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老大,可知,你并没有照顾弟妹的义务
版权申明: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Apple妈咪要移民
(ID:Apple_Mammy)
阅读第一已授权转载,
如有想要了解的话题,也可以给我们留言
二胎时代已经来临,“多娃式”家庭模式将越来越普遍。出于对幼子的关爱,很多父母会习惯让大的让着小的,甚至不知从何时开始,哥哥姐姐要照顾弟弟妹妹似乎成了社会中家庭中约定俗成的事。但其实在有弟妹之前,他们本身也只是孩子啊。
照顾妹妹或弟弟,究竟是谁的责任?毫无疑问,是我们,为人父母的责任。
“哥哥,能帮妹妹递一块尿布么?就在你边上。”
“不能,妈妈。”
这种时候,我选择强压怒火,
一声不吭地自己去柜子里拿尿布。
在妹妹出生后的这两年里,我这三个孩子妈,提升最快的本事,
“妈妈在洗碗,帮忙看一下妹妹好么?”
老大说“不”,老二说“那我也不”。
“看十分钟妹妹,赚一块零花钱如何?”
老大说“现在没有空”,老二说“那我也没有空”。
然后,七岁和五岁两个哥哥屁颠屁颠地奔进跑出、变身各种宠物小精灵、嬉笑打闹、自在非凡,视哭闹着抱我大腿、求关注的两岁小妹为无物。
这种时候,我只能把带孩子视为一种修行,任胸中怒火奔腾、
照顾你,
这个精灵可爱的妹妹或弟弟,
究竟是谁的责任?
毫无疑问,是我们,为人父母的责任,而不是哥哥或姐姐的责任。
手足相争,是我们眼里容不下的沙子么?老大没有谦让或照顾老二,
特别是亲戚朋友面前,那些对弟弟妹妹的各种视若无睹,
请不要生气,更不要责怪自己。
请一定相信,在走向相亲相爱、谦让照顾之前,
孩子就跟小动物一样,天性利己,而友爱、相让、
多子女家庭值得庆幸的是,无论是哥哥姐姐,还是弟弟妹妹,
既然做了“土壤”比喻,我接着想说,“拔苗助长”是毫无用处的。
若利用父母的权力迫使老大去谦让弟弟妹妹、照顾弟弟妹妹,有用么?
在新西兰的幼儿园里,老师时常会说起这样一句话,
You don't have to share(你不必须要分享).
是的,我们不必须要分享,作为一个成年人,我不愿分享我的丈夫,
所以,我们没有理由要求孩子必须要分享他的玩具。
同样,我们的老大,不必须要谦让照顾老二,
若不能拔苗助长,做父母的莫非只能袖手旁观?
当然不,这柔嫩的手足之情小苗,若没有家长辛勤“浇水”和“
家有两岁、五岁、七岁三个孩子,我发觉,手足关系,
同伴型
手足间的关系以“一块儿玩”为基础,通常弟妹也已2岁以上,手足年龄差距在3岁以内。
照顾型
手足间以“大的照看小的”为基础,通常弟妹还是小婴儿,
比方说,我家五岁和七岁两个哥哥之间的关系就是典型的“同伴型”
今儿就主要聊聊,“照顾型”的手足相亲如何“滋养”?
嗯,比方说我家七岁的老大,和两岁的老三。单从年龄上来看,
可是尽管如此,偶尔,我还是能不期而遇,那些温暖至极的画面。
带着妹妹陪老大去打高尔夫,无意把手机忘在了车上,
见哥哥答应了,我一路飞奔折回,远远看到哥哥在那里做“
睡前噔噔跑到妹妹房间,准备哄老三睡觉,意外发现二哥已经在给妹妹喂奶,或者讲故事。
当然,这些画面并不是经常发生,但是它能够从“完全不发生”,走向“有时会发生”。我已经看到了滋长,已经心满意足。
很多家长觉得,我只希望老大拥有“同伴型”手足之情,不需要“照顾型”,那样对老大不公平,老大牺牲太大,若是那样,还不如不要生老二。
可如今身为三个孩子的妈,我完全不这么认为。
相反,“照顾型”,是比“同伴型”更深层次的爱。同伴之爱固然好,但主要还是建立在“自利”基础上的,为了让自己开心、不寂寞才示好。而“照顾型”,却是一种完全出于“他利”的真爱。
若父母强制老大要去照顾弟妹,那么确实,老大牺牲太大;但是,我们想要实现的,是你所亲爱的老大,完全出于自己的意愿,自发地想要去照顾、爱护弟弟妹妹,那就是截然不同的情形了。
这个过程不但让我们为人父母的,感到无比欣慰和轻松;更重要的是,它帮助老大获得爱的能力,学会付出爱,而不仅仅是得到。习得这神奇的爱的能力,将使老大终身受益。
唠唠叨叨半天,这个“自发”究竟如何实现?
我想试问,身为父母的你,是如何爱上你的孩子的?
做母亲的,为什么会深爱自己的孩子?
一次次辛勤的哺喂,一个个无眠的夜晚,无数次忍着腰疼手酸望着怀中酣睡的婴儿,无数次强忍着皲裂的痛楚满足着贪婪吮吸的孩儿⋯⋯母爱,原是在付出过程中滋生。唯有体验了生育的痛楚和养育的艰辛之后,一个脆弱的女人才能“升级”为坚强的母亲。
法国名著《小王子》中,有一篇关于小王子和玫瑰花的故事,讲述的是小王子为玫瑰花浇水,为她套上玻璃罩,为她松土,为她屏风,小王子离家出走时,最牵挂的是他的玫瑰花,最终他发现自己爱上了玫瑰花。故事里有句耐人寻味的话:
正是因为你为你的玫瑰花费了时间,这才使你的玫瑰变得如此重要。
那么在妈妈可以理解为——正是因为你为你的孩子花费了时间和心血,这才使你的孩子变得如此重要,你才会如此深爱他。
与无欲无求的玫瑰不同的是,孩子从出生那天起,他就会7乘24小时,全天候,全年无休地需要照料和关注。比起许多小动物出生就能走能跑,人类婴儿的自主活动能力是极差的,没有全天候的悉心照料,他根本无法生存。
做妈妈的,开始不过是被动地去满足新生儿的需求,没想到,就在这辛苦的照料中,她们越来越了解自己的孩子,渐渐成为孩子最信赖和依恋的人,从而奠定了深厚而宽广的母爱。
因此,若要让哥哥姐姐,能够对这弟妹产生“照顾型”的爱,最重要的环节在于——不间断地、顺其自然地、毫不勉强地制造老大照顾弟妹的机会。
只要照顾的时间和场合足够多,老大就会真心爱上弟妹。
现在就奉上,我个人用得比较得心应手的几个小招数:
给予报酬
老大大约从6岁开始,就有了零花钱的概念,洗碗、收拾桌子、扫地之类的家务活,都可以赚到零花钱。零花钱不收支现金,只将进出余额记录在家里的小黑板上。而使用的场合就太多了,外出就餐想要饮料、买零食、小玩具等等,都要零花钱出马。我和老大间的约定是,零花钱怎么花你可以自己做主,而若要妈妈出钱消费的事情,就要看妈妈的判断和心情了。
所以,当哥哥开始给弟弟背单词,给妹妹当小马骑……来赚取零花钱的时候,我就一点儿不意外了。
制造单独相处的安全场合
好在新西兰的大环境很安全,所以我可以放心地跟哥哥们说:
“妈妈要去洗手间,你看下妹妹行么?”
“妈妈忘了手机在车上,你看下妹妹行么?”
“妈妈要打个电话,你带妹妹去那边滑滑梯好么?”
“妈妈收一下衣服,你们自己在房间里玩一下行么?”
…………
诸如此类,千万别以为,每次老大都会答应,但是有时会答应,对我来说,足矣。
适时的赞美
赞美绝对是个技术活。要描述细节,还要对当事人以外的第三方陈述。
就今儿早上哥哥给妹妹穿上了裤子和袜子,这么点儿小事,我要当着老大的面,和老公叙述一边、和爷爷叙述一边、和奶奶叙述一边……
然后,老大只要在场,我逢人便说,哥哥平时对弟妹多体贴、多照顾,巴拉巴拉,摆事实讲道理。
再有,还要不间断地以妹妹的口吻,代表妹妹向哥哥示好:谢谢哥哥,哥哥真好,哥哥带我玩吧,巴拉巴拉……
下“圈套”
两个哥哥平时闹情绪、不可理喻的时候,我总会说他们“小恶魔出来了”;等他们恢复平静,我就会恭喜他们,终于把“小恶魔”赶走了,我的宝贝回来了。
所以有时候,我会调皮地问他们:“今天你是小恶魔,还是妈妈的宝贝?”
答曰:“妈妈的宝贝。”
“那么小恶魔会不会照顾妹妹呢?”
答曰“不会。”
“那妈妈的宝贝会不会?”
答曰“会…………”
路漫漫其修远兮,
故事只能写到这里,
路还有很长要走,
无论手足相争也好,视若无睹也罢,
要相信,这是他们最终走向相亲相爱的必要过程。
作者简介:Apple妈咪,曾在国内职场混迹5年,后DIY澳新两国技术移民,并移居新西兰。如今她是一名创业者、新西兰先驱报/天维网专栏作家,同时也是3个孩子的妈妈。
阅读第一往期相关文章
▼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与“父母课堂”相关的往期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