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法国 比利时 突尼斯 马里 喀麦隆 为什么说法语的国家更易遭恐袭?

2016-07-18 法语世界



从去年至今,发生在西欧国家的几起较大规模的恐袭——从查理周刊恐怖袭击、巴黎恐怖袭击,到布鲁塞尔恐怖袭击和14日的尼斯恐怖袭击——四起中有三起发生在法国。而且喀麦隆、马里等也都有恐怖袭击,为什么在众多国家中,说法语的遭到更多的袭击呢?


英国《卫报》网站在尼斯恐怖袭击发生后刊登的一篇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文章除了指出法国反恐力量薄弱的问题,还提到早在2014年法国就加入了美国打击ISIS的军事联盟。当时ISIS的“首席发言人就在一份ISIS敌人名单中特别指责法国,称之为“恶毒的法国人”,并且号召ISIS的同情者们对法国发动袭击。文章说,法国历史性的成了世俗自由主义的榜样,这也使它成为了一个让人关注的焦点。在伊斯兰极端分子眼中,美国或许是道德败坏和经济剥削之源,而法国则是捍卫西方自由、人权和民主的世俗化力量,在圣战分子眼中,法国想要将这些价值观念强加给伊斯兰世界。


实际上早在2014年ISIS攻占伊拉克重镇摩苏尔并宣布“建国”之前,就已经在计划袭击法国了。最近几年ISIS 对法国的第一次大的袭击则要更早一些。在此之后便有了查理周刊恐怖袭击,这家杂志因出版讽刺伊斯兰先知的漫画而遭到一些穆斯林的不满。之后则是对巴黎一家音乐厅和法兰西体育场的袭击,这些地方都代表了法国式的世俗生活方式,再后来便是在7月14日法国国庆节巴士底日这一天的袭击,这个特殊的纪念日代表了法国最重要的历史和价值。


美国著名智库布鲁金斯学会的一名研究者Cris Meserole在研究输出圣战者国家与该国逊尼派社会地位的关系时,意外发现说法语的国家更易输出圣战者。对此,Meserole 和他的搭档McCants给出了解释,之所以说法语的法国、比利时、突尼斯更易输出圣战者,是因为这几个国家分别于2010年、2011年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反面纱运动”。从2010年4月开始,法国政府就推行一项全国性法律,禁止女性穆斯林在公共场所穿戴罩袍。2011年7月,比利时也推行了一项类似的法律,而突尼斯从2006年开始就有类似的禁令。加拿大达尔豪斯大学的一位反恐专家Amarnath Ama-rasingam的研究似乎印证了他们的解释。他对16名曾离开魁北克(加拿大法语区)前往叙利亚作战的圣战者的研究发现,有14人是在该地颁布了相似禁令之后前往的。Amarnath 认为这场失败的社会运动在这些人的激进化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来源: 山东商报  记者 辛恩波)

恐怖主义相关法语词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