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喜讯】祝贺!两位交大人入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榜单
11月2日至3日,第三届《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亚太区发布仪式暨青年科技论坛举行。我校2013届信息工程专业本科校友李一璇(Sharon Li)、2021届电气工程专业博士校友董方亮分别入选2023年“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全球及亚太区名单。
李一璇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2013届信息工程专业本科校友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计算机科学系助理教授
李一璇校友研究重点为分布外检测、人工智能安全和一致性、开放世界的机器学习等问题的算法和理论基础。李一璇开发了名为“分布外(out-of-distribution,OOD)检测”的人工智能安全功能;开发第一个用于深度神经网络的分布外检测算法,随后,谷歌成立专门团队将分布外检测集成到其产品中。2022年,李一璇关于分布外检测的理论分析在 NeurIPS(人工智能领域知名会议之一)的10000多篇投稿中被选为杰出论文(outstanding paper)。
董方亮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2021届电气工程专业博士校友
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后研究员
董方亮校友致力于攻克高温超导磁体的关键底层瓶颈问题,推动了工程应用的快速发展。董方亮通过研究高温超导带材的低电阻铜扩散接头,实现了闭环超导磁体的准持续电流运行模式,并通过研究固氮储冷技术,实现了对传统液氦冷媒这种不可再生资源的代替。磁体的运行再无需依赖外部电源与制冷源的维持,该方式同时克服了磁体运行经济性与稳定性中的励磁与制冷两大难点。以上技术为开发中国面向未来时速 600 公里级节能型高速磁悬浮列车的关键部件——车载超导磁体提供了核心技术支撑。同时,他首创的磁体表面释能技术,通过微米级涂敷的分布式能量旁路,抑制了级联效应带来的不可逆热/机械损伤,验证了一套稳定可行的失超保护方法,为现今全球高场高温超导磁体的可靠运行提供关键解决方案。
“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名单由美国著名科技商业媒体《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发起,自1999年起,每年都会从世界范围内的前沿科学、新兴技术、创新应用中遴选出对未来的科技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创新领军人物,涵盖但不限于生物技术、能源材料、人工智能、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新兴技术领域。
2014年开始公布亚太地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名单”;2017年,该榜单正式进入中国,旨在以全球视野挖掘最有创新能力的中国籍科技青年,给予这些青年创新者应得的关注,肯定他们在技术领域的创新工作,并且激励他们继续在专业领域上取得更大的成就。
致谢|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信息来源|DeepTech深科技微信公众号
整理|高宁
排版编辑|孙晓慧
责任编辑|陈方玺 谢婧
2. 【要闻速递】开启服务校友新篇章!陕西校友会2023年会暨理事会换届会议举行
5. 【要闻速递】提升服务效能,传递母校关怀!辽沈、大连两地校友会换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