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观点丨诺奖之路:莫把水平当贡献

2016-10-12 中科院之声

2016年诺贝尔奖的自然科学奖项都公布了,没有我国学者。这并不奇怪。我认为,中国目前处于水平上去了,但原始创新的贡献还没有上去的阶段。好比小品里说“鞋上去了脚是上不去了”,鞋和脚不是一回事,水平和贡献也不是一回事。

 

水平和贡献的区别不难说明白。譬如,一个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纵论古今,还上某某讲坛给全中国论道,把黎民苍生都说得脑洞大开,这当然是知识水平很高的人。但是请问对新知识的贡献是什么呢?就算整理诠释过古往今来的无数经典,学富五车,著作等身,究竟创造了哪项学说和理论贡献给人类呢?恐怕不一定有。再如,一个实验室有钱有人有条件,研究选题紧跟国际前沿,而且规模更大,手段更豪华,总能谋划牵头大项目、大计划。这样的实验室自然是高水平的。不过,要问提出过什么新概念,发现过什么新原理,开拓过什么新领域,那可能就说不上了。

 

反过来,贡献大并不要求水平一定很高。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有个叫田中耕一的年轻工程师,因为不了解当时国际上普遍认同的理论,试图开发一种激光解吸电离质谱技术用于分析蛋白质,在反复试验制样需要的基质时混错了药品,又舍不得扔掉,结果却获得了信号,之后加以改进竟然取得了成功。其研究结果报了个专利,在日本质谱学会公布,之后在《质谱快讯》(Rapid Communications in Mass Spectrometry)发表。这种水平的科研拿到当今中国科学界属于典型的díao丝级别。但是,这项发现有力地推动了蛋白质的质谱分析技术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获得了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


再说中国的袁隆平和屠呦呦,在六、七十年代都不算一流科学家,两人履历几乎家喻户晓,没有什么强大科研背景。屠呦呦的研究课题甚至是上级下达的,不是她自己找的问题。他们所用的研究手段也谈不上高大上,一个做植物杂交实验,一个按中药提取流程检查药效。但是,如同田中耕一,袁隆平、屠呦呦都盯住冷门、难度大但重要的问题反复尝试,反复思考,寻找突破,终获成功,为人类社会作出了重大贡献。

 

科研水平怎么衡量,科学界人人熟知。要看有没有CNS论文,论文发表刊物的影响因子、领域排名、被引用情况,受邀国际大会作主题报告情况,获国家、国际大奖情况,还可以加上院士、千人、杰青、长江学者等等头衔。各种评估的统计表里不都是这些指标吗?实际上,欧美科学界也用类似的指标衡量教授的水平。所以,争论要不要SCI,要不要头衔标签,认为就是SCI和头衔标签妨碍了中国拿诺奖,这同样混淆了水平和贡献的区别。


科研水平指标是用于评价大多数科技人才总体科研表现和水准、在同行中所居层次的,还用于设定资格、级别的门槛。如果一个教授知识丰富、全面,研究系统、深入,经常在重要国际刊物发表论文,时不时受邀作国际大会的报告,这样的人当然是在科研上功力深厚、水平很高的人。

 

但是,水平高不意味着就能取得重大发明、发现。前者是做先进、复杂和大规模研究的能力,后者则是一举打开新世界之门的创造性贡献。科研水平可以通过学习、跟踪、模仿和加大投入获得较快提升。近十几年来,国际一流刊物有哪些前沿热点,要求把研究做到什么程度,中国人揣摩透了,跟上去了,论文数已排名世界第二,自然指数也仅次于美国,把欧州和日本甩出一个街区!而做出重大发明和发现强调的是开拓以前没有的领域,在关键难点上石破天惊,需要不随大流、独辟蹊径,需要内心强大、坚持不懈,在找不到方向的时候要耐得住寂寞、孤独和苦闷。

 

有人说科学发现有偶然因素。从个案来说有时确实如此,但从一个国家来说则必然有着内在的原因。最近17年,日本有17人获诺贝尔奖,而在这些少数获奖者背后更是大批可推荐获奖的成就。中国也有可推荐的成就,只是为数太少,问鼎的概率太低。国家之间,先发和后发会带来一个时间差,但我们不能因此认为若干年后中国也自然而然将会成为诺贝尔奖大国。如果我们在片面追求论文计量指标的轨道上任性地滑行下去,继续把追热点、多发文章、发高档次文章作为科研工作的最高追求,将可能陷入科技发展的“中等陷井”而难以自拔。跟踪模仿难以找到新世界之门。对于连国外也没人涉足过的领域、没人提出过的概念、没人知道怎样解决的问题,许多人不愿意过问,也不知从哪下手。这背后缺乏的是寻找新问题的胆识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养成这种胆识和能力则需要社会给予宽松、包容的环境,需要具有“做别人没做过的工作”那样的价值观和独立人格。

 

科学家的名字总是与科学成就一道才被历史记住的。譬如,达尔文的进化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屠呦呦的青蒿素。当下,新生代知名科学家引人注目的往往是又在 Nature 或者 Science 发表论文了,至于科学内容是什么,却没多少人在意。在中国科研水平普遍不高的年代,CNS 论文给科学界作出了良好的示范,引领了追求高质量和国际水准的风气。时至今日,中国多项科技指标都已经是世界第一或第二,我们不能一直流连于其间乐而忘返。科学评价分为文献计量评价、同行评价和历史贡献评价。对于一个大国来说,其科学论文在国际顶尖刊物占有显著分额是重要的,但对于知识体系和社会进步的实质性贡献更加重要。我们关注诺贝尔奖正是因为它是基于历史评价对于重大科学贡献作出的奖励。对于许多并没有诺贝尔奖项的学科来说,我们推崇的也正是科学贡献本身。

 

中国人从马克思那里学到一个说法:事物的发展是螺旋式上升的。在经历近十几年来科研水平的大幅提升之后,中国科学需要从论文导向和水平指标回归到问题导向和科学贡献指标。当科研水平和科学贡献合二为一,中国将真正成为一个科技大国、科技强国。


来源:徐旭东科学网博客


作者徐旭东,系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