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理想主义者贲友林:数以万计的教师都在努力另辟蹊径,我亦如此

2017-11-08 现代与经典

点击上方蓝色“现代与经典”即可关注我们,添加小编个人微信xdyjd2005,可私聊。


推荐语


“教师眼中没有学生,对自己也是盲目的。”贲友林从乡村到城市,一直都在“看见自己”与“读懂学生”的道路上行走着。 从教27年,他坚持用文字为课堂纪实,将流动的课堂凝固成文字,在反思与探索中,将“学为中心”的课堂做到了极致。他说:“我不能让所有孩子成为数学尖子生,但可以帮助孩子不畏惧数学,愿意思考、会思考、会表达。” 贲友林的成长经历没有太多大起大落,也并不传奇,他与大多数正在思考与探索的教师一样,有一份坚持,有一份热爱,有一份理想。 他的成长,可以复制。

“不可救药的”理想主义者

贲友林

特级教师,现任教于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先后被评为“江苏省青年教师新秀”“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参与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编写,著有《此岸与彼岸》《现场与背后》《贲友林与学为中心数学课堂》等。



“我们每个人都谈小时候的理想,我小时候没有理想!直到初三毕业时,我都不知道中师毕业以后是做小学老师的。我做老师是典型的先结婚后恋爱,后来发现这是一场马拉松式的轰轰烈烈的恋爱,直到现在,我还在恋爱之中,保持恋爱的感觉真的太美好了。”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数学教师贲友林说。


不仅一直保持着热恋状态,贲友林还把每节课都用文字记录下来,成为他与学生之间一纸甜蜜情书。再后来,这纸情书公之于众,成为《此岸与彼岸——我的数学教学手记》《此岸与彼岸2》《现场与背后》……


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贲友林,为师27年,获奖无数,他却认为是教师这一职业成就了自己,使他成为“全人”。

一个人的教学史

从农村小学、城镇小学到城市小学,贲友林一路上升,听到称赞的话很多,但他清晰地认识到,自己与所有教师一样,如果有一点值得骄傲的,那就是他的坚持与追求,追求有创意的课堂教学,追求深刻的教育思考。


回首课堂教学之路,从最初的蹒跚学步到现在的步态从容,贲友林经历、体验过糊涂、失败、窘迫、平淡、涅槃……


1990年秋,贲友林怀揣着一纸“优秀毕业生”证书走出南通师范学校的大门,回到了儿时的母校——一所只有6个年级6个班、180个学生、9名教师的农村小学。教室还是6年前的模样,教师还是原来教过他的那些教师。唯有学生,毕业了一届又一届。由于学校需要,贲友林作为“替补”成为一名数学教师。


不久,乡教委组织听课。贲友林根据教学进度,在五年级上了一节小数乘法简便运算,设计教学方案时采用当时影响甚大且很“流行”的尝试教学法。一节课在惶惶不安中结束了,却意外地得到了听课领导的好评。


糊里糊涂的贲友林在课堂教学得到领导好评的同时,朦朦胧胧地意识到:教师的看家本领在课堂。要想做一名好教师,一定要能上好课。于是,上好数学课成为贲友林当时的目标。


在这年的秋冬之交,乡教委组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这一次,贲友林准备得更充分。说是准备,其实也借鉴了许多他人的教学形式,课上得热闹非凡,却没再得到意料中的称赞。这让自鸣得意的贲友林开始反思,并逐渐形成习惯。


2001年,贲友林通过县、市、省层层数学课堂教学比赛的选拔,最后获得了到山东淄博参加全国赛课的机会。比赛结束后的回程路上,贲友林有机会登一次泰山,那时,意气风发的他,看到泰山日出时仿佛望到了“上帝抖落的一片金光”。但仅仅几秒钟的工夫,绚烂复归平静。下山时,贲友林一步一步、小心翼翼地往下走,突然间他明白了“我,还是我!后面的路,还得如此这般,一步一步、小心翼翼、踏踏实实地走稳、走好!全国一等奖,犹如泰山日出,那只是给我曾经上过的一节数学课套上美丽的光环。今后,我还得在课堂中继续下真功夫、硬功夫”。

看见自己,看懂学生

听过贲友林讲课的人都有一个共鸣,他不煽情,课件也做得很简单,几乎没有什么套路。但是,就是在这样看似朴实无华的课堂上,学生在老师设计的一个个活动环节后,自然地把自己的所见、所感、所思与大家交流。


因为,他的眼中有学生,贲友林说“对学生视而不见的人,对自己也是盲目的”。


仍旧是那次全国赛课,省复赛过后,专家们对贲友林的课进行了深入剖析,提出了许多修改建议,贲友林都认真记录下来。回到学校,贲友林根据笔记对教学设计大刀阔斧重新修改,可再次试教时,怎么也找不回上课的感觉,听课的教师也面露抱憾之色,觉得这节课变成了“四不像”,原先的一些特点突然间销声匿迹。专家的建议和指点使贲友林认识到,要从课中找回“自我”。后来,贲友林恢复了原先的多处设计,最终获全国比赛一等奖。


课堂,必然带着教师个人的印记,没有个性的课不可能是好课。参加比赛,让贲友林更加理性和审慎。


在原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校长闫勤看来,贲友林是一个“不可救药的”理想主义者。


他固执。一节公开课,上课内容是《分数的基本性质》。公开课的现场,有南京市各区小学数学教研员、各区数学教学骨干教师以及来自香港的教师与学生团、来自江苏启东的教师团等近300人。


听完这节课,有老师啧啧赞叹,直言他们被学生的表现征服了。有老师提出异议,是否有必要花这么多的时间让学生讨论交流,因为这不是教材中的重点内容……有老师坦诚建议,课堂节奏是否可以快一点?


面对质疑,贲友林笑着回应:教师关注教什么,“教材”是依据,但从学生学的角度看,“教材”是例子,是引子。数学学习比习得知识更有意义和品质的是,打开学生的思考,让学生享受数学思考的酸甜苦辣,发现“原来如此”“原来并非如此”,感受思考、交流数学问题获得的“解放感”。


贲友林固执的是“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学为中心”的课堂,并不否定、排斥“教”,当“教”与“学”发生冲突,则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修正教学过程,保证所有的教学活动都能促进学生的学习。


贲友林的“固执”,不是故步自封。恰恰相反,即便在刚工作不久,贲友林也具有追求创意教学的意识。20多年来,勤奋于从“此岸”到“彼岸”的一次次摆渡,贲友林硕果累累,却从未停止探索与创新的脚步,在行动与反思的交互过程中,默默地改善与改变着自己,在有“故事”的教学生活里,孜孜不倦于寻找“另一种可能”,每一步都为超越。


面对求知若渴的学生,贲友林常常想:知识之外,数学还能加点什么“元素”?


“我们所面对的学生,并非是‘一无所有’走进课堂的,学校的数学学习是他们生活中数学经验的总结与升华。”贲友林认为,数学学习是学生从“有”走向“更有”的过程。通俗地理解,学习是一种变化,这样的变化表现为从“有”到“更有”。当然,什么发生变化,发生怎样的变化,都是有标准的。


重新认识学生的数学学习,是贲友林一直以来所思考的。在他看来,数学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对数学有所“发现”的过程。这里的“发现”,是学生对前人已有定论的数学知识的习得,是对自身未知领域的“发现”。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


贲友林现在又在尝试将数学史融入教学中,不仅把教学变得有“意思”,也让教学变得有“意义”。


“我不想让学生们仅仅停留在‘知道’层面,更想让他们体会人类数学化地刻画世界的过程。”贲友林说。


忙碌,但不盲目


27年,贲友林处在不同的工作环境,却有着同样的做教师的滋味——繁杂、忙碌、辛苦、疲惫。这几个词,也是现实中大多数教师生活的写照。


岁岁年年,朝朝暮暮,跨入校门,走进办公室,然后走向教室……这按部就班、日复一日、无声漫长的行程,委实静默平淡。习惯,有些是有益的,有些是无益的,甚至是有害的。缺乏思考的忙碌,犹如疯长的野草,如果熟视无睹、不求革除,将在习惯的支配下蔓延。


在忙碌的生活之流里停下来思考,贲友林开始把易逝的课堂锁定为常存的文字,对自己的实践进行反思和重建。他警醒自己:不浮躁,不糊涂!


“写反思”,如今是“爱者欲其生,恨者欲其死”。教师,究竟要用文字记录什么?怎么用文字记录?


贲友林常用的格式是“纪实+思考”。纪实,就是真实地记录自己原生态的课堂教学实践与当时的想法,记录时不加工、不修饰。做了什么,就写下什么;想了什么,就写下什么。他的教学手记大多是分两次写成的。第一次是在刚下课的时候,在教室里用简要的文字记录学生课堂中的精彩表现,为后继以追忆的形式描写课堂场景留下线索,这对于学生来说是公开的。第二次是课后回到办公室或家中,比较翔实地记录自己和学生的失误与错误,这是不公开的。


“我记录课堂的亮点,既有预设之中的精致,也有即时生成的精彩;记录课堂的败笔,既有教师的不妥不当,也有学生的失误错误;记录课堂的意外,既有难以预料的遗憾,也有至今仍存的心结。面对亮点,我欣喜若狂过;面对败笔,我懊悔沮丧过;面对意外,我茫然无措过。然而,伴随着思考,我的内心渐趋平静,行动增添了理性。”贲友林说。


为什么一半“公开”,一半“保密”,贲友林有自己的想法:“因为思考,我们对自己的教育生活保持着警觉;因为思考,我们与学生的交往将不再简单,不再草率,不再敷衍,我们的教育行为将更多地由‘随便’走向‘有意’。反思,对我们的教育行为持有约束力、改造力,让行动拥有灵魂与方向。”


教学生活的曲折、丰富、耐人寻味,那是因为有了反思、超越的想法,因而多了一份“心计”,多了一份“经营”,既扎根现实,又创造性地追寻理想。


“反思,使我们成为自己注意的人,成为自己想做的人。这个过程,理智地复现自我,筹划未来的自我;这个过程,辛苦但不心苦,忙碌但不盲目。”贲友林真诚地说。

原标题:《贲友林:“不可救药”的理想主义者》

记者手记

可复制的成长


第一次看到贲友林名字的人,大多会跟听到他名字的学生一样,不认识“贲”字的眉头紧皱,认识的则掩嘴而笑。贲友林也常拿自己的名字开玩笑。“开学了,我们进了新班,拿着花名册点名,发现贲友林3个字怎么办?不认识!跳过去!全班都点完了,老师说还有谁没点到?然后我站起来了,老师很吃惊地(其实是装的)问我叫什么?贲友林。然后老师找啊找啊(也是装的),哦,落掉了。”这一招很妙,季羡林先生的老师就这么教过他。不过这招你知道,学生也知道。


贲友林前面刚接手一个班,本来想向学生介绍一下自己,结果他刚走进教室,学生就说:“贲老师,我们把你百度过了。”这就是今天的学校!所以,面对学生,贲友林认为“真实、真诚”很重要。作为一个教师,上真实的课、研究真实的问题、写真实的文章是第一位的,离开了真实,所有的探讨都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


贲友林是真诚的,他的真诚不仅面向学生、面向同行,更面向自己。帕克·帕尔默在《教学勇气》一书中说:“好的教学来源于教师的自身认同。”看见别人容易,看见自己很难。贲友林坦言自己“小时候没有理想”,最初成为教师是为了生存和安全。这一点,他与大多数教师相似。与大多数教师目前所做的一样,贲友林只是认真地走着当下的每一步,只是他走得更加坚定,更加稳健。


选择别人没走过的路,每天每日哪怕很少一点,也要在创造性的工作上下功夫。若经过十年的酝酿,就一定会有巨大的改变。世上有许多路,你走过了就多了一条路,每一个教师都在寻找自己教学的那条路。贲友林说:“我的成长,可以复制。我痛苦地认识到自己不是超人,数以万计的教师都在努力另辟蹊径,我亦如此。”


by 本报记者 宋  鸽

别人眼中的他

看见每一个儿童

成尚荣


贲友林,这位小学数学教师,一直在实践中研究,从来没有停下过探索和前进的步伐。因为,他看到了彼岸——前方有一条地平线,闪亮着,召唤着他。


“学为中心”是人人皆知、个个会说的理念。其实,知道、会说并不能说明你已确立了理念。“学为中心”,平实、素朴,没有深奥之处,但仔细想想,有多少人真正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了呢?贲友林就是确定了“学为中心”这么一个人人皆知、平实简单、几乎大家都在研究、探索的命题,似乎没有创新之点,也没有高人之处。仔细想一想,贲友林选择这一命题,绝不是从众,更不是盲从。翻阅他写的书可以发现,他一路走来,一路在追问、反思。


贲友林教学主张的形成与提出,意味着他在回归,即回到教学的本质和核心上去。他在渡向彼岸,不过他从没有忘掉此岸。


贲友林认为:“‘学为中心’是一种指导教学实践的教育理念与价值取向……着力于让每个学生在学习中发挥主体性,开发每个学生的最大潜力,让每个学生在求真、民主、合作、愉悦的良好学习氛围中获得预期的意义建构、能力提升以及身心健全发展。”这是“学为中心”深处的思想——儿童立场。因为儿童立场,才会有潜心研究学生真正的学习;因为儿童立场,才会有智慧的策略,才会有“学为中心”的真正实现。


“学为中心”的课堂,让我们看到了儿童,看到了每一个儿童,看到了生动活泼发展的儿童。唯有如此,才有“学为中心”数学课堂的真正实现。


作者系国家督学、江苏省教科所原所长

侠者 度己 度人

王  倩


他是一个瞭望者、摆渡者、跨越者。永远听从来自“彼岸”的召唤,不断寻找着新的起点。


在进入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之前,我眼中的贲老师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牛人”。这些年,贲老师的形象在我眼中不断丰满和立体。


在南师附小,贲老师被人称为大侠,我起初不解,一个周身呼之欲出皆是儒雅之风的文人,何来侠气?几年朝夕相处,日渐明了,大侠指身怀绝技、有勇有谋、大公无私的武林高手。初识贲老师,他已是盛名,可这些年他每日咀嚼课堂,思考、变革,不断用新理念新行动刷新着我们对课堂的认识。侠,又谓之夹人,引申为助人,泛指通过自身力量帮助他人,对社会和他人作出巨大贡献的人。贲老师恰如一盏长明灯,照亮了学生成长的道路,又如一座灯塔,照亮了年轻教师前进的方向。这个大侠之名的确恰如其分,不仅度己,更是度人!


作者系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教师

贲老师趣味肖像

卫恪锐


多数人认为,数学教师是严谨、缜密、一丝不苟的同义语。但我发现,我们的贲老师更多的还是睿智、诙谐与敏锐。这不,我就给数学贲老师总结了三点:逗、笨、精。


说起贲老师的“逗”可是全校闻名。在课堂上,贲老师随口说出的话,时常逗得大家捧腹大笑。但印象最深刻的还是他初次给我们上课时的情景。“贲友林”三个大字清晰地出现在黑板上时,他转身抬头,笑着说:“我叫贲友林。”顿时,全班哗然。贲老师说:“我知道你们在笑我的名字,但时间长了你们会明白,‘贲’并不总是等于‘笨’。”


不过,聪明的贲老师有时也表现出“笨”来。比如学习分数应用题,我们都觉得问题简单,贲老师却说对此问题没有弄懂,让大家自由讨论。其实,这是贲老师良苦用心的“笨”,真是“笨”得其所!


贲老师的“精”也无人不知。有一次数学单元测试,试题简单,不少同学做完后偷偷搞起地下活动。贲老师发现大家态度不对,便来巡视,发现了同学们的小动作。从此,我们给他起了一个谐音外号——“贲幽灵”。


正是贲老师这一逗、一笨、一精,让我们对原本枯燥无味的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激励着我们永攀数学高峰!


作者系留美学生

来源:中国教师报


好消息:贲友林“学为中”小学数学工作坊报名中(12月2-3日深圳)

详情点击左下“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