代表也懂得了用户的商业需求,然后越俎代庖。脑残粉的钱赚得了一时,赚不了一辈子。所谓社群经济,是媒体做好社群,商家做好经济。媒体赚的还是广告费用,无论是硬广软广、产品附加值收入还是IP版权收入;商家赚的还是销售收入。“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世上没有通吃的神或人。 “不做总统就做广告人”,这是歪果仁说的。老黄对这句话始终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中国的广告人,别说做总统,当个班干部都没底气。 毒瘤般的数字造假、对资本的奴颜婢膝、盘根错节的人脉关系,让中国广告失去了自我。 微信的出现,让老黄看到了广告本质回归的希望,尽管现在看起来还是那么艰难。 从人脉关系看,微信可以说非常简单。一些特殊照顾是有的,中国国情嘛!但相比起传统和互联网媒体而言,微信已经非常干净。上梁正,下梁歪不到哪里去;从资本角度看,腾讯就是最大的资本。微信对亲爹都站得笔直,犯得着对那些所谓广告主折腰? 从数据造假看,老黄相信,微信的用户数据没有造假,一是微信的情怀和节操,二是,犯得着造假吗?微信官方用户数据,市场根本就没有质疑之声。 微信的产品形态,更是让媒体回归内容、广告回归自我的最根本保证——它在移动互联网巨大的入口处形成了生态系统,让内容有足够土壤蓬勃生长,然后通过很多接口:支付、摇一摇、扫一扫、卡券、二维码、原文阅读等等,让内容直接触达用户、广告触达效果——前几天腾讯官方的【微信广告助手】,举了几个案例,其中一个是韶关碧桂园,朋友圈花了20万广告,售出300余套房子,总价值达3亿元——有人怀疑这个数字,老黄宁愿选择相信,因为微信的传播威力,过往任何媒体都无法比照。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腾讯官方的朋友圈、广点通数据脉络清晰、广告风生水起。而微信上的野孩子,三教九流、门派林立的微信公众号的广告收入却一片混乱,杂草丛生。原因就是过往广告业数据造假之风,已钻入这片微信相对来说的化外之地,并呈燎原之势。 公众号自己造假还不可怕。老黄相信,真正做内容的自媒体人,多会爱惜羽毛,在微信上,真正有效果的广告,造假是造不出来的。可怕的是广告业在替公众号造假,公关公司、广告公司、企业市场……一份荒谬的《史上最全自媒体报价》刷爆了屏。原因很简单,只有造假,才有足够利润,像官方朋友圈、广点通,数据真实、效果明显,但那么一点点代理费,塞牙缝都不够啊!20万就卖出3亿房子,让广告业怎么活! 有人写文章,说广告已死,标题惊悚,但实际表达的意思是,广告功能犹生,但广告行业已死。这哥们是个明白人,只是悲观了些。 老黄想说的是,广告功能不会死,且永远是自媒体的收入主轴;广告行业更不会死,而是回归到优质的媒体内容、有效的数据跟踪和连接一切的效果呈现。这些都指归一点——真实。而真实,才是广告的本来面目;诚信,才是商业的本源基石。 |
声 明
作者:老黄
本文为 微果酱 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