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顺德故事| 追溯流光岁月,顺德丝绵重拾你我温暖记忆

顺德档案馆 顺德发布 2018-10-29

丝绵,作为中国蚕桑丝织技艺中的重要代表性项目,2009年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广义世界遗产形态之一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着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人情、文化理念等重要特性,将受到全人类的共同保护。 
纳入名录的丝绵,以余杭清水丝绵制作技艺为代表,作为广东丝绸特产的顺德丝绵却默默无闻。事实上顺德丝绵的生产已销声匿迹二十多年了,但余杭清水丝绵一直有传承。



顺德丝绵是怎样生产的?

顺德档案馆通过挖掘一些资料,

采访当年的生产工人,

发现顺德丝绵与余杭清水丝绵相比,

工艺上有自己的特点。

这样的历史信息值得我们记录、收藏。


顺德丝棉,传自江浙一带


顺德丝绵是从江浙一带传过来的,最初引进者是十九世纪中叶的黄连善记。1935年2月出版的广东《蚕声》专刊有一篇《顺德县黄连丝绵业调查报告》的文章,详细介绍了当时顺德丝绵业的状况,原料、工艺、成本、销售等各方面都有所提及。


当时“黄连之丝绵式样,分为两派,一派是原旧派式,样为四方形,颜色略赤,不甚松软,质地较结实”,“他一派为新兴派:式样较为改良,仿照上海格式,如猪肚形,颜色洁白,较为松软”。


江浙丝绵的工艺技术一直是顺德学习的榜样,馆藏资料中有一份1958年的《介绍余杭蚕农织造丝绵的经验》,相信是顺德丝绵企业学习他人经验时的参考资料。 


男女协作,工艺历史悠久


丝绵制造,以蛾口茧、黄斑茧、双宫茧等质量欠佳的蚕茧为原料,用布袋装成若干小包,在碱性水溶液中煮练,至蚕茧呈半透明的松软状态,起锅后滤去碱水,经过清水漂洗,就可以分发给工人剥茧制绵,俗称“开绵”



所谓开绵,就是将蚕浸于清水中,用手剥开扩松成网状,取出茧中的蚕蛹后,把丝网套在竹弓上定型的过程。



余杭清水丝绵在开绵时,先把丝网绷套在拳头上,如此反复剥茧,等拳头蒙上几层丝网后,像脱手套那样把丝网一起取出,双手用力均匀拉扯将几层丝网扩成袋形,套在水面上一只半圆形的竹弓上,使袋形大小定型,洗净取下,用线串挂于竹竿上晒干,即为成品。



顺德丝绵则分小弓和大弓两步。首先在开绵时把丝网不是绷套在拳头上而是套在小弓上。小弓是用竹篾弯曲成倒U型,两端插在木板内,木板跨搭在开绵的水盆上,故小弓垂直于水面而非浮在水面上。


在小弓蒙上多层丝网后,用力拉扯袋口下沿以扩大袋形,再脱出、晒干,即为小弓绵。这过程基本上都是由女工操作。下一步是将几个小弓绵先后套在大弓上,也就是使袋形继续扩大并定型,成品即为大弓绵。这过程需要较大的力气,故一般都由男工负责。



顺德这种分步制作的工艺历史悠久,《顺德县黄连丝绵业调查报告》一文已有记载,男女分工协作,既方便妇女在家庭作业,又能使工厂通过小量男工的再加工控制好产品质量,而且大弓绵的尺寸较大,产品外观更优。



顺德这种工艺原来“只黄连乡一地而已”,《顺德县志》记载,1951年,容奇镇的丝厂为发展丝绵生产,聘请黄连的制绵师傅到容奇指导,开始生产大弓绵。此后顺德的丝绵基本都是大弓绵,并被省指定为出口产品。 




来源:顺德档案馆

编辑:苏晓彤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回复关键词获取便民服务

天气 | 台风 | 公交 | 班车

路况 | 违章 | 停水 | 停电

公积金 | 社保 | 挂号

    办证预约 | 出入境 | 快递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