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自有品牌食品业务迎来发展契机

商观 商业观察家 2023-04-07



(撰文:李华)自有品牌业务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否做出差异化,做出差异化就会有客流,会有毛利。


目前,在实体超市的自有品牌业务发展中,主要涉及三个品类市场,分别是生鲜、工业化生产的食品业务,以及非食。


其中的关键则在于食品业务的自有品牌能否破局。


因为生鲜业务做差异化没有那么难。非食业务于线下场景的经营挑战则很大,已经很难做了,线下卖场更多只是做些季节性销售。


食品业务进而就成为了关键,做得好能提振整个卖场,做得不好,卖场往往就只能靠生鲜一块业务来支撑发展,但只靠低毛利的生鲜业务支撑,会“营养不良”,经营会比较辛苦。




契机



目前,整个中国消费市场正迎来了食品自有品牌业务的发展契机。


主要由三个因素支撑。



一、消费更加理性。


受国际关系、疫情等因素影响,当下消费者变得更加理性,他们对消费主义开始有更多的反思,对于是否一定要买大品牌商品的欲望越来越淡,进而,人们对于性价比、理性消费、商品本身价值的关注度,超过以往。


这也反映在了当下零售业态的变化中,比如像临期业态店、折扣店都纷纷冒出,并壮大。这些新业态的出现都是以食品业务为基础的,它们不做生鲜打破了过往不做生鲜超市就没有办法经营的论调,它们都在大力提升食品的性价比与市场规模。


这显示现在的市场环境更加成熟,食品自有品牌能更好地被顾客接受。简单说,就是消费者现在不想乱花钱了,但他们又不愿意降低自己的生活品质。


另一方面,这也显示食品业务的市场总盘在扩大,尤其是自有品牌市场空间在扩大,因此,这个领域相比以往能容纳进更多差异化空间。



二、消费习惯改变。


疫情部分改变了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或者说加速了一些消费习惯的转变。


经过这次抗疫,至少在短期内,人们相对过去有更多的食品“囤货”需求。因为相比生鲜,食品的保质期更长,更适合囤货。自有品牌的性价比特征也适合走量囤货。


疫情阶段,居家做饭吃饭的频次增加也带动了包装食品、加工食品,比如像预制菜等的销售,让部分消费者养成了消费习惯,让这个市场快速成长。


这也有利于食品自有品牌业务的发展,因为这是一个新的空白市场空间,消费者的购买渠道喜好与品牌消费习惯还没有养成,那么,这其中就有定义消费者“品牌消费习惯”的空间。


从发达国家的消费趋势来看,在生鲜和餐饮市场发展热潮过后,加工食品业务都成为接棒发展的成长性赛道,成为了“三分天下,有其一”。


无论是日本的“中食”市场,还是美国的加工食品市场,成长性都很好,尤其在经济“疲软”市场环境中。


相比生鲜,加工食品业务的毛利则更高。



三、基础设施逐渐完善。


过去几年,市场整体对预制菜、加工食品等业务的投入在加码,供应链的成熟度、产业链的升级也在持续推进。比如,市场出现了很多针对C端市场的预制菜品牌等。


这些带动了加工食品产业链的基础设施逐渐走向成熟,这也为零售商做食品自有品牌业务奠定了基础。


很多零售商自己也都在投资食品加工厂,与构建自有的食品研发能力,因此,整个行业都在不断积累自己的食品产业链能力,在逐渐往质变方向走。




挑战



食品自有品牌业务正迎来发展契机,但所面临的挑战也有,它并非一蹴而就。


最大的挑战是:架构新品机制与能力。


食品市场是工业化生产的标品市场,其实整个商超领域最难建立差异化的品类市场,麻烦的是,超市要有客流与毛利,食品业务又必须建立差异化,自有品牌必须要做。


因为在工业化生产的食品领域,老品增加不了销售,吸引不了消费者的关注,很多卖场吸客能力的持续下降、客群老化,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食品业务的老化与没有新意,那都能买到。


如果要让消费者进店觉得门店有新意,就必须把食品业务做出新意,不厌其烦地去引入新品,形成机制,并保障新品的存活率。只有具备强大的新品能力,通过不断地推出新品来实现差异化。食品业务才能真正实现差异化优势,自有品牌才有成功的基础。


因此,食品自有品牌业务的关键之一,是要有非常强大的新品研发与整合能力。


拆分下来,《商业观察家》认为,可能需要做好以下三块内容。


首先,要年轻化。


无论是采购商品团队,还是供应商,都要年轻化。


年轻化有助于食品业务创新、新品机制升级,以及更贴近年轻客群。



其次,要有强大的市场整合能力。


不可能所有新品都是自己独自操刀完成,要实现强大的新品能力、要能不断引入新品并保证新品存活率,就得有强大的市场整合能力,能把优质生产能力、商品资源、供应商资源整合起来。


当然,强大的市场整合能力对零售商的规模基础会有要求。



最后,要能持续不断拉升整个商品市场的行业标准。无论是从包装、商品力,还是从推广能力,都要去拉升行业标准。


以推广为例。


做食品自有品牌也是需要推广能力的。


除了更多的线下货架陈列资源位供给外,可能还需要线上线下全渠道营销资源、数据资源基础来支撑。


从目前食品行业的发展来看,大量食品品牌都在走“线上做品牌、线下做利润”的道路。


这是因为线上渠道流量成本高,也更透明,只做线上容易变成价格竞争,很难赚钱。但线上渠道的优势是流量大,年轻消费者都在线上,年轻消费者对新品牌接受度更好,这让它成为了一个聚集品牌流量、塑造品牌的较好渠道。于是,通过做线上渠道把品牌形态做出来后,很多食品品牌都会再大范围铺线下渠道,从线下渠道来获取利润。


从这个角度来说,零售商做食品自有品牌业务,是否具备线上线下全渠道能力,也是非常关键的。它直接关系到自有品牌的推广触达营销能力、数据消费习惯洞察能力进而指导商品研发,以及能否为自有品牌业务的供应商打造出“闭环”,提供“一站式”线上线下全渠道服务资源支撑。





投资消费零售    必看商业观察家

本号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添加微信sygcj2020加入交流群

长按二维码 关注商业观察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