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兰台悦读丨40年前顺德的底色——勒流

顺德档案馆叶卉时 顺德发布 2019-07-04

兰台是什么?

►“兰台”是东汉修建专门存放中央档案、图书的专门建筑,史官也被称为“兰台史”。著名历史学家班固、傅毅等都曾担任此职。为纪念成就卓著的前辈,档案工作者自称为“兰台人”。

►“兰台悦读”旨在通过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故事,带领读者了解顺德历史、顺德文化的古往今来,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勒流,中国五金之都

勒流是顺德的几何中心,是十个镇街中唯一不与其他县市区接壤的镇级行政区。



勒流交通运河

勒流区域呈西北—东南走向的长条形,一条笔直的同向河流纵贯其间,就像是勒流乃至顺德的区域中心轴线。这条河流叫做“扶安河”,即扶闾至安利的运河。


不过,从1978年顺德县革命委员会和勒流公社革命委员会联合编绘的《勒流公社地图》来看,当时这条运河并没有现在那么长,西北端在黄连与扶闾交界处,东南端只是在富裕马村,首尾尚未与大江大河联通,所以当时称为“扶马河”。


该运河是1975年勒流公社组织各地青壮年开挖的,同时对沿河农田开展大规模的整治,方便沿河农村的交通运输和农田灌溉。顺德档案馆有幸收集到当年在没有机械的情况下千军万马肩挑背扛“钊涌”的图景。

上、下三乡

当时勒流的西北部分有勒流镇和黄连镇,工商业相对较多,附近的农村被称为“上三乡”;东南部分远离城区,相对较为落后,被称为“下三乡”。上三乡为经济作物地区,以甘蔗、塘鱼、蚕桑为主,下三乡靠近大良的一些生产大队则有部分稻田。


勒流交通线网


横跨勒流的公路有两条,分别是良龙公路和良均公路,起点均在大良石洛,今延年路与红岗路交接处附近。


两条公路都是土路面上覆盖厚厚的一层粗河沙,所以下雨时不会太泥泞。良均公路大良与勒流交界处,也就是现在连杜天任自行车公司大厦旁边的小河以东的区域,有一小片土地的权属为县属机构,包括顺德一中农场、县知青场和水产试验场,相信50后、60后的顺德一中学生都有印象,因为每年都要去农场劳动。


现在南国西路已替代良均公路成为沟通大良与杏坛、均安的动脉,良均公路也被南国西路切割成几段,大概只有附近农村或企业的人才会行走其间。良龙公路基本上是沿河而建,至今仍是重要的地方公路。


当时大良与勒流交界处有一个公社农场,后又称“共青场”,就在如今博澳城住宅区的位置。


勒连河虽然不宽,但两岸都有道路,其中右岸的是勒连路,沟通勒流和黄连两镇,可通行载重量5吨的货车,但这其实是原来勒连河的河堤,1975年河流两端建设了东风水闸和大窝沙水闸后,河堤才正式变成道路。

勒流的建设规划

勒流镇是夹在勒北与勒南之间的一个狭长的圩镇,良龙公路贯穿其中,公路以南多为民居,公共建筑及企业多在公路以北。


镇区内实际上只有一条道路,即悦来路,是勒流水道南岸的河堤,所以沿路的许多商铺是处在河堤之外。悦来路的东端有个排灌站,排灌站以东就是勒连路,勒流的工企业主要分布在该路的两旁。


镇区的西边也有几家企业,但地图上并没有标注什么工厂。

勒流中学在镇区的最西端,中学对面是一所农业户口孩子就读的小学,在缺少交通工具的当年可以想象学生上学的艰难。还有一所水上子弟学校,在悦来路的西段河堤之外,那里的河面上经常停泊着许多小船艇,是水上人家比较集中的地方。




世纪之末,悦来路实行河堤大整治,临河建筑全部拆除,建成河堤公园,景观已完全变样了。





来源:顺德档案馆(作者叶卉时)

编辑:佛山新闻网 李攀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回复关键词获取便民服务

天气 | 台风 | 公交 | 班车

路况 | 违章 | 停水 | 停电

公积金 | 社保 | 挂号

    办证预约 | 出入境 | 快递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