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十堰这里如此待遇,太赞了!

十堰周刊 十堰交通音乐广播 2022-11-26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
人才是第一资源
多年来
太和医院东院区
坚持走人才兴院之路
不断培育引进高尖医疗人才
大力开展各项新技术、新项目
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每天晨跑3公里、外加30分钟的器械锻炼,44岁的陈超(化名)是十堰某小区出了名的运动达人,规律的生活和一身健硕的肌肉,时常让身边人羡慕。

“我能拥有现在这样健康的生活状态,是因为遇到了好医院、好医生。”陈超说,4年前,他因急性心梗做了心脏支架手术,由于术后忽视了康复治疗,第二年复查时,再次发现血管狭窄,又进行了一次手术。

在太和医院治疗期间,陈超了解到了康复治疗的重要性,得知太和医院东院区心肺康复中心是国家级的心肺康复中心,他便慕名前往。经过几个月的康复治疗,陈超的身体状况明显好转。近几年,他遵医嘱进行康复训练,病情也再没有复发。

在太和医院东院区,像陈超这样的康复案例不胜枚举。“帮助患者实现康复,离不开高水平的康复治疗技术,而技术的提高,人才建设是根本。”太和医院东院区副院长、神经康复中心主任李海峰说。多年来,太和医院东院区坚持走人才兴院之路,紧紧抓住人才的吸引、培养、使用三个环节,充分发挥人才优势,为东院区的发展提供了强劲的人才支撑。


广纳贤才,优化人才队伍



陈超的康复医生刘琴是心肺康复中心的副主任,也是东院区在建院之初从广州中医药大学引进的心血管内科博士。

组建心肺康复中心,是太和医院东院区在建院之初的一项创新性举措,也是一项不小的挑战。李海峰介绍,2015年,康复医学虽然有了飞速的发展,但湖北省内尚未有医疗机构开设心肺康复科,新建这一专科,意味着没有成熟的经验可借鉴。

如何实现创新发展?医院聚焦人才这一源头活水,广开渠道招引人才,刘琴便成为了医院寻找的“千里马”之一。

心肺康复要面对的不仅仅是高血压、高血脂类的慢性病患者,还包括严重的肺部感染、急性心梗等重症患者,这就要求康复医生不仅要掌握康复医学知识,还要有扎实的内科基础,兼具临床治疗能力。

两年前,一名57岁的女性患者大面积脑出血,在接受神经外科手术后,转到心肺康复中心康复治疗。患者生命体征稳定,但处于微小意识状态,对外界没有反应,且还存在肺部感染。根据患者情况,刘琴联合康复治疗师、护理人员、患者家属,为其制定了促醒为主,同步进行床边心肺功能训练、神经功能康复的治疗。4个多月后,患者恢复了意识,认知功能明显改善。

作为心血管内科引进的高学历人才,在针对心血管重症患者的术后康复上,刘琴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在进行初步的康复评估上更为精准,从而为全程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奠定基础,有效提高了康复治疗效果。

刘琴并非人才引进的个例。目前,太和医院东院区共引进有9名博士,其中包括1名博士后,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均已发展成为各专科的带头人、主心骨,此外,医院所有的康复医生均为硕士,人才队伍的不断优化,有效推动了康复治疗技术的发展与创新。


积极育才,驱动创新发展



人才进得来,更要留得住。“在人才建设上,太和医院东院区不仅爱才,更懂得育才。”刘琴感慨。

来到太和东院区的第二年,医院便委派她前往广东省人民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进修,通过外出学习,刘琴掌握了心肺运动试验等康复评估手段,这项技术也成为心肺康复中心的特色技术之一。2019年,东院区与国际慢病健康管理的标杆医院——加拿大七橡树医院建立深度合作,与该院联合成立了中加健康慢病管理中心,王俊华院长亲自带队,选派刘琴与罗曼、肖非凡治疗师赴该院学习慢病康复管理。

“诸多的进修学习机会,激励着医护人员成长。”刘琴说,医院对人才的重视与培养,让她对康复医学领域的研究更为深入,在康复治疗技术上不断追求卓越。短短几年时间,心肺康复中心在中心主任朱艳霞与刘琴等骨干的带领发展下,成功获评“国家级心脏康复中心”和“国家级心脏康复培训基地”。

为打造一支专业的康复人才队伍,东院区每个科室都有适合自己的人才培养计划,制定了相应的人才激励机制,人才培养从医、技、护三个层面展开,通过技能培训、学术交流、外出进修及国外深造等途径,实现了立体、全面的培养。

专业人才的培养更离不开教育。作为湖北医药学院的附属医院,多年来,太和医院坚持医教相融合,在康复治疗领域,成立湖北医药学院康复医学系,承担康复治疗学专业本、专科教育,为医院的康复治疗发展源源不断输送专业人才,此外医院还在福建中医药大学建立了硕士培养点,为人才成长搭建广阔平台。

刘飞是太和医院东院区的一名运动康复治疗师,2008年从湖北医药学院康复医学系毕业后便在太和医院工作。十多年来,他凭借自己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的运动康复技术,有效提高了患者的康复效果,尤其是针对出现了躯体损伤、行为困难的患者,专业的运动治疗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提起康复治疗师,部分人会带有一些偏见,认为干的都是‘体力活’,门槛很低。”刘飞说,其实,一名专业的康复治疗师,需要掌握人体运动学、人体解剖学、电生理学、现代心理学等多领域的医学知识,除了掌握基本的康复治疗技术,也需具备临床治疗能力。

在太和医院东院区,康复治疗师正在由全员本科化向硕士化发展,每位治疗师在入岗前都需要接受专业培训,各科室每月都会常规开展技能培训、交流分享会,每年开展有不同类型的技能大比武,定期还要外出进修学习,凭借长期健全的培训机制和充足的经费保证,整个技术队伍的专业实力得到提升,人才之间比拼赶超的氛围也愈发浓烈。


“对人才的重视,就是对患者的负责。”李海峰说,做好人才建设有利于驱动发展,而医院的发展壮大最终会惠及患者。面向未来,太和医院东院区将继续坚持走人才兴院的道路,在爱才、育才的环境中,使人才优势得到更好地发挥,带来更多技术创新与领域突破,从而帮助更多患者实现康复。

广播特选





就在今晚,油价又要变!

@十堰人 这件事必须重视!


业务合作:8683715  新闻热线:8654619记者/郑旭宴编辑/思渺 责编/雷勇 终审/贺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已经相关医疗机构审核,如遇具体病症请到专业医院问诊。
健康生活,天天向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