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致读者——Taylor Swift的午夜时分

STD STD音速传播 2023-04-10
自10月21号发行起,Taylor Swift的第十张录音室专辑《Midnights》就不断在打破流行音乐出版历史上的各项纪录。根据相关报道,仅首日《Midnights》就已在美国售出80万张实销唱片,凭一日销量便登问鼎今年最高销量的专辑,并有望冲击百万,成为继2017年她自己的《reputation》之后第一张美国本土首周突破百万的专辑。而在流媒体方面,《Midnights》以2.2亿一举刷破Drake的纪录,成为史上单日播放量最高的专辑。
《Midnights》在Spotify打破纪录
出道16年的Taylor Swift在事业上不仅没有疲态,反而不断超越自己的巅峰,这当中深藏着怎样的奥秘?我们不妨潜入她的午夜时分一探究竟。
Taylor Swift在专辑的前言说道,《Midnights》是关于13个让她辗转反侧的夜晚的故事。从乡村音乐起家的她转型至流行乐后,又在疫情期间创作了两张独立民谣类的专辑,而当所有人期待着她下一步应该如何走时,她给出了一个合乎情理又让人拍手叫好的答案:将民谣姐妹专里的独立音乐气质与自己数十年积累下来的流行音乐的写作技巧相融合,于是,我们有了一张另类流行专辑。《Midnights》的整体基调是另类的,从开头的Alt-Funk大作“Lavender Haze”到“Maroon”、“Midnight Rain”里的Alt-R&B、再到独立摇滚风格的“You're On Your Own, Kid”等等,这些歌无论是在音色的选择还是歌曲结构上都与现在抖音上热门的流行歌大相径庭。

via Taylor Nation

在“Maroon”的桥段后我们习惯性地期待最后的爆发,结果等来的却是降调演唱所留下的意犹未尽又怅然若失之感;而“Midnight Rain”里她也用合成人声两次压下我们所期望的副歌人声旋律,在我们所以为的桥段过后,歌曲又戛然而止;“Vigilanted Shit”沿袭了她在“no body no crime”的犯罪主题女性复仇趣谈,并在风格上做了Billie Eilish式暗黑、极简主义而又偏音效设计的尝试;即便是合成器流行风格的“Question…?”,也使用了递进的方法,编排上一段比一段更丰富,充满了一种老派的浪漫感。这些独特又精巧的设计使得“Midnights”这张专辑没有落入市面上其他流行乐的俗套,同时她也将在民谣姐妹专的另类音乐内化为自身的气质,由Aaron Dessner制作的“Would've, Could've, Should've ”如荒漠里奔涌的黄沙,将一段私人的错付写成了一篇忏悔史诗,这种音乐养分汲取的能力不禁让人惊叹。
via Instagram@taylorswift
另一面,《Midnights》也是熟悉的,我们仍能听见大量经典的Taylor Swift,当然是更成熟的版本。“Maroon”是典型的Taylor式歌曲写作,栩栩如生的细节、蒙太奇剪影、色彩的意象选用,甚至副歌并没有一上来给你狂扔hook,而是放宽句子间隙“And I, lost you, the one…”然后再马上两段紧凑的排比段落,最后一个“maroon”收笔,张弛有度。“Snow On the Beach”的合作最终呈现出的效果其实也是情理之中,写实派的Taylor画好整体框架后,写意派的Lana Del Rey添上两笔,画面和氛围都拉满。比较常规的曲风如Disco Funk的“Bejeweled”、“Karma”,都保持了她一贯高超的写作技巧,不仅是文意上妙笔生花,phrasing更加是随心所欲,尾韵头韵,layback,想怎么写怎么写。
而作为一个职业生涯的所有歌都是自己的主笔的创作者,Taylor并没有避讳创作上的似曾相识感,“Question…?”开头直接取样来自“Out of the Woods”的一句“I remember!”。对于过去的引用在这里反而是一种奇妙的成长印记,我们作为听众听到某些相似片段不仅不会觉得失望,而是一种感动,这是创作十张专辑在不同维度开拓自己创作边隅才能沉淀下来的底子,也是建立在Taylor和粉丝之间的亲密联结。
via Taylor Nation
而将所有这些串联起来的,是《Midnights》这个母题。声音上,她和制作人Jack Antonoff用了相对小的声场和许多亮晶晶的音效去统一专辑的底色。对于午夜你想的可能是漫长的黑夜与寂静,而Taylor观察到的却是它的生动和鲜活:它是薰衣草般淡紫色的雾霭,是鲜血般的绯红,是一个不安的梦境,是一个问题,一个冷笑,是悸动的迷宫,甚至是你一生的轨迹。这里是一个独立的世界,一个专属于夜晚的世界。

你是否有打开过自己儿时的日记?重要的不是当时稚嫩的笔触写的是何种内容,而是去意识你是如何成为今天的自己的。但可惜的是绝大部分的我们并无法观察自己成长的每一步,存有的只是脑海里的一些零碎的记忆;但对于Taylor Swift,一个从十几岁开始公开发布自己作品的叙事型歌手来说,她的整个职业生涯就如同一份公开的日记。

via Taylor Nation
十六年前她以一句“他说我的蓝眼睛闪烁得让乔治亚洲的星星都暗淡”起始,从乡村时期少女日记般向听众倾吐自己的心事,到她渐渐开始俯瞰都市里来来往往的众生百态,开始描绘更加凶险朦胧的都市情爱与游戏。在被算计重创后,她又化敌人之力为己用涅槃,重拾生活的色彩。接着在疫情期间,她走入丛林里的木屋,步入三十的她开始看到了宿命的莫名,生活的双生性,她不再是自我的坦白者,而是一个小说家,用虚构的故事来言说她的心境。

via Taylor Nation

Taylor Swift的成功从来不仅是因为她的才华,还有她的真诚,她将自己成长的点点滴滴创作为歌曲分享给听众,而我们聆听,这些片段成为了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我们或许无法直接想起过去的某一天,但我们会想自己某天躺在床上跟唱“You Belong With Me”,起那天自己落着泪绕远路回家,耳边听的是“All Too Well”,想起自己孤身一人到了新的城市,兴奋又紧张得如“Welcome To New York”里斑斓的合成器和节拍。不知不觉,她的日记变成了我们的日记。
via Taylor Nation
这或许就是为什么Taylor Swift能够如此长红,为什么连重录版专辑都能引起轰动,为什么一首十分钟的歌都引得万人齐唱,不是每个时代都有幸出现这样的流行现象。因此点开《Midnights》加长版的最后一首“Dear Reader”,在20首不同的午夜故事与幻想、数年的无形的陪伴过后,我们听到Taylor亲自写道:“亲爱的读者…”她将自己的经历教训打磨成箴言,平静地向我们对话,这种感动是如此的真实和珍贵。
via Taylor Nation
我们对于过去的自己有几分包容?在重录版的专辑中,Taylor基本保留了最初的编排,除了版权的考量,我想她也是尊重了自己每个时期的选择。而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她的每张专辑都有一批各自的死忠粉丝,或许技巧上《Fearless》或许不如《evermore》,但它的青涩、勇敢、满揣的希望仍然博得了一波听众的特别关爱。我猜Taylor Swift真正悟到了人生成长的真谛,一如Joni Mitchell在“Both Sides Now”所唱的,成长不是累加,而是得失,因此并非越成熟就越臻于完满,而是我们的每一个阶段自有其特殊意义,我们见证着并且不断地怀念,拾起又放下,就在这份由Taylor与她的听众一同撰写的日记之中。
Credit:
Wicked Will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