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今儿这篇推送,您要是能一字不差都念对,那您太能个儿了!

央视网 2020-12-08
瑞雪 | 编辑




“前门到了,请您从前门儿上车,后门儿下车。”  


伴随着售票员标准的北京话报站声,小编在前门站下了车。不料,刚一下车就被人迎面拦截:“请问大炸栏怎么走
大炸栏......

1秒、2秒、3秒钟后......
哦,这位大哥,您是要去大shí烂儿吧? “儿化音”,是京味儿语言的特点之一,就是在词的韵尾加一个卷舌动作,使词尾变成“儿化”的发音。
走在北京的大街小巷,时不时就能听到一声清脆的京腔儿,“您去哪儿?” “我啊,西便门儿!” 寥寥数语的对话听上去却不失亲切感。
那您可能要问,这到底什么时候加“儿化音”,什么时候又不加呢?
相对来讲,庄严宏大者不能“儿化” 。反之,小的、可爱的人、物、地点可带“儿化” 。
就拿“门”和“门儿”来说吧,“门”的分法,一般比较大的门是不用“儿化音”的,比如永定门和广安门,因为这两座城楼比较大。而比较小的,主要供老百姓用的或不是很讲究的,叫“门儿”。


还有“园”和“园儿”,貌似与皇家园林相关的都不带“儿化音”,如圆明园、颐和园。而与老百姓相关的则大多带“儿化音”,如南菜园儿、姚家园儿、潘家园儿、西罗园儿、甜水园儿、苹果园儿等。而官家园林“勺园儿” “官园儿”等则应属特例。


这或许与悠久的礼法与敬畏价值观,在老北京人头脑中形成的一种思维方式有关吧。
再比如,说小孩身体器官时,大多可以带“儿化音”,小手儿、小脑瓜儿、小脚丫儿。但是对于大人来说,如果说成大手儿,是不是容易造成误解......


小糖球儿,加了“儿化音”没毛病,但如果把篮球、足球、排球,说成篮球儿、足球儿、排球儿,听起来是不是怪怪的,这种叫法应该也是根据物体大小来决定的。
对于惹人怜爱的人或物,一般会加“儿化音”,比如,小猫儿、小狗儿、小心肝儿、小可怜儿。反之,讨厌、可恶等这类词就不能带“儿化音”。


语言学家王辅世曾经专门对北京“儿化音”的发音特点做过研究,发现北京话的儿化特别善于“搅和”,把不一样的发音搞成一样的
比如,在老北京人的口中,“啊儿”这个音是不存在的,与“安儿”相同。所以北京人说出来的,“花儿”和“欢儿”、“一把儿”和“一板儿”、“没法儿”和“不耐烦儿”的“儿化音”都是一样的。
有研究认为,北京话的“儿化音”至少有5种来源,其中3种是音的讹变形成的,包括“里”(比如这儿、那儿)、“日”(比如今儿、明儿)等。当然,可能更多的还是一种约定俗成。“儿化音”作为口语中的一种音变现象,会受很多情况影响。
例如,有一些“儿化音”是由于说话语速快而形成的。就像,“不知道”说快了就会变成“不儿道”,“我告诉你”变成了“我告儿你”。
而且,即使都是老北京人,由于居住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的不同也会影响“儿化音”的使用。东城的跟南城的说的就有一些差别,崇文的和宣武的也可能稍有不同。


老北京话中的“儿化音”,不是在什么刻意的语言理论基础上产生的,而是人们在生活中慢慢积累起来的,所以并没有特别明显的规律可循。不过,有一点共识是,在越正式的场合,“儿化音”出现的机会就越少。
总之,要想完全、准确地掌握北京“儿化音”的方式和规律,那可能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多跟老北京人聊聊天儿,从生活中提炼。
本文参考:
北京话百科:“儿化音”有规律吗?(新华网)考考你!北京地名这些儿化音,你都念对了吗?(中国新闻网)“儿化音”使用秘籍:北京话必备,为何喜欢的人名字也要加?(北京日报客户端)


推荐阅读 亲爱的宝霞,受苦了吧,你的男人王玉明接你回家!
战场上真有人用战友尸体挡子弹吗?这样真能挡得住吗?

 中国古代的将军们为何没有“八块腹肌”,反而都挺着“将军肚”?
 快看看你的手,它藏着一个人类的大秘密
 他因意外高位截瘫,每天坚持在床上“蛙泳”十几个小时,只为......
 看完这篇推送,Ta默默放下手机,关上了灯......
 这是一位才华横溢的“砖家”
 “别人都行,为什么就你不行?”
 人有三急,看不懂这个最急!
 +1
 妈妈的爱!半小时的缘分,17天的守候,宝宝尸体腐烂仍不舍放更多夜读,扫描二维码关注央视网

©央视网

将央视网设为星标
好新闻不错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