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周志婧 2018-05-30

文章来源:文化产业新闻

文编:周志婧

美编:宋艳宇


《歌手》今年这一季的大家还有在追吗?


前天正好瞅了一眼,发现最新一期来踢馆的歌手,居然是霍尊。虽然已经胖成了仙人球,但是一开口依旧很惊艳,不禁让人想起了那个温润如玉的古风少年。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a0602vbftpv&width=500&height=375&auto=0

霍尊视频:《红颜劫》


“斩断情丝心犹乱……”霍尊一开口,感觉整个人都要被他的声音苏到,再加上戏曲唱腔的改良部分,完全被他的古风曲圈粉。


除了霍尊小哥哥之外,宇宙最强男子天团成员王俊凯也在央视《经典永流传》节目上,翻了古风歌曲《明日歌》的牌子。



其实,这些青年偶像对于古风歌曲的喜爱只是现在年轻人小众音乐圈层的缩影。


例如据音乐观察统计,这些古风音乐的粉丝年龄平均在18岁左右,大多为文艺青年,并且与二次元粉丝交叉,他们一方面喜好动漫、游戏、小说以及其衍生同人创作,另一方面又对古典文化充满兴趣。同时随着物质生活的逐渐丰盈,现在的家长也越来越注重对孩子文学方面的培养,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国学班,汉服盛典层出不穷。


另外随着ACGN圈层的不断扩大,COSPLAY、读诗会、音乐会等各种古风社群活动参与度越来越高,古风音乐节票价炒至三百多元一张依然供不应求,网售汉服产业规模已达三亿五千万元,至此古风用n种走进了年轻人生活。



看到这儿,不禁惊呼:难道传统文化和流行歌曲结合的时代已经到来了吗?


一、“古风”热潮发展演变史


其实古风这股热潮最早是在十几年前掀起的,只是当时不叫“古风”而叫“中国风”,当时最热的歌手还没被叫做周董,只是一个叫做周杰伦的年轻人。他与方文山合作的的《青花瓷》、《东风破》等中国风歌曲歌词优美、旋律轻柔、意境幽雅几乎首首经典,火爆程度完全不亚于现在大街小巷都在播放的《我们不一样》这类网络神曲,对于我们我们这群千禧一代来说这些歌曲不仅是进KTV必点,更是信手拈来。


而在2007年前后,类似《诛仙》、《仙剑奇侠传》等等的古装仙侠类游戏开始在国内风靡,这也直接催生了网络古风音乐的早期形态。出于对游戏的爱好,开始有一些游戏玩家根据背景音乐进行填词创作,由此来记录自己在游戏过程中的感悟和体验。随着越来越多人的加入,古风音乐也慢慢出现了诸如“角色歌”(以游戏中不同角色的口吻创作的歌曲)、“剧情歌”(根据游戏剧情创作的歌曲)等等的分支。



 “古风”热潮的异军突起是跟动漫、仙侠游戏和玄幻、仙侠小说是息息相关的。


据统计,2014年中国动漫市场规模和游戏市场的销售收入首次突破千亿大关。《花千骨》、《琅琊榜》、《诛仙》和《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玄幻、仙侠小说改编的玄幻剧、仙侠剧的热播更是带火了一大波儿古风主题曲,ACGN文化圈也变得异常火爆,甚至连与古风相关的音乐团队发展也似乎越来越好。


比如脱胎于“墨明棋妙”的国风公司“米漫传媒”,据称“有近200位艺人”,“垄断了二次元古风市场” 开办的数十场古风音乐会全国巡演场场爆满,创下600张歌会门票19分钟售罄、2200张演唱会门票24小时内售罄的记录,并且先后把国风音乐会开到人民大会堂和鸟巢,去年完成了B轮融资,且估值高达7亿。



又比如力推“新乐府”的十三月,2015年也完成了A轮融资,近两年来发布了大量的融合了传统戏曲和流行音乐的作品。

  


二、逐渐商业化,古风不再是非主流


虽然一直以来,古风音乐一直都和主流大众保持着礼貌而友善的距离,但其商业化的步伐并未停止,巨头也在纷纷入场,“古风二次元”随资本顺势而上,作为非主流文化逐步走进大众视野。


比如阿里巴巴旗下的虾米音乐在去年的“寻光计划2”就力荐过一些高13格的古风作品,还搞了个古风版的宣传片。


还有,网易云音乐今年计划跟米漫传媒合作推出原创国风综艺。

  


此外,伴随着“古风二次元”火爆的还有其衍生产业汉服朱钗的销售额不断攀升。据汉服资讯统计,2017年淘宝店汉服商家已达655家。根据汉服资讯对淘宝汉服商家销售产值前10位的统计,仅估算这10位商家的年度销售,总产值达到一亿四千万左右元,而其交易量占到淘宝汉服商家交易总量的四成左右。据此估算现今汉服产业的商业市场总规模为三亿五千万元左右,谁能想到小小的绫罗绸缎与金簪珠钗居然能创造出这么大笔财富呢?






三、古风音乐:从分众圈层进入主流视野,好运终究会到来!


在中国,古风音乐常常处于鄙视链的下游。许多人鄙视这种音乐的原因,一部分是认为它缺乏底蕴,歌词矫揉造作,人群过于低龄化;另一部分,则恰恰是它缺乏原创性,存在大量翻唱,很多都是利用现有曲调重新填词创作而成。



早期由于政策不完善,加之许多音乐人版权意识薄弱,那个时期,他们大部分人都出于兴趣爱好翻唱填词而聚在一起,渐渐发酵成为一个年轻文化的小圈子。一方面很多古风音乐人对已经构成的侵权行为毫不自知;另一方面,即便是自己的作品被侵权,也缺乏有效的途径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好在仍处于启蒙阶段的古风音乐圈,已经逐渐看到了向好的迹象。


首先是政策和平台层面的努力。2015年国家版权局下发《关于责令网络音乐服务商停止未经授权传播音乐作品的通知》之后,各大音乐平台在下架一大批无版权歌曲的同时,也在加强对于用户上传作品的审核和监管,要求上传者必须签署相关法律文件、承诺上传作品是本人持有版权才可以做后续操作。


此外,长期被人诟病的“古风音乐质量差”的问题,也因为越来越多科班出身的专业音乐人的加入正慢慢得到改善。


这些“信号”对于“古风”来说,都是积极的。


在日韩欧美内容占据二次元大部分市场的当下,古风音乐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相结合,既暗合了年轻人对于本国文化消费衍生品的需求,又赋有中国风印记, 既是市场的顺势而为又符合政策导向,古风音乐的好日子真的要来了!



部分资料来源:音乐财经、道略音乐产业、创业邦、创新工场、新音乐产业,汉服资讯等



粉丝福利请向公号后台回复以下文字获得


回复:产业政策。获得2017文化产业政策全套电子版,总计十个类别,130多个政策文档。


回复:扶持资金。获得文化产业扶持资金电子版,总计40多个申报信息,不用担心错过申报信息啦!

往期精彩




中国第一本文化产业日历,点击阅读原文,马上拥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