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权威部门理应及时发声
从上周末开始,一组来自于四川成都金苹果幼儿园家长群里的聊天截图,迅速演变成了一出连续剧。
网上一组群聊截图
据5月11日的截图显示,四川成都金苹果幼儿园老师“陈某”在群内发言称,“以后严某某放学那会单独坐,或者周围的人给她清空,她单独坐一边,真的是够了。”不久后,群内署名为“严某某妈妈”的人士发言称,“陈老师,你马上在全班当着所有师生给严某某道歉,否则,我通知你们集团领导来给我解释你对严书记的女儿说这话是什么意思!”随后,李某在家长群里宣称:老师已经被开除。
此消息在网上流传之后引发网友强烈关注,“严书记”到底是谁?不少网友很快将此人指向了一名四川省地级市的市委副书记,并直指该副书记名叫严春风。
微博上流传的微信群聊截图
此外,网上流传的微信群聊截图显示,严某某妈妈还声称,严某某已经被四川嘉祥外国语学校确定为幼升小的内定生。该外国语学校是当地一所优质名校。
5月12日,网上出现一封“严书记”写给四川省委组织部的情况说明。他在情况说明里表示:自己已和李某离婚五年,孩子归李某带,因此严春风本人对一切问题都不知情。
面对网友关切,四川省纪委监委14日表示,已关注到网上“严春风舆情”相关情况,已及时介入调查核实。对于这样一个因网络群聊而引发的“严春风舆情”,我们到底该怎么看?还有那些疑问有待解答?
三大疑问
疑问一:严副书记是否“毫不知情”?
截图中,有家长质疑严春风“毫不知情”的说法。这位家长说,严副书记上周还来班上给孩子们讲过课,平时偶尔还接送孩子。更有家长直指严春风涉嫌欺骗组织,因为“他们还有个三岁多的小儿子”。证据是,他上周才看到过严书记的全家福,而“三岁小儿子”长得“一看就是书记的儿子”。
既然离婚五年,何来三岁儿子?昨天,记者贾宜超也前往金苹果幼儿园进行采访,涉事教师班上的家长说,不愿意再多谈此事,幼儿园保安拒绝记者进入。严副书记到底在其中起到了什么作用,恐怕只能等待有关部门的调查结论。
疑问二:涉事教师是否被开除?
在采访中金苹果幼儿园的保安说,涉事老师正常上班。
疑问三:严副书记能负担起贵族幼儿园的学费吗?
另一个触动公众敏感神经的问题是,李某曾在群里跟其他家长吹嘘,女儿即将就读一所重点小学,因为女儿是“内定生”。虽然涉事学校很快发声明说“严重失实”,但这显然已经惹怒了网友,有人进一步质疑:金苹果幼儿园每月学费一万多,校车费两千,显然并不便宜。
更有网友搜索发现,一家叫做四川中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的企业,股东名单中既有“疑似”副书记前妻名字的李某,又有一个叫“严春清”的男子,二人共计持股50%。此外,李某名下还有四家公司。
严春清、严春风,两人有没有关系?四川中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一位股东王卫东否认了公司股东里有“严春清”的说法。
记者:您的公司里有个叫严春清的您没听说过吗?
王卫东:我哪里有这么个股东啊?不知道。
记者:您有一个叫中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的企业是不是?
王卫东:那个,稍后有什么事在我的微博上发。
记者:这个不用在微博上发吧王先生,就一句话的事。
王卫东:没时间跟你聊。
这些网友们的疑问,尚无权威部门回答。舆论持续发酵,关注焦点已经从“特权”问题,转向了“廉政”问题。四川省纪委宣传中心主任苑坚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四川省纪委监委已经及时介入调查。
苑坚:网上一出现相关舆情,我们就关注到了,并且持续和相关部门在进行沟通。目前省纪委监委已经介入了调查核实,调查结果一出来我们会适时公布。
对于网络舆情,党纪政纪部门介入,应该给予肯定。然而,在“严书记舆情”这个个案里,几个回合下来,总给人一种“舆论总是领先调查一个身位”的感觉。确实,就算涉及“特权”的问题属于自己不说别人不知道;但涉及“廉政”的部分,不能只靠舆情来紧盯。就算网友不“问”,相关部门能不能也做到“抢答”,不让本来不算严重的舆情,发酵至今天这个地步呢?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杨伟东认为,从目前一些网络舆情发酵的案例中看,一些政府部门还是习惯于被动回答问题,而不是主动发现问题。这个流程机制还有欠缺。
杨伟东: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个案,让主管部门总结经验,梳理形成一套比较有效的回应,或者说内部纠偏,或者内部调查事实的固定流程方法。关键是在流程制度上构建起一系列的调查机制,而不至于说网民提出左有问题,我就左边应对;右有问题,我就右边应对,人家说一我就查一,说二我就查二,出现这种首尾不能衔接的情形。
正如一些网友所说:严书记女儿这幼儿园都快毕业了,至少上了三年;那么三年中,网友们能发现的问题,有关部门能不能发现?杨伟东认为,网络舆情和政府部门的调查,应该既是队友,又是对手,两种监督之间有必要形成一种良性竞争和有效合作。
杨伟东:网上舆情和政府调查,不是截然对立的。网民、媒体和舆情,反映了公众对问题的关注。管理部门和媒体网民的有效衔接,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就不至于在这样的调查中让相关部门显得被动,让人觉得牵着鼻子走。能够解决问题,又建立起通畅的机制,才是更为重要的。
在互联网时代,积极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是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的职责所系。早在两年多前,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就强调:“网民来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群众在哪儿,我们的领导干部就要到哪儿去,不然怎么联系群众呢?”“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经常上网看看,潜潜水、聊聊天、发发声,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积极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
沉默未必是金。被卷入舆论漩涡,作为当事人,不仅有责任向组织部门报告情况,也有责任向公众掏掏心、交交底,这是法治时代官员拥有互联网思维的一种体现。
与此同时,职能部门也应该像总书记所要求的,“让互联网成为我们同群众交流沟通的新平台,成为了解群众、贴近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新途径,成为发扬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的新渠道”。主动发声,接受人民监督,我们有这个自觉,有这种能力,也有这个自信。
面对舆情,相关部门及时用事实说话,不仅可满足公众的基本知情权,更能提升部门公信力。
值得一提的是,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提出,对涉及本地区本部门的重要政务舆情、媒体关切、突发事件等热点问题,要按程序及时发布权威信息,讲清事实真相、政策措施以及处置结果等,认真回应关切。
从这个角度讲,四川省纪委监委介入调查只是回应的开始,我们期待也坚信纪委监委部门能够给出一个让大家满意、有说服力的调查结果,廓清网民质疑的焦点。也唯有此,一起舆情事件才能圆满落幕。
大家都在看
(来源:中国之声《新闻纵横》 记者:崔天奇、贾谊超,综合央视新闻,评论作者:秦川)
主 编丨杨鸿光 编 辑丨乔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