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断亲”,是理性还是感性?
光明日报 | 来源
李哲 | 作者
赵璐 | 编辑
近日,“为什么这届年轻人开始断亲了”的话题冲上微博热搜,引起广大网友热议。2022年,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胡小武发表了一篇论文《青年“断亲”:何以发生?何去何从?》,数据也佐证了在90后、00后群体里,“断亲”成为一种社会常态。
的确,以血缘为纽带的亲情关系,在当代社会有逐渐淡化的趋势。不过,与其说是年轻人变了,不如说是社会发生了改变,然后在这种改变的基础之上,很多年轻人的心态和认知都做出了相应的调整。
在过往几千年的农耕时代,人们被束缚在土地上,一开始是一个或几个亲近的部族组成一个部落,在一片较为固定的土地上生息繁衍,面对天灾人祸,只有亲近关系的人群相互扶持帮助,才能使生活平稳。即使到了近现代,这类原始的亲缘生存体系依然留有痕迹,尤其是在乡村,一个村庄一个姓或者只有少数几个姓的情况,依然普遍存在。
当下不同的是,我们已经迎来了一个流动的时代,村子里的青壮年常年在外打工、做生意、求学,他们有的已经扎根不同的城市,有的即使在外居无定所,一年也就春节回老家几天。这就不可避免地击碎了传统的亲缘社交体系,取而代之的以同学、朋友、同事甚至陌生网友为主体的新社交体系。
所谓“远亲不如近邻”,他们会在这个新圈子里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寻求生活和工作上的帮扶,而不是面向遥远而散落的亲戚。这是新的社会形态的塑造,“断亲”的另一头,又是更多的“连接”。
这种趋势具有一种不可抗拒性。华中师范大学的戴建业老师曾拍过一期讲断亲的视频,他认为“断亲”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今天的亲疏关系可以不再以血缘为决定,要看人品、三观,谈不谈得来。血缘关系不再是一种束缚,而成了一种选择,从这个角度来说,这确实是一种理性选择。
而从新闻报道里的案例来看,那些决然“断亲”的年轻人,大都有一个糟糕的家庭,或者是家庭不完整、不和谐,他们从这样的亲缘关系中得不到正向的情感关系和实际价值,因此做出断舍离的抉择,也是可以理解的。
只是还要看到,更多的家庭关系并没有那么糟糕,一些亲戚尤其是父母、兄弟姐妹这样的近亲,依然还维持着日常的关心和交往,我们依然能从亲近关系中获得真诚与爱。也许,亲缘关系的疏远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一个整体上的大趋势,但是这个过程必然是漫长和复杂的,会长期呈现出多元化共存的现象。
对于一些家庭关系尚正常的年轻人来说,大可不必盲目跟风,觉得“断亲”是一件很酷的事情。相反,很多人之所以选择了“断亲”,还是基于在亲缘关系中产生了痛苦、烦恼和失望等负面情绪,“断”只是一种治疗方法,如果自己的亲缘关系很健康,没什么毛病,就没必要去“治”。
当然,也不排除一些年轻人“断亲”,是一种感性使然。别说是常年不来往的亲戚,就是身边的朋友、伴侣,也时不时会有一些情绪上的摩擦,拉黑和屏蔽等操作也时有发生。这是一种社交现象,而非社会问题,只有首先正视它,然后才能寻求某种和解。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