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展览预告】成都永陵博物馆《荆邑之光——宜兴历代紫砂精品展》6月1日开展


 宜兴古称“荆邑”,是我国著名的陶都,从新石器时代的骆驼墩遗址出土陶器算来,宜兴窑的窑火已经延烧了7000年。在明清时期,更是创烧出了紫砂壶这种独树一帜的陶艺品种,成为了宜兴的一张名片。

紫砂器是美器,是美好生活的象征,美妙、神秘而雅逸。其美妙在于它简洁唯美的造型,质朴黯淡的气韵,玉润珠圆的质感;其神秘在于它的起源、历史、制作工艺和时代特质等,皆有悬疑及可探析之处;其雅韵在于它特有的文人参与的创作传统,使紫砂器特别是紫砂壶向静巧典雅含蓄内秀的艺术方向发展,别具文人的文化内涵和雅趣逸韵。

为将“荆邑之光”传播到全国各地,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制陶技艺,增进各地文化交流,由宜兴市博物馆与成都永陵博物馆联合推出的《荆邑之光——宜兴历代紫砂精品展》于2021年6月1日在成都永陵博物馆开展,此次展览免费向公众开放,配合临展内容还有《“古色古香·坐望佳茗”——点茶文化分享会》永陵沙龙特别活动,展览时间持续到2021年9月1日。


展览简介

宜兴古称荆溪、荆邑、阳羡,地处江苏省西南端,苏、浙、皖三省交汇处,东濒太湖,境内山岭重叠,河道纵横,山水相依,景色迷人,自古以来是中国产茶名地之一。在这处钟灵毓秀之下,也毫不意外地孕育出了与茶息息相关的艺术品——紫砂壶。


仿清乾隆宜兴窑紫砂泥绘松石图御题诗文圆壶


明代中期(16世纪初),随着饮茶方式的改变、茶文化的发展,紫砂陶在茶具中的地位得到提升,紫砂壶应运而生。紫砂壶因其精工细作,技艺兼容,品质超乎寻常的严谨和精致,风格典雅秀逸,古意盎然,同时又发挥了紫砂陶的质地和色彩,与文人的格调不谋而合。明清文人对紫砂壶极尽赞美之词,形容它“温润如君子,豪迈如丈夫,风流如词客,丽娴如佳人,葆光如隐土,潇洒如少年,朴讷如仁人,飘逸如仙子,廉洁如高土,脱尘如衲子。”文人雅士对紫砂壶的品评不言而喻地提高了社会对紫砂的认识,以至于当时泡茶以壶形用具为上,壶又以阳羡(宜兴)为精,银制壶、锡制壶及其他地方所产瓷制茶壶,都不及宜兴紫砂壶受欢迎。


从明代晚期开始,烧制紫砂壶的龙窑窑群遍布宜兴蜀山南麓,一时有“千窑万埴列门户,堆器不尽十马驮”的盛况。史载:“荆邑鼎蜀两山窑器……不胫而走遍天下。故其商贾贸易廛市,山村宛然都会。”

宜兴市博物馆位于江苏省宜兴市东氿大道文化中心,为国家二级博物馆,是宜兴地区唯一一座全面反映地方历史文化的综合性博物馆。博物馆包括通史馆、现代名人馆、风土馆、尹瘦石收藏馆、茗茶名壶馆等七个独立展厅及两个临展厅。藏品序列完整,器类丰富,更以陶瓷、铜镜、法藏寺出土佛教窖藏文物为亮点精品,全面表现宜兴历史厚重、人杰地灵、崇文厚德的地方特色。

仿清乾隆宜兴窑紫砂泥绘烹茶图御制诗文执壶


《荆邑之光——宜兴历代紫砂精品展》展品92件(套),器类包括罐、壶、盆、觚、碗、杯、盘、炉、洗等。宜兴紫砂陶泥料材质独特、成型工艺独特、文化表达独特。既是实用品,又是工艺品,是用与赏的结合;既是物质的,亦是精神的,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紫砂陶工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发展史是对传统文化和传统工艺的一种传承。此次展览旨在以宜兴历代紫砂器物为依托,将“荆邑之光”传播到天府之国,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制陶技艺,增进两地文化交流。

沙龙活动

“古色古香·坐望佳茗”

——点茶文化分享会


主讲人:

白雪(茶艺美学工作室高级讲师,高级茶艺师,高级评茶员)


讲座时间:

2021年6月12日下午14:30


讲座地点:

成都永陵博物馆报告厅


部分文物掠影

仿清乾隆宜兴窑紫砂描金御题诗文盝顶方壶

仿乾隆宜兴窑紫砂东坡式提梁壶

仿清乾隆宜兴窑紫砂金饰竹节壶

六方宫灯壶

紫砂觚

铜均水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