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粗心是做错题的结果,而不是原因!很多老师和家长都搞反了。

2017-10-03 现代与经典

点击上方蓝色“现代与经典”即可关注我们,添加小编个人微信xdyjd2005,可私聊。

      相信很多家长都听过,每当孩子考试考砸了时都会这么说,这次考试没认真,太粗心!

  粗心是做错题的结果,而不是原因。

  一个颇有争议的说法:“中小学的知识难度可以忽略,正确率基本等于熟练度”。知识难度可以忽略,意思是凭借正常人的智商在理论上都可以达到100%的正确率(在粗心不能当作借口之后,笨这个借口也被彻底抹掉了。考不好只能归咎于“懒”了呀)。正确率基本等于熟练度这个,说明了为什么题海战术虽然被人诟病、痛恨,但确实是有效果的。

  粗心往往是和满分对照而言的,看似每个知识点都掌握了,却很难在考试中得到满分,便会被归咎于粗心。然而,在计算了某个知识点有99%正确率与90%正确率的同学,在题量逐渐增大后得到满分的概率后,所谓粗心,就成了错觉而已。

如图:

当题量达到200道题的时候,知识点90%正确率的同学得满分的概率已无限趋近于零,低于买体彩中500万的概率。

我们判断“粗心”,通常有三种习惯:

视而不见、见而不思、视而不动。


我们常常认为,平时做过的,考试就能做出来,其实不是。为什么呢?


1
熟练度不够


我们成年人,做小学一年级的计算题,每一题其实对我们来说都很简单。但是当我们在计时的情况下完成1000题,并不一定全对。如果平时经常做计算类的工作,很可能做的又快又准;如果平时疏于做简单计算的人,很可能又慢又错误百出。


解决


一道题目,反复接触至少要六次以上,并且每次都在思考,才会熟悉并产生记忆。这样才会在考试中能做对。


2
基本概念不清


有一些题目,学生们认为自己是会做的,因为平时做对过,只是考试错了。但很可能只是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很多概念的细节、之间的关联、有哪些变化?并未深究。在考试有时间限制和压力的情况下,人通常本能的选择自己大脑中最先搜索到的记忆存储,而这个记忆和认知很可能是错误和疏漏的。所以考试订正时,这类题目,不妨再变形或者深究一下,举一反三,这时会发现同学们又疑惑或者糊涂了。所以,学过,并不等于是学懂了,更不等于融会贯通。


解决


试着去讲解题目,如果做到能讲解题目,表示确实理解了。通常在讲解过程中,也会不断发现自己知识上的漏洞。这也是教学相长的意思。“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3
准确率不高


如果平时做事力求“一遍做对”,“每遍都提升”,关键时刻才有可能一次做对。这需要用心投入和沉稳,还需要刻意自我要求,反复多次后才能成为本能。如果做错了,觉得“没关系,以后还有机会”,常常会造成多次也无法做到比较好的状态。另外,准确率还和“做题量”以及“题目类型”有关。所以如果平时单元的作业100题总要错3-5题,考试的出错率基本会翻2-3倍。而概率因素导致平时错误率越高,考试时失分率越成倍增大。因为考试时题目的类型更加宽泛和变化多端。



解决


每次做题都认真对待,提高准确率,争取会做题,建立错题本。


考试卷子发下来后,学生有三件事要做:

要“马上写”

首先把做错的题,重新抄一遍,然后写出正确的答案(包括过程,可以问老师,也可以问同学)。其次把要求写出前一段学习中哪些知识的掌握存在问题或是对老师的教学有什么要求。

要“及时析”

这一条最为重要,及时写出试卷自我分析。包含以下要素:

①考试的综合评价,即哪些题目做得比较好,哪些题目存在失误?

②错题纠正,即要写出正确答案,主观性试题还应根据老师讲解的解题思路补全点。

③对错题进行归类,找准原因,对症下药。

要“经常翻”

试卷自我分析写完后,和试卷粘贴在一起,要注意累积保存。积累多了,亦可装订成册。千万不要束之高阁,要经常翻阅复习,以达到巩固知识、加强理解、培养能力一、掌握规律的目的。



第25届现代与经典

全国教学观摩研讨会报名中

时间:2017年10月至12月
地点:南京、无锡、温州、滁州琅琊、昆明、杭州、深圳等。
学科:语文、数学、英语、班主任、名师工作坊等  

了解详情与报名请点击左下“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