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备胎”22年,他一直在等。

布呐呐 央视网 2021-09-07
视觉志(ID:iiidaily) | 来源
布呐呐 | 作者
孟夏 | 编辑



  01  
6月17日9时22分,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


提到中国航天,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杨利伟。2003年10月15日。
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出征太空,成为飞天第一人,实现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
作为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已经变成了一个符号,更是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

但今天,我想讲的故事主角不是杨利伟。而是他背后的“备份杨利伟”们。

我们虽然没有听过他们的名字,
但他们把最宝贵的年华献给了训练与等待。有些人直到退役,也没有等来飞天的机会。他们虽然没有登上太空,但他们也是航天英雄。他们值得鲜花和掌声,
他们的故事也需要被记住。

  02  
1961年4月12号,前苏联“东方号”宇宙飞船将世界首位航天员尤里·加加林送入太空。当时有媒体这样评价:“加加林进入太空仅108分钟,但这108分钟足以改变世界。”从此,人类正式开启了太空探索的篇章。 


1996年,中国空军接受了一项秘密任务,从现役战斗机飞行员中选拔中国航天员。

经过层层筛选,吴杰和李庆龙被选中。

随后,两人被送去俄罗斯加加林航天员训练中心,接受为期一年的培训。
 
(图源:大河报)


通常情况下,来加加林训练中心的航天员,一般要接受4-5年的培训。但由于经费等种种问题,他们的训练时间被压缩至一年。

时间紧,任务重,

两人不敢有丝毫休息。
吴杰说:“国家花那么多钱送我们去,并且几年的学习内容一年要学完,我们觉得要尽量学东西。中午不睡午觉,一般晚上工作到12点以后。真正感觉到那时候时间就是金钱。”

(吴杰)
李庆龙说:“4-5年航天员训练的所有内容,被压缩成1年……那确实是魔鬼训练。”
(李庆龙)


  03   由于要在一年的时间内完成其他航天员四年的训练课程,训练难度是难以想象的。
他们要在北极圈零下50度的极寒条件下,
完成生存训练。寒区训练历时6天20小时47分钟,在这期间,他们要挖雪洞,搭雪屋。每人的口粮也就只有一两块压缩饼干,训练结束时他们的体重都下降了8-10斤。

(李庆龙在俄罗斯接受训练画面)


他们还要在模拟舱里完成耐热训练,90摄氏度的干风一个劲儿地往里吹,汗水在他们脚下都形成了水洼,但他们一口气坚持了52分钟。


此外,还有隔离训练。他们要在不足10平方米的隔离舱内待上整整三天。这期间,不能睡觉,无人交流,除了工作还是工作。一旦垂下眼皮想休息,舱内的警报器就会响起。


最残酷的就是8G的载荷训练,这相当于8个自己压在身上。每次做完超重训练,两人都形容为心如刀绞。


一年的时间里,他们每天都要面对抗超重训练、抗失重训练、抗眩晕训练、抗缺氧训练、海上救生、陆地伞降、沙漠生存……


李庆龙说,“感受就4个字——生不如死。”经过加加林训练中心近乎苛刻的考核,最终他们以优异成绩拿到了“国际航天员”证书,并成为航天员教练员兼预备航天员。



回国前,吴杰对当时加加林训练中心主任克里穆说:“今天,我在这里拿到的是贵国的毕业证书,将来乘我们国家的飞船去和你们的‘和平’号对接!”克里穆回答:“我期待着这一天。”可是,2001年“和平”号空间站坠毁,两人再也无法兑现约定。


航天事业是一项高风险事业,稍不留神就会造成悲惨事故。航天员更是高危职业,最微小的细节也可能关乎生死。
  04  
当吴杰和李庆龙在俄罗斯接受航天员培训时,中国第一批航天员也正在选拔。我们国家决定从空军歼、强击机飞行员中选拔首批预备航天员。


受试者要在离心机上飞速旋转,测试胸背向、头盆向的各种超重耐力;在低压试验舱经受5000米、1万米高空环境的考验,测试耐低氧能力;在旋转座椅和秋千上检查前庭功能 ;进行下体负压和头倒位等各种耐力测试以及超常规的心理检查等等。


数千名候选人最后只缩减为12人。这层层选拔出的12人,再加上吴杰和李庆龙两名航天员教练员,一共14人组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航天员大队。他们面对神圣的国旗庄严宣誓:“视祖国的载人航天事业高于一切,为实现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不懈奋斗……”
中国航天员大队首批14名航天员(前排左起邓清明、聂海胜、杨利伟、吴杰、费俊龙、赵传东、翟志刚,后排左起刘旺、景海鹏、刘伯明、李庆龙、陈全、张晓光、潘占春)


2003年7月,首批14名航天员全部具备了独立执行航天飞行任务的能力。这个成绩还打破了世界航天界的一项纪录:中国航天员大队的训练,淘汰率为零。但是,神舟五号的名额只有一人,
这意味14人要面临残酷的竞争和淘汰。俄罗斯一位教练说了这样一句话:航天员经过大量的训练,最后机会总是少数人,这本身就是航天员的生活之一。

(图源:航天员杂志) 这一年,也正是世界航天史上多灾多难的一年。


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返航途中失事,7名航天员全部遇难。5月4日,俄罗斯“联盟”号飞船降落时偏离预定着陆区。8月22日,巴西运载火箭在发射平台爆炸,21名航天技术人员丧生。

每个人都知道,

这一去便是生死未卜。

但每个人都渴望飞天的机会。直到发射前夜,才最终确定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执行任务。
  05  
当杨利伟从着陆场返回大队公寓的那天,全体航天员都在迎接他,身为杨利伟教练的吴杰握着他的手说道:“利伟好样的。”


两年后,神舟六号征空,吴杰和翟志刚搭档与另外两组航天员一起进入了飞行任务梯队。但最后,吴杰还是遗憾落选。 在为同伴送行的发射场上,吴杰在问天阁公寓里提笔写下了两句诗:遥看神六巡天走,梦想神七伴我行。


吴杰曾说:“神七如果擦肩而过,还是往后等,神七、神八、神九,只要我没有脱离航天员队伍,我就有这么一种希望,我就会去尽我百倍的努力。”


  06  

李庆龙同样也在等待。在航天员大队,李庆龙与景海鹏既是同事,又是师徒。李庆龙在空军飞行团当副大队长时,景海鹏是他带的飞行学员。景海鹏三次飞天,李庆龙的嘱托每次都是那6个字:“等你平安回来!” 李庆龙曾说,“落选的人,不会把失落写在脸上,你能感觉出来,在以后的训练中,他会更加刻苦,始终憋着一股劲儿。” 可是,一次次的等待,换来一次次擦肩而过。 2013年,神舟十号发射,可是吴杰和李庆龙清楚,他们再也不用去准备了。因为他们已经达到了航天员服役最高年限。
2014年3月13日,我国首批五名航天员停航停训。这一天,李庆龙、吴杰和他们的三位战友赵传东、陈全、潘占春接受停航停训命令,正式退出航天员大队。由于年龄原因,他们再也没有飞天的机会。那天,他们抚摸着航天员纪念章时,都不约而同留下了泪水。默默准备几十载,飞天终成遗憾。


  07  
在首批航天员中,还有一名特殊的航天员,邓清明。他是唯一一位没有执行过飞天任务,又仍在现役的首批航天员。


22年来,这已是他第四次进入备份乘组,虽然每次都完成了和主份同样标准的训练任务,但却一次次遗憾落选。


“为什么别人可以执行任务,而我不行呢?”“航天员是我的职业,身为一名航天员却没有执行过飞天任务,那不是我的失职吗?!”


但不管飞天之路多么艰难,他从未想过放弃。  2016年神舟十一号任务,他再次作为备份航天员来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前一天,总指挥部召开会议,宣布的结果是由景海鹏、陈冬执行神舟十一号任务,邓清明和另一名航天员作为备份。他转过身面向景海鹏,紧紧地抱住他说:“海鹏,祝贺你!”
 记得刚加入航天员大队时,母亲来北京看望邓清明,激动地对他说:“你当上飞行员,我的第一个心愿实现了,接下来我还有一个心愿,就是希望你能飞到太空去。”可是,母亲带着永久的遗憾离开了。
2014年1月,在停航停训仪式上,陈全握住他的手说:“不管主份还是备份,都是航天员的本分!老邓,你要继续努力,不要放弃。”


如今,55岁的邓清明依旧在训练、等待,那个神秘的太空对他而言,近在咫尺,又远在天边。
  08  
这次神舟十二号出征。飞行乘组由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组成,聂海胜担任指令长。他们将继续带着国人的梦想,奔向星辰大海。
其中,年纪最大的聂海胜已经57岁,出征前,他还特意染黑了白发。刘伯明已经55岁,最小的汤洪波虽然是首次飞天,但也已经46岁了,为了飞天梦,他更是等了11年。



在常人眼里,

他们已经到了父辈的年纪,

但为了能够飞天,

他们依然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


聂海胜说:“多年来,不管是执行任务的航天员,还是等待执行任务的航天员,
始终在努力着,准备着。
作为一名航天员,我们的初心使命就是飞天,
只有飞行和准备飞行两种状态。只要祖国需要,任务需要,
我们都会以最佳的状态,
最充分的准备去迎接挑战,履行使命。”

(视频来源:看看新闻Knews)


  09  
未来,
随着我们航天事业的发展,空间站会迎来一批又一批的航天员。
正如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黄伟芬所说:“每名航天员都有着强烈的飞天愿望,经过严格的综合评定都具备执行载人飞行资格,但由于受任务密度和飞行人数的限制,不可能每个人都有上天的机会,只能按照综评成绩排名确定主备份人选。” 很多时候,航天员之间的成绩相差非常微小,小到只有一两分。可就为了这微小的差距,航天员们每天都要做接近生理和心理极限的训练,付出百倍、千倍的努力。

如今,

我们已经有12位航天员登上了太空,分别是:

杨利伟、费俊龙、翟志刚、

刘伯明、聂海胜、景海鹏、刘旺、

张晓光、陈冬、刘洋、王亚平、汤洪波。

在首批航天员中,还有5位没有登天但已退役的航天员,分别是:

李庆龙、吴杰、陈全、赵传东、潘占春。

还有一位是我国唯一未执行过飞天任务的现役首批航天员邓清明。

(视频来源:人民日报)

还有太多太多航天员的名字需要我们记住。

不管是已经飞天的航天员,

等待飞天的航天员,

还是已经退役的航天员。

他们从韶光年华到鬓发染霜,始终默默坚守,只为有朝一日飞向太空。 
正因为他们的坚守与付出,
才能守护着航天事业,让我们一步步走向星辰大海。

参考资料:

新华军网:《致敬!向将退役的中国首批航天员们!》

人民日报海外版:《记中国退役航天员吴杰:飞天有梦 壮志无悔》

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载人航天第一批航天员如何选拔?》

解放军报:《李庆龙:“我热爱这项事业胜过自己的生命”》

中青在线:《追梦20年,时刻等待祖国挑选》

长江日报:《中国航天员大队成立20周年 6次载人航天11人飞天》

中国青年报:《致敬!他们是中国首批航天员,却无缘上天…》

科技日报:《天地英雄——记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英雄航天员群体(下)》

央广军事:《航天员邓清明:追梦太空第20年》

航天员杂志:《专访退役航天员陈全:飞行永不言怠》





源:关于作者:视觉志(ID:iiidaily)用文字记录生活,用照片描绘人生,每晚听你倾诉喜怒哀乐,陪你走过春夏秋冬,撑起朋友圈数千万人的精神世界。转载请联系(ID:iiidaily)授权。



RECOMMEND
推荐阅读千万不要用勺子吃冰西瓜,不然你会……

有多少南京人,获得过猫头鹰的祝福

你长得丑这件事,真得怪玩手机!!

为什么中国人上太空都要吃鱼香肉丝?

爸妈,求求你们起名字长点心吧

“一到高考就下雨”的科学解释

我就是这样被客服气死的


更多夜读,扫描二维码关注央视网

©央视网



英雄出征,平安归来

我们不仅要记住杨利伟

也要记住这些人的名字

因为他们一样伟大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