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福州等更多城市准备全面禁止活禽交易 活禽交易和冰鲜上市 是取舍,还是共存?
活禽交易动态
●合肥城区范围准备全面禁止活禽交易
3月17日,合肥市家禽交易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指出,合肥市城区家禽实行集中屠宰、冷链配送、冰鲜上市。合肥本市城区范围内全面禁止活禽交易;瑶海区、庐阳区、蜀山区、包河区、经开区、高新区、新站高新区辖区内不得设立活禽交易市场;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活禽交易活动。
●湘佳股份2月份活禽销售数量同比增加806.25%
湘佳股份公告,公司2021年2月销售活禽241.87万只,销售收入5,538.90万元,销售均价12.21元/公斤,环比变动分别为-14.87%、-14.01%、3.82%,同比变动分别为806.25%、857.01%、14.68%。
●重庆2020年关停2293户活禽销售和宰杀摊户
近期,重庆市商务委发布消息,截至2020年底,重庆有670个城区(含建制镇)农贸市场或菜市场已关停2293户活禽销售和宰杀摊户、关停率98.67%;全市禽类集中屠宰、冷链配送、冰鲜上市的禽肉产品供给模式已初步成型。
●福州市将全面实行定点屠宰活禽
从福州市农业农村局获悉,为规范活禽屠宰行为,确保禽肉产品质量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该市出台《福州市活禽定点屠宰管理实施方案》,提出2025年底前全市活禽规模化集中屠宰加工比例达85%以上。
方案指出,将全面推行鸡、鸭、鹅等活禽“定点屠宰、集中检疫、杀白上市”制度,力争2022年底前完成5个活禽定点屠宰厂的建设,并投产运营。
自2020年底H5禽流感大规模爆发以来,风雨飘摇的活禽市场再次受到管控和限制。3月初,全国各地再次针对活禽交易作出相关规定和限制。其中福建福州将逐渐关闭全市活禽交易,至2025年底前,全市活禽规模化集中屠宰加工比例将达到85%。待2022年全市5家活禽定点屠宰厂建成投产后,将关闭闽侯南通海峡活禽批发市场。安徽蚌埠出台《蚌埠市区禽类交易管理办法(试行)》,要求在中环线内禁止活禽交易,全面实行冰鲜上市,《办法》自3月1日起实施,有效期两年。
禽流感疫情的爆发,加之新冠疫情防控的加强,活禽市场也再次受到波及,一些地方加强了活禽市场的管理和检查,亦有一些城市禁止活禽交易,推进定点屠宰、生鲜上市。纵观活禽市场近年来的发展历程,可谓坎坷难行,严管加禁止的双重压力下,我们的活禽市场到底该何去何从?
提到禽类,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种类以及区别:
禽类产品分活禽、冰鲜禽、冷冻禽三类。
冰鲜禽,主要是指保存期较短(一般仅有几天或15天左右)的禽副产品,包括冰起来的杀白鸡鸭等;而冻禽品,主要指在大约零下30℃,保存期较长(一般保存期达一年左右)的禽类产品,包括三黄鸡、老母鸡、鸡鸭分割品等冷冻禽类产品。
冷冻禽
冷冻禽就是把经过屠宰的禽类快速降温使其冻结,然后置于-18℃条件下储存。由于从常温速降至冰点以下,禽类肉中的细胞会“受不了”而迅速膨胀,引起组织结构变性。后期化冻时,肉质中的水分又会被析出。因此,冷冻禽肉往往嚼起来“干瘪瘪”,口感不好。
冰鲜禽
但冰鲜却是一种“神奇”的技术,它有效克服了冷冻禽肉在营养和口感方面的缺陷,将屠宰后的禽类通过冰水冷却、风冷等方式降至0℃~4℃,在后续的包装、加工、流通和零售过程中始终保持0℃~4℃的温控条件。
在这种条件下,冰鲜禽肉中重要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大部分保留,且在食用前无需解冻,因此不会产生营养流失。
同时,冰鲜禽在冷链状态下能在肉体表面形成一层干燥膜,减缓肉体水分挥发。因此,保质期内的冰鲜禽肉往往色泽鲜艳,肉质更鲜嫩、更好吃。
“冰鲜禽比活禽更卫生,因为0-4℃的状态下,毒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菌分泌毒素的速度都会大大降低。”
活禽交易禁止后,现在活禽会从屠宰场集中宰杀好,直接拿到农贸市场销售,其实和以前在农贸市场购买的活禽差别并不大,只是一个在农贸市场宰杀,一个在屠宰场宰杀,然后带到摊位冰鲜保存。
个人认为,活禽市场的管控和禁止的原因,不外乎“公共安全、卫生管理、疫情防控、政策要求”等,就政策而言,“规模养殖、集中屠宰、冷链运输、冰鲜上市”十六字方针是推动家禽业转型的重要指示,但冰鲜上市的同时,并没有说一定要禁售活禽。而冰鲜和活禽,与其让它们存此消彼,不如转变为相互补充,共存共赢的关系。
公共卫生、疫情防控是近年来活禽市场关闭的主要原因,但事后种种研究表明。很多疾病和疫情跟家禽并无直接关系。而活禽销售则是我国土鸡的主要销售渠道,活禽市场的不断关闭,也严重影响了土鸡养殖户的切身利益。西方国家无活禽市场,是由其历史和饮食习惯决定的,而我国大部分地区民众喜欢新鲜屠宰的禽类产品,尤其是南方地区,对活禽市场的需求更是迫切。
作为投资少、见效快的养殖产业,禽类养殖一直是各省各地首选的扶贫开发项目,尤其是中西部地方,而这些扶贫项目的产成品,主要以活禽方式进入市场。若最终选择一刀切取缔关闭活禽市场,那这些扶贫扶困的项目也将踽踽难行。
如果急功近利关闭活禽市场、推进生鲜上市,导致活禽消量大幅下降,那全国各地的上百个家禽地方品种资源就不能形成产业化生产,保种、选育和开发价值也会逐步同化消失。开年一号文件提出,要切实打好种业翻身仗,加强农业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实施新一轮畜禽遗传改良计划和现代种业提升工程。若要禽类种源不再被国外卡脖子,势必要不断地研发和稳定新品种,也需要靠种类繁多的土鸡品种来提供核心材料。这些土鸡品种,是几千年来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是我国畜禽种质资源的重要基因库,更是建设种业强国的重要素材库。若因为推广生鲜强制取缔活禽交易,而最终导致地方品种的退化消失,那将对我国本土的家禽种质资源和实现种业强国的目标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或许我们可以借鉴香港的活禽市场管控政策,规范活禽档口的“存、屠、售”,降低冰鲜与活禽的价差;取缔“散养”,实施可监控的规模化养殖;严抓冰鲜产品的质量监管。在保留活禽与冰鲜之间做好一个平衡,既能满足市场安全规范,又能满足市民对活禽的需要。
综上所述,关闭活禽市场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手段,推进生鲜上市也不一定非要取缔活禽交易。活禽和生鲜也不是非此即彼黑白对立的敌人,相反,如何积极规范的改造活禽市场,让其适应当下的卫生安全规范,符合国情政策要求,满足市民对活禽的需要,这才是我们应该深思和探索的方向。
来源:蚌埠广电、中安在线、我的钢铁网、国际畜牧网整理
----- 广告,也是一种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