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这事儿,爸妈得多听儿女的
在我们的传统印象中,“不听话”常常是用来形容儿女的,但在这次大规模的新冠病毒感染中,很多父母却成了“不听话”的代名词。
最近,社交平台上的一则吐槽短视频,引发了不少网友的共鸣。视频中,一位老人虚弱地躺在床上,一旁的儿子虽然心疼,但也忍不住责备道:“让你别出去非要出去,这下阳了,不能吃不能喝,知道病毒的危害了。”
没想到,这样“不听话”的父母并不是个例。在评论区里,网友们纷纷开启吐槽模式,对他们来说,如何引起父母的重视,如何劝说父母科学防治,成了大难题。
有些父母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还出去打麻将,后来不出意外地“阳”了;有些父母已经发高烧,却不肯做抗原检测,坚称是普通感冒;还有些父母迷信不靠谱的民间偏方……
虽然,老人和年轻人本就存在代际冲突,对一件事有不一样的看法也正常。但在防治新冠感染这件事上,有些父母,恐怕还是得听儿女一句劝!
从各种数据上来看,老人都是此次疫情中的高危人群,人们越来越担忧家里老人的健康。
但是,在与老人的沟通中,不少人发现,相比于新冠病毒的来势汹汹,家里老人的“不听话”,更让他们心累。
图片来源:小红书用户
有些老人,平时“怕这怕那”,喜欢转发各种养生文章,却不够重视此次疫情。
在家里已经有人“阳”了的情况下,他们不听儿女们的劝告,不肯和“阳人”“划清界限”,结果自己不久后也出现了症状。
图片来源:小红书用户
即便已经开始发烧、咳嗽,高度疑似新冠感染,他们却依旧不当回事儿,既不愿意做抗原检测,也不愿意按医生建议服药。有人对自己的免疫系统过分自信:
图片来源:小红书用户
有人不管外面纷纷扰扰,我自闲庭信步:
虽然父母有这样的“闲情逸致”,说明病情较轻、精神尚好,是件让儿女庆幸的事,但“阳”了以后不好好休养、自我隔离的行为,仍会给自己、给身边的人带来极大的风险,实在是得不偿失。
还有一部分父母呢,对这次新冠疫情倒是挺重视,就是方式方法有些“剑走偏锋”“出人意表”。
有人对民间偏方情有独钟,认为“是药三分毒”。唯有艾草、生姜等纯天然、无添加,吸收了天地之精华的植物,才是最好的秘方,包治百病。
图片来源:小红书用户
于是,有网友说,自从家里出现“阳人”以后,燃烧艾草的味道就从未消失过。每天早上,天还未亮,自己母亲便强忍着喉痛与乏力,从床上爬起来,在锅里点燃一把艾草干,满屋子踢着跑。“这场面,可能梅西看了都得啧啧称奇。”
图片来源:微博用户
满屋浓烟久久无法散去,衣柜、被子、香薰蜡烛都成了烧烤味儿的。而当他母亲症状减轻,可以下厨后,家里早餐吃的是艾饼,午饭吃的是艾草鸡蛋汤,晚上看电视时,全家人也被要求拿艾灸棒熏一熏耳朵、烤一烤背。
如果说烧烤味儿的家还只是呛人的话,那烧着了的家可就有些骇人了。
近日,福建一户人家就因酒精喷洒过多加上熏艾,引发了爆燃,所幸无人员伤亡。
还有些“智商税”往往披着“高科技”的外衣出现,主动杀灭新冠病毒的口罩、净化消毒卡、蓝光消毒喷雾枪、次氯酸消毒片……层出不穷的新冠病毒灭杀神器和消毒神器,不少老年人还对此深信不疑,高价购买。
而当儿女试图向老人们科普、辟谣时,才发现自家父母宁愿相信一个来自远方的“别人”,也不肯听自己一句劝,说急了还会吵起来。
甚至有这样一句话:“不孝有三,辟谣为大”。有人把一篇名为《全网最强辟谣101条》的文章发到自己家庭群里,结果没过多久就被踢出群聊。
为啥老人更相信“陌生人”?
面对老年人的固执、不听劝,我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年纪大的人,‘老糊涂’思想固化,听不进劝,罢了”。
确实,随着年龄的增加,脑子好像会转得越来越慢,注意力、反应速度、记忆力等都会逐渐下降,但这不意味着老年人决策水平低。
据学者研究,在信息正确、全面的情况下,老年人是会谨慎且考虑周全的,做出的判断还真不一定比年轻人差。
那为什么在这次疫情中,总是会有老人做出错误判断与行为,让子女看着担心呢?
说到底,一些老年人还是栽在了“信息鸿沟”上。
如今,大部分人都习惯于从社交媒体上获取信息,老年人也不例外。
社交媒体,通常是很多老年冲浪者上网的起点。从熟练地用微信跟人语音、视频,在家庭群里转发文章、抢红包,再到后来学会发朋友圈、给别人的动态点赞……
但社交媒体恰恰是最容易产生虚假信息的地方,普通网民、意见领袖、营销类自媒体等等都可以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信息,鱼龙混杂、泥沙俱下。
如今,又赶上新冠感染大规模扩散,“新冠”已经成了流量密码。为博眼球,各种摆拍的分享视频、生造的词汇和瞎编的信息,在各大平台上涌现。一些不符合科学、医学常识的内容悄然混迹其间。
然而,跟年轻人长期浸淫在互联网中培养出了强烈的网感不同,中老年人们在面对错综复杂的网络世界时,对信息的辨识能力更弱,更容易被虚假信息渗透。
因为在父母一代年轻时,他们接触媒体信息的渠道就只有电视、广播和报纸等传统媒介。对他们而言,能在媒体上刊发的消息肯定就是可靠的。
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在调研了27个省市1113位中老年人的网络社群使用习惯后发现,超半数中老年人不知如何分辨虚假信息。
2021年一度闹得沸沸扬扬的“假靳东”事件,让许多年轻网友第一次意识到,他们早已习以为常的换脸、配音技术,对于老年人来说居然如此难以理解。
因此,在新冠疫情中,老年人不仅仅是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还是嘈杂舆论场中的弱势群体。
爸妈,就听儿女一句劝吧!
事实上,疫情并未结束,我们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去面对它。无论如何,基本的警惕不能放松,只有尊重科学、相信科学,才能真正战胜新冠病毒感染。
对于儿女而言,我们不应该一味批评老人的辨识力,而是应该思考,如何能够更好地劝说老人。
像小时候他们教我们用筷子、写名字那般多点耐心,用家人愿意接受的方式科普,比如用老人喜欢的表情包、编写长辈喜欢的“震惊体”文章、拿老人认识的人举例。
之前,有一位豆瓣用户为了给母亲辟谣,让母亲听得进自己的话,专门模仿中老年营销号的风格开了个号,取名为“国学爱生活”。
图片来源:豆瓣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小组
公众号的第一篇推送,就是将自己的劝导包装成国学大师的话,劝说自己固执的老妈。
这就叫用魔法打败魔法,叫走营销号的路,让营销号无路可走。
而当父母的,别把疫情不当回事,你们的平安健康是儿女最大的幸福。不要觉得子女们的话是“危言耸听”,是“不吉利”,是“小题大做”。他们的“喋喋不休”,也是出于爱。
只有父母百分百地信任子女,虚假信息就再也没有机会“趁虚而入”。
思想上重视起来,家庭成员团结起来,共同努力,早日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是我们最大的新年愿望!
壬寅年
腊月十二
2023-01-03
编辑:陈艳欣
审校:李红霞
原创声明:本文为央视网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