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拖拉机、红砖厂房…在“柴油机1959”,遇见顺德工业旧时光!

2018-05-03 顺德发布


“突突突突……”

这是拖拉机在运行时柴油机

发出的独特的声音。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拖拉机承担了重要的货物运输功能,

顺德的大街小巷常见它的身影。


早在1973年,顺德的德力柴油机厂就被誉为顺德机械工业的“黄埔军校”,成功研制出立式柴油机,获得了“国家银质奖”。如今,德力柴油机厂搬往容里工业区继续生产运营。它的老厂区也成为容桂“三旧改造”的一个项目——柴油机1959。



虽然拖拉机几乎绝迹于顺德街头,

由红砖砌成的厂房依旧坐落在工业路,

等待着人们去阅读顺德工业的发展史。


小档案·德力柴油机厂

1

1950年

容奇协生机械厂由政府接管,更名为“地方国营顺德县人民机械厂”,纳入地方工业发展体系。

2

1973年

德力柴油机厂试制190-10型立式柴油机成功。

3

1982年

DL190-12型柴油机荣获“国家银质奖”。

4

1984年

工厂更名为“顺德柴油机厂”,从此转向了“柴油机”的专业化生产。

5

2008年

容桂街道与德力集团签订了土地房产收购置换补偿协议书,把物业收购回来进行统筹开发。

6

2015年6月

容桂通过公开招标的形式,引入社会资本进行改造。


威水史


自主研发柴油机 拿下国家奖



工作日的上午,凤祥路一如既往的车水马龙。从凤祥路转进长堤路,市民在公园里面悠闲散步,德胜河上偶有船只经过。蜿蜒的长堤路连通了旧马路和工业路,那一带曾是容桂最繁华的地方。追溯到40年前,旧马路聚集了大量的粮店、百货店、土特产店等店铺,是容桂的商业中心。而在旧马路旁边的工业路,则是当时容桂的工业重地,沿路建有顺德县柴油机厂、坚得利制衣厂、工人文化宫等单位。



如今,德力柴油机厂已经搬迁到容里工业区,但它的前半生是在旧马路度过的。冯景祥从1975年开始入厂当一线技术工人,现在是德力柴油机厂的负责人。他介绍,上世纪70年代起,在政策的支持与市场的需求下,厂里开始试制柴油机,“当时新会农械厂开始做拖拉机,一开始拖拉机配套使用的机头是广州生产的。而农机厂在机械制造方面有一定的基础,希望能借此开拓柴油机的市场。”


“由于当时没有制造柴油机的经验,只能去把人家的样机买回来,然后解剖,在模仿中创新。1971年,农机厂成功试制190-10型卧式柴油机。1973年,立式柴油机试制成功,在行业中奠定了‘江湖地位’。”冯景祥说,“在当时,能做立式柴油机的厂家并不多,我们的质量还比广州的要好,动力足且省油,顺利地拿到与新会农械厂合作的机会。”他认为,这种敢于拼搏,敢于创新的精神是大部分顺企的“灵魂”所在,也是顺德工业发展的原动力。


1982年,DL190-12型立式柴油机获“国家银质奖”,这既是国家对产品质量的认可,也为企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1984年,该厂更名为“顺德柴油机厂”,从此转向了“柴油机”的专业化生产,并率先在农机行业开创农机“三包”售后服务体系。


42年前开工人大学

38年前就有“QC”小组


顺德农机厂当年被誉为顺德机械工业“黄埔军校”,培养了一大批技术过硬的机械工人,输送到了各个顺企工业岗位。


在繁盛时期,顺德农机厂有超过2300名员工,这些员工有一半以上都是来自于陈村、伦教、大良等镇街。冯景祥回忆,由于农机厂所的工人需要有一定的技术基础,在当时这些技工可不好找,“为提高工人的技术水平,1976年工厂里就开始举办工人大学。在工人队伍里面选取一些肯学的人组成一个班,师资则由本土工程师和一些有经验的老师傅组成。”



工人学习到的技能需要在日常的工作中巩固和提升。从1980年开始,顺德农机厂率先引入“全面质量管理”方法,通过对员工的全员培训、考核以及加强对产品的质量检测要求等方式,在全厂范围内成立了45个“Q C”小组,全面覆盖所有的车间和班组。1981年到1985年期间,工厂扩建改造11条柴油机生产线,其中有192台设备是工厂工人自制的。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其他乡镇企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冯景祥介绍,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出现技术工人跳槽的现象,到现在很多大企业的高管都是当时从这里跳出去的,也算是为顺德的工业发展贡献了一分力量,“在科龙刚起步的时候,顺德柴油机厂派了很多人过去给他们的员工进行培训,对产品的生产研发等方面提供技术指导建议。”


新形象


旧址保留150平米展厅

老工友穿着厂服介绍厂史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顺德柴油机厂发展为“顺德德力企业集团公司”,由一间厂变为三间厂。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顺德德力集团成功实现企业转制。冯景祥表示,受制于周边交通条件企业的发展受到一些瓶颈,加上机械制造加工会产生噪音,德力就开始考虑搬迁的事情。为使东风、卫红等旧城区的布局更加合理,容桂街道有意把旧厂房进行三旧改造。双方一拍即合,2008年8月,容桂街道与德力集团签订了土地房产收购置换补偿协议书。2015年6月,容桂通过公开招标的形式,引入社会资本进行改造。


改造中的厂房


“在双方的沟通过程中,我们希望搬迁后能尽量多保留一些历史元素,让它成为展示顺德机械工业发展史一个窗口。”冯景祥说,“柴油机的总装线、成品测试房等都没有动过,希望能留下一些看得见的东西”。作为旧改项目,“柴油机1959”将规划设置150平方米的展览厅,通过文图展现德力柴油机厂当年的辉煌。



事实上,现在已经有12幅反映柴油机厂发展历程的图挂在厂房的外墙供人参观。这些画是由从柴油机厂退休的梁劲斌提供原始素材和创意的。退休前,梁劲斌在厂里担任工会主席,并负责档案管理,他萌发了写厂史的想法,“德力的发展史可以说是顺德工业发展史的缩影,希望通过这本历史,将顺德工业背后的精神传承下去。”今年66岁的梁劲斌虽然已经退休了,但他平时还是喜欢穿着厂服,特别是向别人介绍老厂区历史的时候。如今,他也是“老城印记”文化保育项目的顾问。梁劲斌会带一些游客走访容桂的老旧城区,了解这个地方的历史文化,“柴油机1959”也是他常去的地方,“城市的历史文化需要呵护与保存,我乐意为此付出自己的一分力”。


“柴油机1959”

工业遗址风貌+时尚休闲基地


近年来,容桂街道投入大量资金对德胜河南岸进行升级改造,多条类似旧马路、工业路的特色文化街活化改造工程将陆续开展。届时,这些老旧街巷、历史建筑将重新注入新活力、赋予新生命、再现新辉煌。



“柴油机1959”项目内的建筑物具有典型工业风貌,根据改造方案,改造遵循“修旧如旧”原则,通过修缮加固,保留了大部分建筑,小部分因安全等原因拆除重建。



为配合整个旧马路、东堤路片区的改造,“柴油机1959”定位为休闲运动商业基地,由中标方投资5000万进行改造。项目分为四大功能片区,羽毛球馆已于2016年正式开业;电影院预计今年6月份能够对外开放;时尚餐饮区目前已有部分餐饮店开放;健身场馆面积1500平方米左右,正在招商中。



梁劲斌认为,三旧改造既要保留历史的痕迹,也要引入一些时尚的元素,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到这个地方。据悉,德力柴油机厂将捐赠数十台享誉海内外的柴油机产品、设备,将被安置在广场内,供市民参观。就在上个月,梁劲斌和冯景祥辗转多个地方找回三台拖拉机,如今就摆放在羽毛球馆旁边。



如今,拖拉机基本绝迹于顺德的街头。

三台不发出声响的拖拉机

是否能勾起你的一点记忆?

偌大的柴油机厂区依旧静候在工业路,

等待着人们去阅读它的故事。


来源 | 容桂发布、南方都市报

编辑 | 佛山新闻网 李攀


回复关键词获取便民服务

天气 | 台风 | 公交 | 班车

路况 | 违章 | 停水 | 停电

公积金 | 社保 | 挂号

    办证预约 | 出入境 | 快递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