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昼工作室(ID : media-fox) | 来源
蔡家欣 | 作者
王一然 汪一 | 编辑
那是一个普通的夜晚,微风吹拂巴中城,气温只有五六度,空气中还氤氲着湿寒水汽。一个女孩出现在东门大桥西岸的桥头河边,脚连同鞋,都浸泡在河水里了。对岸酒吧的音乐声忽大忽小,河上河下,灯火跳闪。女孩身后,沉默地伫立着长长的堤坝,一片漆黑。
15岁的张志林率先注意到了她。那个时候,他正和同伴们在堤坝上方的步行道散步。这条步行道几乎没有路灯,上面马路的灯光从道旁树的缝隙漏下来,在水泥地上晃动。六个少年刚刚结束一顿自助餐,人均80来块,说起这顿饭,张志林摇了摇头,“就那样吧”。和寡淡的晚餐一样,生活同样也是。这是六个少年高中以来的第一次聚餐,他们当中,有的是“同学的同学”,甚至是第一次见面。已经2月3号了,再过两天,这个乏善可陈的寒假就过去了,接下来,他们要为文理分科发愁,也有人要面对六月份的普职分流考试。河水已经没过女孩的小腿。张志林有点困惑,“这么冷的天,她为什么要在河里玩?”同龄的罗贯晨也瞄了一眼,“我当时以为是个渔民在捞鱼。”他说。不到一分钟,堤坝中段的平台上走过来一个大叔,冲着那个女孩大喊,“不要想不开!”又转过头让步行道上的几个小伙子赶紧打电话报警。对于这群平均年龄不到16岁的少年来说,这真是天大的一件事。罗贯晨形容那是“电影上的桥段”。他瘦瘦白白的,戴着一副圆框眼镜,说话前总是先腼腆地笑一下。他拿起手机摁了110,那是他第一次给警察打电话,手都是抖的。“有点紧张和害怕,但这个电话还是要打。”接通后,罗贯晨简单说明了情况,东门大桥旁边有人要跳河。与此同时,几个少年相继翻过将近1米高的石栏杆。栏杆下面是堤坝的斜坡,青苔遍地。他们站在河边,争相朝着江上的那个女孩大喊,“哎,别往下面走了!水这么冷,对身体不好。”水中的女孩没有反应,还是径直往前走。水漫过了她的膝盖。突然间,她整个人蹲了下去,似乎要把自己埋进水里,河水也几乎要没过她的头。张志林急了。他只有一个念头,拉她上岸。他脱掉上衣和鞋子,直接往河中走去。这个15岁的少年,皮肤黝黑,单眼皮,戴着一副黑眶眼镜和黑色毛线帽子。事后回想起当时的行为,他不经意地笑了,小声地说,可能当时有点激动。张志林对这条河再熟悉不过了。他的家就在巴河东岸,干旱的夏天,巴河的河床露出来,他会背着家人到河边捡石头玩。被母亲知道了,总免不了挨一顿打。每年巴河总得死几个人,张志林的母亲担心,就把他送去了游泳班,但张志林从未下过河。身体与河水碰触的瞬间,张志林一个激灵,“冷得我都没有任何感受了”。那时候,同行的雷强和刘培宇也下水了。最早发现女孩自杀的大叔,在岸边表示自己身体不行,不能下水,“你们手拉着手把她拉上来。”张志林是唯一会游泳的人,主动站在最前面,他的手拉着刘培宇,刘培宇再拉着雷强。夜色浓稠,根本看不清脚下的路,也不知道深浅。脚底下尽是碎石和青苔,不仅硌得慌,还容易打滑。他们侧着身,一点点向前挪动,手攥得死死的。走了约莫三四米,就在张志林快要抓住女孩的时候,那个女生突然往前一跃,“扑通”一声,直接栽进河里。岸上路过的行人恰巧撞见这一幕,大概晚上8点40分,一名房产中介被围观人群吸引了,在步行道上用手机摄像头放大后,才明白是怎么回事。河里的女生,两只手正不住地扑腾。张志林后来才知道,女生蹲下的地方是平台与斜坡的交界,斜坡之下,是更深的水域。他已经无法向前走了,做决定的瞬间快过了思考,他干脆甩开同伴的手,直接朝那个女生游过去。罗贯晨被吓到了,他站在岸边,两腿甚至“有点发抖”,“当时天很暗,这里也没灯,根本不知道水有多深。”对于危险,水中的张志林后知后觉。他大概游了五六下,在离岸边约6米的地方,拽住了那个女生的衣领,突然“感觉有个重物直接装我身上了”。那股沉重感让他恐惧。他害怕那个女生突然挣扎,“把我一起拖下水”。这个少年对当时情景的描述始终淡淡的,此时眉宇间终于凝结了一丝严肃。所幸的是,女生没有任何挣扎。短短几十秒,他们把女孩架上岸。张志林问她发生了什么事,没有得到回应。他记得对方穿着一件黑色的毛外套,个子不到1米6,浑身湿漉漉的,全程捂着眼哭泣,他估摸着“大概20多岁”。围观的路人跑了过来劝女孩,赤身的少年被晾在一旁。路过的那名房产中介印象很深,少年瑟瑟发抖,嘴里一直喊着“好冷”。几分钟后警察来了。询问时,他听到了“中学”两个字,才恍然,原来救人的是几个高中生。轻生的女孩被路人们簇拥着送上了警车,整个过程前后也就10来分钟。随着远去的鸣笛声和红蓝交替闪烁的车灯,这个发生在小城冬夜的插曲,就这样告结了。几个少年各回各家。那个陌生的号码打进来时,张轴正在不远处的饭店吃饭,“这么晚了,不会是诈骗电话吧?”妻子彭英在旁边说。电话中,儿子张志林潦草地说,自己救了个人,衣服都湿了,让送衣服过去。张轴着急,甚至来不及回家拿外套,直接骑着电瓶车赶到现场。15岁的儿子站在马路边,上身披着一件外套,里面什么都没穿,冷得直发抖。尽管心疼儿子,张轴的第一反应还是夸奖他,“你做得很对,社会就需要你这样的人。”他很实在地说,“这个季节人人都穿棉袄,敢跳下水才是真正的勇气。”45岁的张轴,在巴州区小东门街做种子批发。做小本经营的他,只在自己有限的经验里教育孩子,讲诚信、不说谎,再多的也没了。一直以来,小儿子张志林让张轴操了不少心。他虽然不惹事,但对学习也“没什么压力”。初中三年,张志林在巴中有名的私立学校,三年10来万,但成绩并不理想,最后只能到普职融通班。为此,不久前,张轴还在社交媒体上感慨: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独立,天天就知道打游戏,学习一般,希望你以后(起码)能经济独立。难得的是,对于这个正处在青春期的小儿子,张轴和妻子默契地保持着一丝小心翼翼:成绩不好,他们反过来劝他,“你不一定非得靠学习吃饭”。儿子寡言,他们会摇摇头说,“他跟同学可有话了。”面对外人,这对夫妻总是体谅地说,“没办法,你说多了他也烦。”在马路边,张轴直接拿起手机一顿拍。张志林一盆冷水浇下来,“别拍了,快走吧!”事后回忆父亲的反应,张志林说,“因为我救了一个人,我爸很开心激动。”他的眼睛嘴角都带着笑,看起来对父亲的反应很满意。16岁的雷强跟着张志林回家了。救人的时候,雷强着急下水,甚至没来得及脱鞋,整只鞋被河水浸透。两人是同班同学,认识不到一年。和所有青春期的少年一样,他们见着生人总是不好意思的,交谈时,得等好久才能挤出一句话。那个冬夜,在摩托车的后座上,迎着寒风,两个少年触碰到了一丝遥远的意义,“毕竟救了一个人,自己对社会还是有点用的。”“觉得自己没用”,很长一段时间都困扰着这两个少年。中考结束后,雷强在海南看到工地上的父亲,心里愧疚涌上来,他的成绩够不上普高,只能暂时在普职融通班。这个班级46名学生,他排名13,升学率只有10%。张志林也是,在他眼里,有用的人是指“对社会有贡献的,或者对得起自己爸妈的”。他成绩不好,考砸了,总会自责“浪费爸妈钱”。在短视频平台上看到救人视频,班主任王鹏有一丝惊讶,“这么大的小孩敢下水去救人。”那天在场的少年,有三个都是他的学生。在王鹏的印象中,几个学生成绩中等,平时不惹事。关于他们,这位老师实在想不出什么令人印象深刻的事。王鹏对张志林的印象还停留在高一开学。他用“爱运动,胆子跟打鸡血一样”,总结了这位学生的特点。至于雷强,他是班长,在管理班级秩序方面,总是不怕得罪同学。作为中等生的他们,太习惯“普通”了。一个微小的表扬,也能咀嚼许久。雷强细数着最近的一次:有一回放学,同学走了,他主动留下来打扫教室卫生,班主任夸他“有榜样,起带头作用”。即便是班长,他也总觉得自卑,说自己成绩不好,球打得不好,他说喜欢被人夸的感觉,因为“有人夸很开心”。救人视频很快传遍网络,称赞同时,也有人问“岸上的大人都去哪了?”还有人坦诚,“如果是我儿子,我希望他别去。”少年们对外界的纷扰一无所知。封闭的校园生活,还是一成不变。从早上6点40分到晚上9点40分,一天12节课,满满当当。他们的烦恼日常而具体:学校什么都管,小到头发长度,大到不定时用探测器检查学生是否带手机。张志林正在准备4月的足球比赛,他是校足球队的后卫;雷强为头发发愁,“男生剪完头发都觉得自己很丑”,他也担忧普职分流考试,“我太偏科了。”在他的眼里,考上大学就有更多的出路。即使在小城里,不到一周,这件事也不再足以作为谈资,很快成为过去式。但这件小事,就像一块石子丢进河里,在每个参与者的心里都留下一点涟漪。比如,那个寻短见的女生,她就这样消失了,没人知道她的踪迹。偶尔张志林会想起她,猜想她为什么要自杀。他说,“她是个大人的样子,我觉得可能是家庭上的事”,接着又说,“这个世界上的事情比较繁琐,我也不可以准确地猜出来。”张志林的母亲彭英天性乐观,跟亲戚邻居说起这件事,她会大笑着讲起救人那晚,他们夫妻正和朋友吃饭,儿子张志林模样狼狈地出现在饭店。她将心中的担忧藏了起来,关于那天的细节,她不愿意讲太多,总是用“万幸万幸”一句带过。父亲张轴倒不掩饰自己的顾虑,也不想打击儿子的热情,只能告诉儿子,“下回再遇到这种事,还是要救,但要考虑自己的安全。”他特意嘱咐儿子,人家要是到学校给你钱,千万不能拿。张志林的哥哥,以前在河边钓鱼也曾搭手救过人,他坦言不会下水,“自己有家有业,万一也下去了......”开学后,学校决定对他们进行公开表扬,并借此作安全教育。这是张志林最头疼的事,他只希望事情赶紧翻篇,“天天被问救人的事有点尴尬。”问得烦了,他干脆用沉默来表示抗议。他总将救人的事说得轻飘飘,感觉“是该干的”,表示之后救人会“先保证自己的安全”。或许对少年们来说,这件微不足道的小事留下的最深印记是友谊。当被问及“经历过这件事,你们的感情有没有变化”时,张志林立即点了点头,笑着说,“生死之交”。连续几天,巴中细雨成帘,空气中已有早春苗头,河岸边的柳条蒙上一层朦胧的绿意。春水荡漾,巴河边的日子,又回归平静。
本文转载自【极昼工作室】
关注查看更多故事
话吃了那个人!
不红还爱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