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疫情见证社区力量
万人大会聚焦社区,时尚魔都为何看重“鸡毛蒜皮”
6月17日,上海市社区工作会议召开。除了主会场各委办局负责人外,上海全市一万余名区、街镇干部与社区工作者也通过电视电话会议的形式共同参会。
规格高、覆盖广,足见这个会议份量之重。那么,国际化的时尚魔都,何以如此重视社区里弄的“鸡毛蒜皮”?
上海市社区工作会议现场。 陈正宝摄
今年两会走上代表通道的在沪全国人大代表朱国萍的一番话很有代表性,“我在社区工作30年,最有感触,社区工作搞好了,就是‘小社会’做好了,‘大社会’也就稳定了。”
从非典到新冠,上海的社区在挑战面前愈战愈勇,为城市稳定和人民安全作出卓越贡献。
上周,上海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关于进一步提升社区治理规范化精细化水平的若干意见》,提出深入总结上海社会治理创新制度成果,及时固化社区疫情防控经验,进一步夯实社会治理的基层基础。做好统一规范,鼓励基层首创,持续为基层减负增能,充分激发社区活力,更好服务市民群众。
大江东工作室发现,上海的目标明确,就是让社区治理水平再上新台阶。
“社区的同志非常辛苦、很不容易,工作做得很细。正是因为大家的辛勤付出,才有了人民群众的安心安全,才有了千万家庭的和谐安宁。”会场上,讲到这里的时候,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很动情。
上海市委书记李强。 陈正宝摄
上海有6000多个居村委会、1.3万个住宅小区,条件有别、情况各异,新冠肺炎疫情突然袭来,20多万基层社区一线工作人员迅速进入“战时状态”,日夜奋战,开动脑筋,发动居民,破解了物资供应、快递收取、居家隔离等一系列难题。
青浦区香花桥街道香花桥社区一度成防疫难点。357户人家的社区,有三个开放式小区,建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也没有物业,社区出入口有15个之多,周边商铺多、人员杂、车辆往来密集……
“首先做的,是对三个小区封闭式管理,把人管住,才能降低疫情传播风险。”香花桥社区党支部书记李春说,封了10个,留下5个供居民进出。
没有物业怎么办?街道的社区保安大队和附近的地铁公司,闻讯支援了8名队员。
“我们也积极鼓励居民自治自防,招募志愿者值守。”一开始,没人愿来,一怕病毒,二怕和人起争端。
破解僵局,社区党员挺身而出上岗,量体温、做登记,划出专区放置外卖和快递,实现无接触配送。很快,居民积极性也调动起来,意识到自家安全还得自己负责。3个小区有30余名居民加入志愿者,轮流上岗,24小时值守,筑起社区安全屏障。
疫情防控期间,上海所有居民小区,绝大部分实现封闭式管理。有围墙的,严控出入口数量;无围墙的里弄,核清入口数量,道道把控;实在无法设门岗的,也做到以网格为单位,划片分区、明确责任……
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赴湖北省武汉市考察疫情防控工作时强调,“抗击疫情有两个阵地,一个是医院救死扶伤阵地,一个是社区防控阵地。”
两个阵地,上海表现都不凡,打了一场社区“人民战争”。
疾控中心下发的重点人员名单,社区做到接单、核实、处置全覆盖;对重点地区来沪未满14天人员,信息排摸、上门登记宣传全覆盖;对未回重点地区的常住居民,亲友来访情况全覆盖;已回重点地区、尚未返沪的居民,电话联系跟踪全覆盖……全市累计居家隔离观察30余万人,测体温,代送商品、代倒垃圾等服务保障,一天也不懈怠。
“加减乘除”指引社区治理新方向
“此次疫情,是对上海基层社区治理的一次大考,也是对20多年来上海坚持不懈推进基层治理创新成果的一次检验,成效明显。在基层一线,我们的制度优势转化成了实际的治理效能。”在“2020上海民生访谈”节目中,上海市民政局局长朱勤皓说。
香花桥社区的居民志愿者在临时出入口值守测体温。 香花桥街道供图
近年来,上海不断加强社区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水平,2017年通过了《上海市居民委员会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以地方立法形式规范居委会职权。
不过,基层日常工作,仍需要一些支持和改变。
去年,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对《条例》施行情况进行执法检查,发现了居委会面临的一些实际问题。
有的居委干部和社工,除了做好相关行政事务和居民区自治工作,还要做各类网络平台的管理和更新,部分平台重复录入,增加了工作负担,影响工作效率。
有的居委会重点任务多、台账留痕要求多、数据采集信息系统多的“三多”现象突出,有“行政化倾向”和“被动式托底”。协助行政事务边界不明晰,有时从“协助主体”变成“责任主体”,转而变成了被考核对象。
“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目的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扬优势、补短板,做好社区治理的‘加、减、乘、除’法,把社区这个重要基石筑得更牢。”李强提出了更高要求和解决之道。
“加法”,就是赋权增能。尽可能把资源、服务、管理放到社区,离人民群众最近、感知最灵敏、反应最迅速、处置最快捷的基层,要有人有权有物。以基层需要为导向,强化制度保障,建立下沉事项目录清单,把居村“约请制”等行之有效的制度,进一步总结、提升和落实。
“减法”,就是要减负减压。让社区从无谓的事务解脱出来,有更多精力为老百姓干实事、解难事。严格把关,做实居村协助行政事务准入机制,强化居村事项可操作性,尽最大努力减重复劳动、减不必要的形式、减隐性负担。
“乘法”,就是要科技赋能。以智能化为突破口,加快建设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做到实战中管用、基层干部爱用、群众感到受用。加快“社区云”建设,更好把要素和资源整合到一个平台,推动社区数据共享,充分为基层所用,为社区精细治理、精准服务提供支撑。
“除法”就是要革除弊端。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克服重“痕”不重“绩”、留“迹”不留“心”。防止“上下一般粗”,不搞“一刀切”,充分考虑基层实际和不同地区的不同要求,发挥基层主动性、积极性。
随着上海《关于进一步提升社区治理规范化精细化水平的若干意见》的推行,“加、减、乘、除”的效果值得期待。
上海市代市长龚正表示,下一步,要狠抓社区治理能力提升,努力使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更优、精细管理水平更高、应急管理能力更强。坚持分类指导、分类施策,抓紧研究制定有关实施细则、工作指引,推动社区治理规范化精细化水平再上新台阶。
“一网统管”指引社区治理“云”上见
当下的上海,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大跨步前进,治堵、预警、防汛……城市运行管理和应急处置系统逐步完善,市、区、街镇三级城运中心,越来越多的智慧化应用正在被开发。
上海市社区工作会议现场。 陈正宝摄
社区治理能否搭上“一网统管”这艘“巨轮”?社区工作会议给出明确答案——加快“社区云”建设。
去年12月上线试点,已在浦东、黄浦、徐汇、长宁、静安、普陀、宝山、松江、崇明9个区20多个街道试点,将于年底在上海16个区215个街镇6077个居村委会全面推开。
近年来,上海不少区、街镇都在探索社区治理信息化、智能化。但各部门间信息不互通、基础数据库难以共享,导致数据碎片化、标准不一致。很多程序、应用,无法通过统一信息平台支撑基层治理,程序、应用、平台过多,加重了基层负担。
“社区云”的框架结构就是“1+2+X”——“1”是一个全市统一的“社区治理主题数据库”,上接大数据中心,下接各区、街镇和居村,横向连通各政府职能部门,为社区精细化治理、精准化服务提供大数据支撑。“2”是两个应用平台,面向居村干部的社区治理平台和面向居民的居社互动平台。“X”则代表开放性,各区现有的社区治理平台,各街镇现有的特色应用程序,各政府条线部门现有的应用,经过改造都可接入。
这样的设计会带来什么?
朱勤皓曾在四个维度上表达对“社区云”的期待。
各委办局能快速获取社区数据,下沉服务资源。所有涉及基层的信息,线上一键采集,不需要单独开发应用,重复下发指令,极大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基层负担。
区、街镇则方便汇集社区数据和民情民意,提供决策支持和末端处置通道。
居村干部和社区工作者则有了减负增能工具,给予大数据、知识库、移动办公等全方位支撑。居村干部有权从统一的居民信息库中下载信息,也有权及时完善更新,实现居民信息精准化,为居村依法自治共治、依法协助行政事务提供智能化保障,更有助于未来实现“信息找人”与“政策找人”,助力精准化服务、智能化治理。
居民通过居社互动平台的居务公开、社区公告、在线服务、自治议事、邻里互动等版块,可以进行线上社情民意表达,参与社区治理。尤其是议事厅版块,居民可直接对社区公共议题投票、发表意见,比如是否加装电梯、如何解决小区停车难、垃圾如何便捷分类等,实现居村与居民的零距离沟通交流,有更多渠道收集民意、汇集民智、沟通民情。
40分钟“变”出一座222米大桥!兵哥哥渡河神操作看呆网友…
责编:翟巧红 | 编辑:姜越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江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