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39岁男子突然意识不清摔倒在地 多学科协作顺利切除颅内巨大脑膜瘤

脑膜瘤通常呈膨胀性缓慢生长,早期可无明显体征表现。一旦瘤体压迫重要神经功能区,可出现头痛、癫痫,视觉、听觉及肢体运动障碍等症状。此时,肿瘤往往已经长得很大,若不及时治疗,病情将呈进行性加重,甚至威胁患者生命。

患者张先生(化名)是一位“85后”。2023年11月中旬,张先生无明显诱因突发意识不清,重重摔倒在地,左肩和头部着地,身体一度僵直。约1小时后,他逐渐清醒,但左肩无法活动,疼痛难忍。


家人将其送往当地医院,经检查,肩胛骨骨折。进一步检查头颅CT,发现其左侧额颞部团块状高密度影,最大直径约6.0公分(厘米)。病灶体积巨大,患者来到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寻求进一步治疗。


入院后,患者收治于神经内科4A病区。完善针对性检查后,经多学科综合会诊,患者左侧额颞部实性占位,最大直径约6.0公分,体积如鸭蛋大小,考虑左侧额颞部脑膜瘤。


▲肿瘤体积如鸭蛋大小


发生于额颞部位的巨大脑膜瘤,治疗方法主要为显微外科手术切除。该肿瘤不仅体积巨大,横跨多个重要脑功能区,行DSA检查发现,肿瘤包裹缠绕多根重要的动脉血管,血供十分丰富。若直接行手术切除肿瘤,容易因术中大出血而危及患者生命。


▲DSA检查示:肿瘤血供丰富


围绕这一棘手难题,医院多学科紧密合作,由神经外科学术副院长兼神经外科6A病区于耀宇主任精心设计手术方案,与神经外科沈建康主任、4A病区医生团队等共同开展严谨的评估讨论,进一步优化完善治疗方案。


大家一致认为,患者手术指征明确,未见明显手术禁忌。由于该肿瘤血供丰富,宜采取“术前栓塞+肿瘤切除”的方案,以减少术中出血,利于肿瘤完整切除,尽可能避免意外发生。


4A病区医生团队与患者和家属充分沟通,明确手术方案的必要性和风险性,并获得充分理解、签字同意后,11月23日,医院学术副院长兼神经内科4A病区主任席刚明教授在4A病区副主任王贵平博士及介入团队协助下,首先为患者在全麻下行脑血管造影+脑膜瘤栓塞手术。手术过程顺利,复查肿瘤供血血管基本不显影,为下一步进行肿瘤切除创造了有利条件。


2023年12月7日,在进一步完善术中应急预案,做好充分准备后,沈建康主任与于耀宇主任联手,开展了高难度的巨大脑膜瘤切除手术。


▲肿瘤顺利切除


手术取左侧额颞顶部入路,在显微镜下,沈建康主任与于耀宇主任通力协作,仔细分离肿物周边密集的神经血管,逐步分块切除肿物及附着的硬膜。切除肿瘤后,术区瘤腔未见活动性出血。历时5小时,手术顺利完成,留取病理标本送检。


▲病理分析确定为纤维型脑膜瘤(WHO 1级)


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安返监护病房。经对留取的肿物样本进行病理分析,确定为纤维型脑膜瘤(WHO 1级),为良性肿瘤。


脑膜瘤虽多为良性肿瘤 切不可掉以轻心

脑膜瘤是起源于脑膜及脑膜间隙的衍生物,为颅内常见的原发性肿瘤,占颅内肿瘤的15%~20%。


2021年世界卫生组织(WHO)CNS肿瘤分类将脑膜瘤分为WHO 1~3级,包括15种病理学亚型。其中,约80%为WHO 1级脑膜瘤,约20%为WHO 2~3级脑膜瘤。



沈建康主任介绍,脑膜瘤通常生长慢病程长,早期可无明显体征表现。但其呈膨胀性生长,患者往往以头痛、癫痫为首发症状,还可因肿瘤生长于不同的脑功能区,压迫到神经和重要血管,出现视觉、听觉、嗅觉及肢体运动障碍等不同体征表现。此时,肿瘤可能已经长得很大,若不及时治疗,病情将呈进行性加重,可致颅压持续增高甚至脑疝形成,进而威胁到患者生命。


于耀宇主任则表示,该例巨大脑膜瘤手术达到肿瘤及硬膜全切,而大多数低级别脑膜瘤患者通过手术全切,能够获得良好的临床预后。个别不能全切的脑膜瘤,通过放射治疗等综合治疗手段,亦可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生存率。因此,在出现相应症状时,应及早就医检查诊断,积极干预治疗,以免贻误治疗时机。

专家介绍

  沈建康 主任医师

 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第六届神经外科专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四届委员会委员

 世界神经外科协会联盟(WFNS)会员

 国际中华神经外科科学联合会第二届学术委员会委员

●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编委

●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第二届编委

●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第六届编委


专业擅长:

颅底肿瘤、脑膜瘤、胶质瘤和垂体瘤的手术;在听神经瘤经迷路手术保留面神经功能方面达到先进水平;尤其擅长脑血管病包括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脑血管痉挛等手术和介入治疗;开展颈椎病和癫痫的外科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在面肌痉挛和三叉神经痛的血管神经减压术方面有丰富的诊疗经验。


于耀宇  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博士(博士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

●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第五届编委

专业擅长:

能够独立熟练进行颅脑肿瘤、颅脑外伤和高血压脑出血的显微脑外科手术治疗。主攻方向为:脑卒中(出血性脑血管病和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神经介入及微创外科治疗,包括颅内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脊髓动静脉畸形、硬脑(脊)膜动静瘘以及烟雾病的血管内神经介入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颅内动脉和颈内动脉狭窄的支架置入血管重建手术治疗,以及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性脑动脉血栓形成)的机械取栓手术治疗等。同时,亦擅长难治性癫痫、帕金森病、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舌咽神经痛、脑瘫、肌张力障碍、昏迷促醒等疾病的微创外科治疗。

门诊时间:周一、周三、周四上午,周日下午

  席刚明 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博导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上海市徐汇区高层次人才(院士)服务团队成员

 原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眩晕规范化诊疗上海基地副主任

 第二届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眩晕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 上海市医师协会第一届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

● 原上海市康复医学会第五届神经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


专业擅长:

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定向软通道救治高血压脑出血技术以及眩晕类疾病诊疗技术。在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桥接治疗、颅内外动脉狭窄球囊扩张术、颅内外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静脉窦血栓形成微导管接触溶栓术、静脉窦狭窄支架置入术;脑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脑动脉瘤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脑动脉瘤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术;脑动静脉畸形填塞术、颈动脉支架成型术、脊髓动静脉畸形栓塞术、脑出血锥颅穿刺血肿抽吸引流术,以及对眩晕类、疼痛类疾病诊疗等方面有独到之处。


门诊时间:周二、周三上午



END


版权声明:部分图片源自摄图网,如有版权纠纷,请及时联系医院。一经查实,将立即删除。


本期作者:布衣   编辑:猹猹




你可能还想看

■ 警惕!老年人头部磕碰后可能出现慢性硬膜下血肿,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微创介入新方法巧解病痛

■ 抓铁有痕守底线 踏石留印保安全 |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开展医保监管政策培训

■ 回首耕耘路 蓄力再扬帆 | 2023年度行政职能科室负责人年终述职

告诉别人你“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