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独家探访大陆首家B型企业,新商业的旋风要在中国刮起?

2016-08-19 公益资本论原创 公益资本论

作者:黎宇琳  


大洋彼岸有一群人,想用一套非常公益的标准去认证一批商业企业,如果企业能得高分的话,将兼具公益与商业的双重属性,他们管这种未来形态的企业叫“B型企业”。


“公益资本论”一度认为,缺乏安全感的中国公司要达到B型企业那种充满理想主义的标准是不太可能的,但在这个夏天,上海一家名不经传的小公司顺利地拿下了大陆首个B型企业认证,它的名字叫“第一反应”。


“第一反应”的名片


这是一家开在“公益园区”里的商业公司,与之相邻的,几乎是清一色的公益机构。而这家“第一反应”,也有民非的身份,叫做“浦东新区第一反应志愿服务中心”。现如今,兼有工商注册与民政注册两块牌子,是许多公益创业者的标配。


但是,这家企业的老板们可没有将他们所作的事情理解为做公益,在首席运营官ROBIN看来,“解决社会问题的(商业)创业是一个世界趋势,我们就在做这样的事情。”



ROBIN


ROBIN,80后,上海人,中欧商学院毕业,早前在一家德国企业从事创新业务和战略投资工作,据说是为了“切身感受一下改变世界的体验”,于去年年初加入第一反应。接受采访那天,ROBIN身着白色休闲衬衫,戴黑框眼镜,谈吐文雅,逻辑严谨,言语间又不失风趣,是一个有着极好职业素养和个人魅力的人。


事实上,第一反应的核心团队有着与ROBIN相似的气质,年轻,新锐,国际化。主要合伙人皆出自商学院,不少人在参与创业前是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喜欢强调解决社会问题,也热衷于谈论创业赚钱。这群来自商界的创业者不太相信非营利项目的可持续性,而笃信于运用商业手段解决社会问题,“对我们来说,社会企业模式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客观而言,在商业上,第一反应还算不上成功,这家成立于2010年的创业公司,直至最近才完成了“A-”轮的融资,虽然有着不错的业务拓展速度,但至今还没能实现盈利。


但在公益创新的领域,这家企业建树颇多,去年,深圳慈展会搞首批社会企业认证,第一反应申报并拿下,今年,B型企业认证刚刚酝酿进入大陆,第一反应成为了大陆首家。


这家商业公司,有着敏锐的公益触觉。


“公益新天地”里的商业公司


第一反应扎根的园区,叫“公益新天地”,位于上海黄浦江畔,地理位置恰好在外滩与世博公园的中间,虽不算繁华商区,也属大上海的核心地段。此处草木葱茏,闹中有静,据说是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有名的慈善机构“新普育堂”旧址所在地。


进得园区的大门,左侧有一间由聋哑人经营的小小咖啡厅;而在大门右侧不远处,有一方空地,那里停放着第一反应的“应急救援通讯指挥车”。


第一反应是一家从事急救培训与提供大型赛事(主要是马拉松)医疗保障的公司。据ROBIN介绍,公司成立5年以来,已提供了超过58万人次的赛事保障,其中遇到10名濒临“猝死”的参赛选手,全部成功救活。



救援现场


这解开了我的一个疑惑,商业公司怎么能与公益完美兼容呢?除非其从事的领域本来就有很强的公益性,而目前“公益+商业”富有前景的行业,无非医疗、教育、养老,以及近年新兴的农业电商。其中以医疗行业准入门槛最高,但也正因如此,一旦确立了行业地位,其商业前景也比别人强些。


第一反应的切入点,正是医疗行业。


进入这家公司的办公室,可以见到大厅的地板上摆放着两个可供练习急救的半身人偶,来访者需要绕过着两个人偶,才能进入会客室。


正在练习急救的人们


会客室面积不大,7个人围坐聊天,空间上略显局促,但布置得很用心,一面墙壁上挂满了马拉松比赛的纪念奖牌。我问ROBIN,这墙上至少有20多枚奖牌,全是你们参与的吗?ROBIN说,这只是一部分,这样的奖牌我们有上百枚,都是我们提供过赛事保障的大型活动。


在聊到商业模式时,ROBIN反问了我一句,你身边有会急救的人吗?我说,还真没有。ROBIN说,这就是第一反应希望解决的社会问题。




他们卖的不是出事之后抢救的那一下,而是整套的急救解决方案。如上图所见,有移动端的救援系统,有线下的指挥车,据说还形成了可供精准风险控制的大数据。这一整套的解决方案,在国外虽有成例,但在近年才掀起马拉松热潮的中国,这样专业的保障机构是不多见的。


抛开公益,这是一家看上去蛮靠谱的商业公司。


公益认证背后的商业逻辑


第一反应之所以愿意折腾B型企业这种前卫的认证,创始团队要做一个社会企业的志愿固然是主因,但若没有一名神奇的韩国女子,这一切或许都不会发生。


她的名字叫Min Ko。80后,生于韩国,求学于美国,长时间工作在中国,目前担任着第一反应的国际事务总监。Min Ko性格活泼,健谈爱笑,容貌有几分像演员孙俪,中英韩三语皆通,中文略滞涩,说到要紧之处会转用英文作答。



Min Ko


在加盟第一反应之前,Min Ko一度希望在广州做一个非营利项目,但因资助意外中断,由是作罢,经此一事,她觉得“通过捐助的办法解决社会问题很难持续”,转向寻求用自己更为擅长的商业手段解决问题。Min Ko说,在一开始,她的想法很模糊,只希望“在商业上做一点不一样的东西”,带着这种理念,她加盟了第一反应。


在Min Ko开拓国际业务的时候,她发现不少国际机构对中国企业的印象并不好,“我们希望能让国外的潜在客户更加信任我们。”Min Ko说,申请B型企业认证,有助于企业国际战略。


不仅如此,Min Ko认为成为B型企业能为企业带来许多实实在在的好处。


“他们有一个认证后可以获益的清单。比如,吸引投资人、对标绩效、与其他B型企业合作、吸引人才等等……目前有大约3家B型企业和我们专注于同一领域,我们正在尝试与美国那家建立合作,并学习对方的商业模式和解决方案。如果没有获得B型企业认证,我们不可能有这样的国际资源。”Min Ko说道。


与国内不少实际上在按社企模式操作的机构不同,第一反应没有把这种带有公益色彩的认证看作一个负担,而事实上,他们将其视为一个醒目的标签,用以寻找志同道合的潜在客户与投资人。他们乐于告诉别人,第一反应既不是NPO或NGO,也不是一般的商业公司。


而事实上,不少在转型社会企业的NGO是不太愿意挑明的,知名公益人徐永光也说了:“不要说自己是社会企业,那样会被绑架!”


“难道你们就不怕被道德绑架吗?”我把这个问题抛给了第一反应,ROBIN歪头想了一下,说,他们没有遇到过,甚至没有考虑过这种情况,在ROBIN看来,选择成为社会企业,更大的风险来自于市场,而不是舆论。


还真是什么出身,就担心什么问题。有志于商业者,认为风浪主要在市场,而在公益圈里泡久了,同志们永远第一时间考虑道德和舆论。


B型企业这一步棋是下对了


尽管“B型企业”的知晓度在中国大陆还非常低,但折腾出了一个“大陆首家”的第一反应无疑还是赚到了。


今年6月于北京举行的社企论坛年会,9月即将于深圳召开的慈展会,在这两台中国现今最受媒体关注的行业盛会中,第一反应皆被视为社会企业的典型。虽说公益行业目前还比较小众,但这对于尚处于A轮融资,并有着社会企业志愿的第一反应来说,是一个可遇不可求的机会。


这是他们应得的回报。在中国,要正儿八经地做个社会企业实在不是一般的难,要获得权威的认证就更是麻烦多多。


慈展会的社会企业认证效仿英国的做法,要求企业赚到的钱不能随便分红,可是,认证后又不能享受英式的税收优惠,不可谓不坑;美式的B型企业认证就更加苛刻,目前,他们还没来得及制定亚太区的认证版本,所以,中国企业想要获得认证,要用欧美的标准。


欧美的企业发展了多少年,而我们才多少年啊,真是想想都觉得累。


为此跑了两趟美国的Min Ko是这么说的:“B型企业在亚太区才刚刚起步,目前的评估体系还不太符合中国的话语体系和社会环境。”


Min Ko给我们举例,比如,要求企业须在达到节能认证标准的建筑物里办公,可是,中国目前根本没这种认证;又比如,要求员工工资要达到该城市的“最低生活工资”标准,这就更犯难了,像北京上海这种超高房租的城市,标准要怎么定?


还好,这些要求,更多是对美好未来的一种愿景,在B型企业的认证里,总分200,得分超过80就算通过,而第一反应的最后得分是81分,刚好过线。


一直坚定支持Min Ko搞认证的ROBIN认为,对于有社会企业愿景的创业者来说,B型企业的标准可以引领自己前进。


据说,第一反应的HR团队正在草拟新的公司制度,希望提高员工在社区志愿服务中的参与度、节约能耗和资源循环利用。


与此同时,第一反应有志于担任“B型企业在中国的大使”,推动B型企业在中国的发展。


Min Ko说:“我们希望看到更多商业领袖、有创新思维的人行动起来,如果他们在成为B型企业的过程中需要帮助,我们很愿意分享我们的经验,并帮助他们成为这个社群的一部分。”


形成一个有共同价值观的商业联盟,是B型企业近年在欧美得以迅速发展的主因,他们跳出了先赚钱,再捐款,先污染,后治理的伪善逻辑,抱团发展,相互呼应,正寻求着一条光明正大地以公益之名创造商业利润的道路。


他们以中小企业为主,在商业上还很弱小,但是,他们所带动的思潮,也许会在未来会掀起新商业的旋风。



公益资本论原创出品,转载请联系授权,回复“转载”可见详情哦!

▲现可在各大资讯客户端搜索“公益资本论”订阅,包括今日头条、天天快报、网易新闻、QQ公众号、新浪微博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